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司力就是通過他人去完成任務的學問。本書通過對六個典型的管理層級最經常出現的問題,從上司技能、時間管理能力、工作理念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進建議。
本書對管理層級的劃分非常宏大,看起來像是給一個上萬人集團公司寫的一樣,書中甚至有一章是教你如何做 CEO,這可能與本書的作者拉姆·查蘭長期從事管理方面的教學工作有關。而我因為剛剛從一個開發人員轉型做管理工作,是以我主要閱讀的圖書的前兩章,裡面涉及了如何「從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
對于每一個上司階段,書中都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了工作指導:
上司技能:培養勝任新職務所需要的新能力,提升上司力。
時間管理:重新配置時間精力資源,決定如何高效工作。
工作理念:更新工作理念和價值觀,讓工作聚焦重點。
而這三個方面,也是我常常困惑的地方。我常常問自己:
作為一個技術轉管理的人,我應該如何學習和提高?
我應該如何安排自己的日常工作時間?
有什麼核心的方法論來指導自己?
而這些問題,我試圖從本書中得到答案,有一些找到了,也有一些沒找到。
我們大部分初入職場的人剛開始都是個人貢獻者,随着能力的提高,有一些人在自己專業領域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績。而公司往往會給這些人增加更多的職責,這些職責很多時候都是涉及溝通、組織和管理的。是以,這些優秀的個人貢獻者,開始迎接他們的第一次轉型挑戰,嘗試學會從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
書中也提到,優秀的個人貢獻者和優秀的管理人員所需要的技能樹并不一樣。是以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是能夠完成這一轉變。而就我所在的網際網路行業來看,很多時候,優秀的個人貢獻者也不一定需要做這個轉變,也能在技術領域一路提升,成為技術專家。
我們先來看看書中指出管理他人的技能樹吧:
書中指出管理他人首先需要的技能是「上司技能」,具體包括:
制定計劃(項目計劃,預算計劃和人員計劃)
工作設計
人員選拔(其實就是招聘)
授權(工作安排)
績效監督
教練輔導與回報
績效評估
獎勵與激勵
溝通與營造工作氛圍
為部門發展建立上下左右的良好關系
擷取資源
與此對比,書中也提到了個人貢獻者的技能樹,我們可以對比一下:
技術或者業務能力
團隊協作能力
為了個人利益和個人成員建立的人際關系
合理運用公司的工具、流程和規則
書中将以上内容分為了三類:界定和布置工作、提高下屬的勝任能力、建立人際關系。我覺得分得并不清晰,我按個人了解,用工作方式再次進行了分類:
自己思考的工作:制定計劃、工作設計、績效評估
與人溝通的工作:授權、教練輔導與回報、營造工作氛圍、擷取資源、獎勵與激勵
自己執行的工作:人員選拔、績效監督
是以我覺得一個好的一線管理人員,應該有思考和規劃的能力、溝通能力、以及執行力。執行力在個人貢獻者階段其實也有鍛煉,是以主要需要學習的是思考和規劃的能力、溝通能力。
溝通能力似乎和演講一樣,就是一個多練習才能提高的技能。我平時會注意觀察和總結自己的言語表達方式,以及觀察别人的溝通方式,能感受到自己在一點點進步。
思考和規劃的能力似乎也是一個需要花時間來積累的事情。好在很多時候規劃并不是我來做的,是以我對此承擔的壓力并不大。
時間管理方面的技能,具體包括:
年度時間計劃(時間安排、項目進度)
與下屬溝通的專門時間(一是自己的需要,二是下屬的需要)
為部門和團隊工作設定時間方面的優先次序
與其他部門、客戶和供應商溝通的時間
遵守工作上下班時間
遵守工作的進度安排
其實簡單來說,以前是别人給自己安排工作,現在需要自己給自己安排工作了。每天的時間怎麼配置設定,花在哪些事情上,一線經理需要開始思考了。
