天天看點

燧人氏葫蘆渡水,伏羲氏發明竹木筏獨木舟,中國人最早擁有的專利

作者:蔥頭曆史

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的樂章,都從水中開始;所有文明的舞曲,都離不開水的伴奏。世界各大文明的發源地,都因水而興,中國也不例外。

中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從地圖上看,中國背靠西北遼闊的大陸邊界,南向東南浩瀚的海洋。廣袤無垠的陸地、星羅棋布的島嶼、源遠流長的江河、随處可見的湖泊,為中國文明的發展與進步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水利條件。漫長的大陸海岸線和島嶼海岸線,是中國人走向海洋的起跑線;遼闊的海洋國土,是中國人搏浪弄潮、探索海洋奧秘的舞台。

對于海洋奧秘的探索,從上古時期就開始了。江河湖海,為人們提供了廣大的生存空間。不過,那時人們的水上活動極其有限。因為,船還沒有被發明制造出來。

在長期與水打交道的過程中,人們發現,木質的東西可以在水上浮起來。這給了人們以啟示,于是早期最簡單的浮具便誕生了。據《物原》記載:“燧人氏以匏濟水。” 匏就是葫蘆。這說明,在燧人氏時代,人們已經學會用葫蘆渡水了。

燧人氏,上古時期燧明國(位于今天的河南商丘)人。人們知道他的名字因為“鑽木取火”。燧人氏教人取火,并教會人們用火将食物燒熟,結束了上古時期人類茹毛飲血的曆史,使人類與禽獸的生活習性差別開來,開創了華夏文明。于是,燧人氏被後世奉為“火祖”。

燧人氏生活在舊石器時代。受生産資料和勞動工具的限制,沒辦法制造出像樣的浮具。當時的人們,隻能跨坐一截樹幹,或抱着一個幹透的葫蘆,在水裡漂流,或作為渡河的交通工具。

後來,人們發現,一個葫蘆、一截樹幹的浮力不夠大,人的身體有一大部分還是會浸泡在水裡。于是,人們用做加法的方式,将幾個葫蘆用繩索連接配接在一起,再捆紮在背上或者腰間,增加浮力。這種渡水工具,被稱之為“腰舟”。發明了“腰舟”,不但浮力大增,而且,人們還可以用解放出來的雙手,配合雙腳,在水裡劃動,起到提速的作用。

在使用葫蘆一類的木質材料作為浮具的同時,人們發現,一些材質充滿氣體後,也能漂浮在水上。于是,某些地區出現了以獸皮充氣制作的皮制浮具。密封的獸皮才能充氣。那時的人們還沒有針線。是以,隻能把整張獸皮囫囵剝下來,用繩子紮住有孔的地方,才可以吹滿氣,在水上浮起來。

在舊石器時代,這種形态的浮具是人們主要的渡水手段。

這或許是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最早的渡水工具了。當然,所謂“腰舟”,還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舟。

即使是這樣,我們稱燧人氏為“水祖”也不為過。畢竟,他是史料記載的第一個使用浮水工具的人。

燧人氏當時抱着葫蘆渡過去的是什麼水?可能是黃河。因為,商丘以北是黃河故道。在燧人氏的那個年代黃河可能還沒有改道。也可能他渡的是湖泊一類的水域。因為,商丘周邊還有一些湖泊 。

這個事情是無法考證了。畢竟,燧人氏生活的年代距離現在太過久遠了。不過,這短短的一行字裡頭,分明閃爍着古人的智慧之光。

史稱燧人氏共有十大發明,然而,其中并沒有列舉出他抱着葫蘆過河的創舉。人們可能沒有意識到,盡管在今天看來,這一行為顯得很幼稚,然而,在當時,這是一個啟蒙智慧的偉大行動。對于中國古代的航海事業來說,這是一次最原始的嘗試。不管燧人氏抱着葫蘆泡在水裡的樣子有多麼狼狽不堪,都足以令後世子孫對其緻以最崇高的敬意。

既然把幾個葫蘆連接配接在一起可以作為渡水工具,那麼,人們當然也會想到把幾根樹幹捆紮在一起,可以讓人站在上面,也可以把物品放在上面,遠比一截樹幹在水裡來回翻滾要穩當得多。當這個念頭在古人腦海裡浮現出來的時候,舟船的初始形态已經開始形成。

按照《物原》記載,從伏羲氏開始,人們就始“乘桴”。桴就是筏。是以,伏羲氏應該是筏的發明者。近代學者考據出,筏是新石器時代的百越人發明的。而伏羲氏正是百越人之祖。

與燧人氏發明的葫蘆渡水相比,伏羲氏發明的筏更具實用價值。筏不但可以載人,還可以載物。

有了筏,古人的身體就完全被解放出來了。站在筏上,古人必然要想辦法對筏的行進方向進行控制,同時,也必須解決筏的動力問題。畢竟,僅僅依賴水流作為動力,人們不但無法完成指定的水上作業目标,而且,也很容易被湍急的水流沖走。這個時候,竹篙便應運而生了。

盡管沒有相關文獻史料記載,但是可以推定,筏與竹篙應該是同時發明的。因為,竹筏是中國古人的獨創。相對于完成工藝較為複雜的竹筏,削掉枝葉制作一支竹篙,對于古人來說,顯然不是什麼難事。

