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曉松《曉說》為何這麼紅?

      說起自媒體,高曉松也算是第一人。他的《曉說》竟然做到了5億浏覽量,高曉松為什麼這麼紅?

一個叫@王軒 在知乎上說:長的不帥,不吸引仇恨。當然,這是開玩笑。

      口才好,能講故事的人很多,比如崔永元、窦文濤、老梁、王凱等,高曉松不是最帥的,也不是口才最好的,但卻是最火的,可以說是“一個人的電視台”。

      為什麼?

      從産品經理的角度看,高曉松這個産品有3個關鍵點:

       1、視訊自媒體是一個大風口。高曉松成名很早,從1994年出版的《校園民謠》到1996年的個人作品集《青春無悔》。後來轉型網際網路,2000年在搜狐做總監,2001年在新浪做駐美首席代表,然後做盛大的首席娛樂顧問、做A8的總監。但再次讓高曉松爆紅是因為一款産品《曉說》,而《曉說》成功的背後則是一個風口:視訊網站的原創浪潮,“這些靠着最初版權混亂時期起家的網站,在聚集到大量資金之後都要重走大制片廠的老路。”

     高曉松:再說《曉說》這事,大家看到視訊網站巨頭都争着要做原創。視訊網站這種行業在美國是沒有的,youtube是大家自己拍着玩,hulu是大的影視公司辦的。因為美國有大的制片廠,電影、電視劇、脫口秀全線産品都有,也有自己的電視台和分發管道,不會把版權賣給視訊網站,說我索尼的電影跟你華納的在一個網站播,不可想象。我個人對中國視訊網站的預測是,這些靠着最初版權混亂時期起家的網站,在聚集到大量資金之後都要重走大制片廠的老路。我和幾位大佬都談過,現在就應該在視訊網站普 及好萊塢大制片廠的管理辦法、生産辦法、金融辦法、保險辦法等等。它們應該是未來中國的索尼、華納、派拉蒙。

      網際網路一定會代替一切,一開始大家以為網際網路隻能發資訊,就跟愛迪生那時覺得電隻能點燈一樣,誰想到電還能刮胡子?中國人習慣拿曆史當鏡子,但網際網路這個東西是開天辟地的,是以它窮盡了我的知識結構以及我能力的限度。

高曉松《曉說》為何這麼紅?

       我很喜歡網際網路的這些大佬們,他們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分子,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生意人。他們看世界的淩厲角度和對人的量化能力讓我覺得特别神奇。如果在飯桌上,通常我要想說話我能一直說,但是這幫人一說話我恨不得拿一個本子記下來。這些東西不是胡說八道,最終成為他們辦起來的一個一個企業。我自己的話語權也是他們給的,如果沒有他們,我最多也就像木心老師一樣,每周在紐約給大家講文學史。

       2、做任何産品,首先要拼痛點。《曉說》的爆紅,我認為是高曉松抓住了一個痛點:講潛規則,或者說隐形知識是一個大痛點。

      @張金豬 在知乎的留言:個人認為,高胖的曉說讓那些不大愛讀書的年輕人從另一種管道獲得了一些算是有用又有點冷門的的知識,不愛讀書愛看視訊愛聽人講是我們這一代的特點,我們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去讀這些書可能覺得枯燥無味更别提自己獨立思考了,而高胖直接告訴了我們他讀完書後的觀點和他有些特立獨行的想法。這些知識如果作用于泡妞吧妹上面……看看高胖自己吧,他本人的原話:“我老婆全部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都是我建起來的”

       高曉松自己也說:我40歲之後,自己的生活是很明确的,我就是賣藝。不像年輕的時候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幹,我現在不創業、不經營公司,我隻賣藝,你經營就好了。

       做《曉說》,題材都是我先跟人家在飯桌上講出來的。人家聽完覺得挺有意思,我就去講。我知識都怎麼來的?看過的書,走過的路,見過的事。我從小有一個優勢,家裡人是政協常委之類的,有那種文史資料選編。中國人有寫史的傳統,讓國民黨将領什麼的寫回憶錄,但又不讓大家看,就編成資料選編内部交流。我們家都 是學科學的,沒人看,我自己天天在那裡看,喲,跟課本上寫的不太一樣。

       我們家吃飯時最愛聊國外的事兒,從小訓練記國旗背首都,後來我自 己閑着沒事把各國的煤産量鋼産量都背了一遍。我們家人最讨厭胡說八道,我想知道什麼事兒,他們會為我寫一條子,說這個事你去找某某院士,人家研究這一輩子了。大家都住一塊,最多穿過這門進了北大那門,或者穿過那門進了中科院。

       3、一個人的電視台。網際網路和技術的進步,讓制作的簡單,讓個人生産力、創新力得到最大的釋放。

       《環球企業家》寫高曉松的一個文章講到一個細節:最先與高曉松合作的優酷洋芋沒有想到《曉說》會如此成功。當時,時任優酷總編輯朱向陽約高曉松吃飯,約了三次之後,很少在國内的高曉松才有時間去。他還納悶:“優酷洋芋找我做什麼?”

       早期,優酷洋芋方面也沒想好與高曉松做什麼。優酷隻是單純想和高曉松合作,對于内容和合作方式,他們就以各種各樣的方案、節目進行協調。高曉松覺得這些都太麻煩。“錄節目還得再弄一棚,還得進去排練半天。我說咱要弄一個世界上最簡單的節目,就我一個人說話。”高說。由于高曉松一個人在鏡頭前的脫口秀成本很低,優酷洋芋就決定做這個節目。

     但是,制作的簡單不意味着粗制濫造。反倒因為這種輕制作,可以在粉絲營運上花更大的精力。高曉松的粉絲定位很清晰:群體年齡偏大,以男性為主,忠誠度很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