我目前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參與産品讨論,參與技術讨論,跟進項目上線,與營運同僚溝通,與我的上司溝通,與主要具體負責人定期溝通。除此之外,還有團隊的工作安排,一些面試工作。
我以前會主動承擔一些開發任務,但是我發現這其實是不太合适的,因為我的時間溝通工作比較多,是以開發工作時間很多時候并不能保證進度。我以前也會過多地參與到項目進度推進中,現在發現也是不太合适的,這方面的工作我更多交給了相應的産品經理來完成。
但是,我對自己的時間安排也不盡滿意。主要是我不太清楚我應該如何安排每天事情的優先級,以及當某一天沒有固定安排的時候,我應該做什麼事情。我有一些例行的事情可選,但是并沒有安排好,例如:
Check 一下和團隊的人哪些人很久沒有一對一溝通過,如果沒有的話做一次。
關注 Pipe 上産品的各項名額,看是否有異常的、未被發現的資料。
關注使用者回報,看看使用者都在說什麼。
在 QQ 上找一些使用者聊聊天。
關注自己的産品細節,反複使用。
關注競争對手的功能改進。
看使用者的原始資料(Frog,上傳的圖檔)。
思考人員、流程和産品,各自有沒有什麼問題。
這些問題在本書中沒有涉及,我通過和我的上司郭常圳溝通,最終确定的結論是:我們把工作分為「被動工作時間」和「主動工作時間」。
被動工作時間包括:定期的産品過稿、美術過稿、Scrum會議、郵件、在QQ上或當面主動來找我的事情。
主動工作時間包括:剛剛提到的看産品資料、看使用者回報,看原始資料等事情。
郭常圳認為,我們應該把主動工作時間「例行化」,「例行化」是指每天抽出固定的時間來做這些事情,這樣使得這些事情不被遺漏和忽視。在例行化的事情之外,我需要更多的留出「主動思考」時間,「主動思考」是最重要,并且是将這些輸入轉化成想法或決策的關鍵過程。
是以,我剛剛提到的那些事情,都應該變成每天例行做的事情。
書中提到的工作理念的技能,具體包括:
通過他人完成任務
下屬員工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
管理性工作和修養
部門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
像一位真正的管理者
正直誠實
通過個人能力完成任務
高品質的技術或專業化工作
遵循公司的價值觀
這一部分涉及成就感的轉變,以前個人貢獻者的成就感來源于自己的努力和成長。現在一線管理人員的成就感變成了下屬的成功和團隊的成功。不但如此,一線管理人員還需要在各方面對下屬進行輔導,幫助他們工作得更舒服,更開心。
另外,我對正直誠實這條也感觸很深。公司大了之後,很多文化就是來自于創始人以及一些核心員工。如果管理人員不能做到正直誠實,那麼公司很可能變得充滿了「政治鬥争」,一但工作變成了維護自己利益以及小集團的利益,那麼對公司的傷害是巨大的。
本書的内容組織稍顯混亂,雖然把上司技術、時間管理、工作理念作為每個階段層級的主要改變内容,但是在具體闡述時,又會以另外一個角度展開。比如「 從管理自我到管理他人」一章的内容展開時,是按界定和布置工作、提高下屬的勝任能力、建立人際關系作為内容小節闡述。而「從管理他人到管理經理人員」一章的内容,又是按「四個上司技能」展開。
本書很多章節總結性的内容散亂,最終以 QA 或故事的方式,列出一系列問題和回答來作為主要的章節内容,雖然很多内容讀起來很有道理,但是使讀者很難抽取出核心觀點,也可能作者本身也沒能總結出核心觀點。
本書對于我的幫助是,我從中得到了不少指導性的規則,也幫助我梳理了自己的工作内容。雖然它沒有解決我的所有問題,但是至少幫助我完成了對問題清單的整理和思考。
如何聯系我:【萬裡虎】www.bravetiger.cn
【QQ】3396726884 (咨詢問題100元起,幫助解決問題500元起)
【部落格】http://www.cnblogs.com/kenshinob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