有了篙與筏的配合,人們就可以完成更多的水上作業,比如,利用筏運送物料,站在筏上捕魚等。這對于古人提高生産效率,有着明顯的促進作用。

新石器時代,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們,主要依靠漁獵作為生活來源。筏的發明,為人們的捕魚活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人們的捕魚活動從岸邊,或淺水向深水區域開展,由此可以獲得更多的勞動成果,以改善生活條件。

腰舟與筏的發明,使得人們具備了初級的渡水和運載能力。然而,這兩種水上工具有一個共同的缺陷——都會浸入水中。腰舟隻能作為一種純粹的渡水工具。筏雖然可以載運物品,但是,一旦物品太重,筏就會吃水過深,進而導緻物品被水浸泡,造成損失。這時,擁有類似船艙形式的獨木舟出現了。

制造獨木舟,需要将樹幹掏空一部分。這就要用到相應的工具。随着新石器時代的進步,人們對于石刀石斧石锛等工具的革新和利用能力大大加強。大緻從那時起,人們就開始對木頭等原材料進行加工改造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在福建連江縣出土的獨木舟上,人們發現了火燒斧斫的痕迹。這揭示了古人制造獨木舟所用的工具和大緻工藝流程——用火燒灼需要加工的樹木部分,再以石斧或石锛砍鑿,最終制成獨木舟。

考古學家從杭州跨湖橋新古器時代遺址中發掘出一隻獨木舟殘骸,經考證,距今已有七、八年的曆史。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獨木舟。

在樸拙的木石之聲中,上古時代的先民們發明制造了船舶的直系祖先——獨木舟,同時也奏響了駛向海洋的序曲。

伴随獨木舟一同問世的,還有槳。在《周易•系辭》中,有這樣的記載:“伏羲氏刳木為舟,剡木為楫”,意思是把樹幹的中間挖空,把木頭削制成槳。人們把獨木舟和槳的發明專利權又記在了伏羲氏的名下——或許隻是一種假托名人的行為。不過,這也是有可能的。因為,伏羲氏生活在新石器時代。獨木舟就是這個時代發明的。

直到今天,筏和獨木舟仍然是部分地區人們常用的水上交通工具。

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裡,人們發現了六支用整塊木闆制成的木漿,和一具夾碳黑陶質的獨木舟模型。經考證,這屬于河姆渡第四代文化層遺存。

有了舟和槳,上古先民就可以進行更加豐富的水上活動了。

根據考古發現,上古先民有着跨海行舟,甚至是遠洋航行的活動印迹。在北韓南部一些地區,人們發現了龍山文化中的有孔石斧、有孔石刀和黑質陶器。這說明,龍山人曾經到過這些地方。而那時的水上交通工具,隻有筏和獨木舟。

在大洋洲的一些島嶼上,人們也發現了百越文化的有段石锛。五六千年以前的百越人,隻能通過遠洋航行到達這些島嶼。很難想象,他們是怎麼橫渡大洋的。特别是在上古時期,人們所掌握的海洋氣候知識極其有限,所利用的海上交通工具隻能是竹木筏和獨木舟,能完成這樣的航行任務,實在是不可思議。

為了還原當時的場景,現代人在太平洋做過這樣的漂航實驗。其中,有人乘坐用九根原木制成的一個木筏,經過三個月,完成了五千海裡的漂航行程。這證明,乘坐木筏橫渡太平洋是可行的。

在太平洋的東加和薩摩亞等島嶼上,人們發現了雙身獨木舟。這也是百越人的傑作。由此看來,木筏和獨木舟都可以載着人們遠渡重洋。不過,人們認為,乘坐木筏或竹筏長途遠航相對安全。因為,竹木筏的穩定性、适航性和抗沉性都比獨木舟強。

在航海條件極其簡陋的上古時代,先民們以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冒險精神,駕駛獨木舟和竹筏,載着糧食、水和他們用來征服、改造自然的工具——石斧石刀石锛,在蒼茫的大海上翩然啟航,演繹着《詩經》裡“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的現實場景,為後人留下了一個個美麗而神秘的傳說。據說,大禹治水的時候,使用的水上交通工具就是獨木舟。

上古時期,黃河泛濫,洪水浩浩,先民們真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舜命大禹治水,救百姓于危難,解生民之倒懸。大禹受命後,“陸行乘車,水行乘船”,在水上漂泊十三個春秋,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治服了洪水。

當時的船,指的應該就是獨木舟。比獨木舟先進的木闆船,是青銅時代的專利。青銅時代是從夏朝開始的。夏朝是大禹的兒子啟建立的。或許,在大禹治水的時候,木闆船已經出現。不過,造船技術未必成熟,或者隻是處于研究階段,還沒有達到普及的程度。是以,大禹當時所乘坐的水上交通工具應該是獨木舟。

獨木舟雖然承載量小,但是具有靈活機動的優點,便于大禹四處巡視,随時發現險情及時處理。跟随大禹治水的先民們,在大禹的帶領下,駕駛着一葉葉小舟,組織成一支龐大的治水大軍,與滔天洪水進行頑強的鬥争。在那些艱難歲月裡,大禹和他的人民,手劃獨木舟,穿行于水陸之間,集微小的個體之力,彙聚成移山填海的力量,征服自然,改造環境,最終完成治理洪水的偉大事業。

大禹率領人民疏堵兼治,通河海,絕水患,興水利,為後世治理水患提供了成功的案例,留下了可以參照的治水知識和經驗。可以說,小小的獨木舟也是立了大功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