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情之中,每一對情侶都希望能夠做到朝夕相伴,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情侶礙于現實因素,不得不面對異地相處的生活狀态。
有人堅信“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觀點,他們認為,即使與愛情中的伴侶異地相戀,但隻要兩人真心相愛,他們之間的愛情關系便能夠保鮮。
可心理學家表示:異地相戀的情侶,他們兩人的心理也會産生距離,異地戀的成功率是很低的。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博薩德法則”,它指的是:
男女間的實體距離太大也可以導緻心理距離的疏遠。
異地相戀的情侶,他們身處不同的空間,每天面對不同的人事,在短時間内,他們或許還能為彼此之間的愛情堅守,但當他們遭遇到挫折、需要戀人的陪伴時,他們便會感覺到失落,進而對這段異地戀情産生懷疑。
異地情侶,能夠堅持走到最後,并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異地相戀的情侶,仿佛是在與“虛拟戀人”談戀愛。
他們可以感覺到對方的存在,他們可以通過電話與對方取得聯系,他們可以通過語言的方式給予彼此安慰,但卻無法真切地觸碰到對方。
當一對異地戀的情侶身處順境的時候,他們尚可以與彼此分享快樂,可當他們身處逆境,需要戀人的陪伴之時,他們便會因為戀人無法陪伴在身旁,而在内心中産生一種失落的感覺。
他們會覺得異地戀的伴侶是不真實的,他隻能帶給自己虛拟的安慰,但卻不能給予自己真切地陪伴,天各一方的伴侶,即使用再華麗的辭藻,也無法設身處地得體會到戀人的苦惱。
虛拟的戀人畢竟是虛拟的,而異地相戀的夫妻畢竟身處在異地,他們無法令對方感受到愛情的溫馨與美好。
身處于異地的一對戀人,他們的生命軌迹會因為不同的人生境遇而産生差别,分别在不同空間的他們,會各自獨立面對屬于自己的嶄新問題。
異地戀的伴侶,會各自在屬于自己的環境中,面對屬于自己嶄新的問題,一對戀人在一起生活時,他們每天都會與彼此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然後彼此協商,互相幫助,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會在内心中産生一種患難與共的情感。
可當一對情侶身處于不同的空間時,他們起初會對彼此報喜不報憂,然後就會變得連喜都不願意向對方報,最後兩人就會發展到無話可說的尴尬局面。
一旦兩人的感情陷入到危機時,他們又在屬于自己的環境中,遇到了更适合自己,并且能夠陪伴在自己身邊的人,他們很可能會放棄異地戀的伴侶,重新開展一段嶄新的愛情關系。
正因如此,異地相戀的情侶,更容易在感情上産生隔閡。
異地相戀的情侶,很容易在心理上産生距離,他們若想維持彼此之間戀情的熱度,便要對戀人更加熱情和用心。
首先,異地戀人即使無法經常見面,但也需要多與對方溝通,溝通是表達感情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可以使得異地戀人更了解彼此當下的生活,情緒與處境,它能讓異地戀人感覺到即使兩人天各一方,但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
其次,異地戀人要時常給彼此制造一些小驚喜,比如說,在休假時,帶着禮物來到對方的身邊,讓對方能夠感受到愛情的甜蜜。
第三,異地戀人要對彼此的未來有一個規劃,讓彼此心中對這份愛情都懷有希望,比如說,約定什麼時候結束異地戀狀态,共同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對于未來的期許,可以使得戀人之間即使遠隔千裡,仍有同心協力并肩作戰的感覺。
心理學家博薩德對5千對已經訂婚的情侶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其中兩地分居的情侶最終結婚的比例很低。
心理學上的博薩德法則告訴我們:異地相戀的情侶,很容易在心理上産生距離,若想維持異地戀的幸福美滿,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若想維持一段異地戀情的幸福美滿,便要多與異地伴侶溝通,時常為異地伴侶制造一些小驚喜,并對兩人的未來有一個長遠的規劃。
唯有懂得用心去經營,異地戀情才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