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自主一線三大品牌的吉利、長城、長安等全新轎跑車SUV産品,其他自主品牌也開始涉足這一細分産品領域,似乎中國SUV市場迎來了一個跨界時代,合資品牌在中國汽車市場沒有做細分市場, 看來是在自主品牌手中完成一次反擊,但廠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賭博零部件,這樣的情況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回頭,另一種方式和猜測在很多中國品牌車廠商這裡,還不清楚。那麼現在很多自主品牌進入轎跑車跨界SUV,到底是市場趨勢還是廠商被迫打造的勢頭?

事實上,轎跑車SUV産品的主要"起源"來自奢侈品牌,包括寶馬X6在中國的"巨大成功"的推出,随着寶馬X6的推出,轎跑車SUV概念進入中國消費者的眼中,随後梅賽德斯 - 奔馳也推出了一些轎跑車SUV産品,如GLC Coupe和GLE Coupe。但事實上,合資品牌轎跑車SUV産品在中國市場并沒有崛起,原因很簡單,SUV産品的優勢之一就是空間更大,離地面距離更遠,但對于很多緊湊型SUV和中間SUV産品來說,經過轎跑車的設計,SUV産品的空間性能已經打折了, 這對很多SUV消費者來說是困難的,是很難接受的。
對于自主品牌來說,大多數"頭發"在SUV産品上,過去幾年,中國汽車市場炙手可熱的中國品牌廠商,大多依賴SUV産品,有些汽車品牌,幾乎都依賴SUV産品,SUV産品引領中國品牌的發展,但這樣的發展并不是一個質的發展。
我們可以看到,過去幾年,中國品牌在SUV産品開發中存在一個大問題,那就是産品同質化問題,當然,這不僅僅是SUV産品,汽車和MPV産品都是一樣的,目前中國品牌SUV産品的核心技術相比前幾年沒有進步, 我們競争是利用第三方技術供應商的新技術速度,就像中國手機廠商一樣,魔咒是看誰能首先使用高通等最新供應商的晶片,在核心技術領域,自主品牌的同質化已經非常嚴重,所有的競争,都集中在設計和使用新第三方技術的速度上。
在外觀和内飾設計方面,很多自主品牌都已經"驢技差",如果前幾年自主品牌能夠依靠山寨模仿合資品牌暢銷産品做出自己的設計,那麼随着捷豹路虎在陸豐汽車侵權案中勝訴,中國知識産權保護局為中國品牌汽車設計等方面的區域保護已成為曆史, 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自主品牌都失去了設計能力。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轎跑車SUV是一個新的設計品類,或者說是傳統SUV産品之外的一個設計理念,轎跑車SUV産品設計相對較新,設計侵權的可能性較小,畢竟目前中國市場合資SUV領域,轎跑車SUV産品可以算在兩隻手裡。但這樣一些道路可能不為市場所接受。
自主品牌在"創造"新概念的同時,希望收獲市場,2019年5月,長安和吉利的轎跑車SUV産品CS85和星悅分别銷量為884輛和1109輛,顯然與廠商的預期大相徑庭,而且一大因素是定價過高,兩款車起價分别為11.99億輛和13.58億輛!遠高于同級别傳統SUV産品。
目前,傳統SUV領域,整體競争一直都是白熱化,是以傳統SUV的價格一直很低,或者利潤空間已經很小,那麼對于轎跑車SUV這款新車型來說,市場整體上競争對手并不多,沒有競争白熱的情況,是以廠商整體定價比較高, 想要獲得更多的利潤,但問問自己,相比同等水準的傳統SUV産品,這些轎跑車SUV在整體配置和技術上真的是一次質的飛躍嗎?寶馬X5和寶馬X6屬于同一級别,起價分别為759,900和75.39,但相差隻有幾千美元!
是以,其實很多中國品牌進軍轎跑車SUV領域本質上是又一場強制制造"風口"的造車運動,中國市場對轎跑車SUV的需求并沒有那麼旺盛,這種需求大多是由廠商自己決定的,當然,被迫打造"風口"的結果我們也看到了,而且沒有氣口, 豬不能飛起來!對于中國品牌來說,最重要的是不要把時間花在這些表面的事情上,在核心技術領域有所作為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