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年老山輪戰,越南北方經濟受到嚴重影響,省會多年淪為廢墟

從1984年4月至1989年10月,在雲南邊境老山地區進行了一場長期邊境戰争。中越共投入了50萬以上的軍隊和數十萬民間力量,反複争奪邊境百餘個山頭要點,作戰過程激烈曲折。最後因為國際形勢變化,雙方握手言和,将這幕熱帶叢林戰争奇觀留在了曆史上。

此次邊境作戰,雙方都輪換使用國内各軍區部隊到一線鍛煉,是以史稱老山輪戰(越方稱為河江輪戰)。從結果上說,除了軍事上的損失外,兩國邊境各省經濟都受到重創,長期落後于内地。而整體國家實力較弱的越南更甚,北方邊境地區一片破敗。

5年老山輪戰,越南北方經濟受到嚴重影響,省會多年淪為廢墟

應該說,老山戰場基本限制在邊境兩側十餘公裡範圍内,主要是山地和農村,并沒有較大城市和商業中心,直接造成的戰火損失并不大。然而,為了支援戰争而投入了大量資源,加上長期敵對造成的邊境地區工業、農業、商業和群衆生活不能正常運轉,又需要國家予以巨額補貼,由此造成經濟上的負面影響輻射就非常廣。

以越南來說,曆史上長期受到法國統治,經濟較發達地區主要在南方沿海區域,如西貢市(今胡志明市)就曾被稱為“東方小巴黎”。北方經濟本來便落後,以農業為主,工業較少,加上兩次印支戰争期間北方都作為大後方,主要起到貯存和轉運各國援越物資的作用,在建設上投資不足,且實行計劃經濟,發展速度很慢。

5年老山輪戰,越南北方經濟受到嚴重影響,省會多年淪為廢墟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後,越北邊境的高平、諒山、黃連山、河宣、廣甯、萊州六省受到戰火波及,大量人口逃往内地,耕地荒蕪,牲畜死亡,工礦企業遭到嚴重破壞,短期内難以恢複元氣。而此後雙方在邊境持續敵對,并爆發了綿延5年多的老山輪戰,造成越南無法在北方進行正常生産建設,不僅不能恢複戰争創傷,反而進一步加劇了經濟困難。

越南能在北方中越邊境和南方高棉兩面作戰,持續達10年,自身經濟根本不能支撐,主要靠蘇聯的支援。蘇聯自己及發動東歐國家,将大量軍用、民用物資運到越南,在10年中折合約每天近300萬美元的援助金額,如此大量輸血才維持了越南将戰争打下去。可是到了80年代末,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蘇聯中斷了對越南的援助,越南無法繼續戰争,也就隻好和中國握手言和,并将軍隊從高棉全部撤出,恢複了印支地區的和平态勢。

5年老山輪戰,越南北方經濟受到嚴重影響,省會多年淪為廢墟

可是10年寶貴光陰廢于戰火之中,已經無法挽回。戰争之後,在周邊國家發展蒸蒸日上之際,越南的經濟卻一片衰敗,甚至還不如南越時期。特别是北方邊境,相比中國都落後了20多年。如黃連山省省會老街市,在1979年戰争中被打得殘破不堪,不得不将省會内遷辦公。加上戰後雙方繼續對峙,導緻老街市不能正常建設,連居民都不敢傳回,以緻十餘年間成為一片廢墟,到處殘磚斷瓦、荒草叢生。

直到1993年之後,中越休兵言和,越南進行革新開放,老街市才重新開始建設。如今老街市成為了老街省的省會,市容建設得不錯,頗像中國内地城市,群衆生活也安定祥和。這就是和平帶來的福音,也是人民的幸福。

作者微信公衆号:沈聽雪的曆史文集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