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胎11.4斤!二胎13.6斤!為啥偏偏是我連續生出巨大兒?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巨大兒其實是可以早發現、早幹預的

一位媽媽二胎生出了重達13斤6兩的巨大兒,堪比2個正常的新生兒體重!令人驚奇的是,她的第一胎也重達11.4斤!

一胎11.4斤!二胎13.6斤!為啥偏偏是我連續生出巨大兒?

還有一位媽媽,一胎是12.8斤的巨大兒,二胎雙胞胎總體重居然超過了15斤。

一胎11.4斤!二胎13.6斤!為啥偏偏是我連續生出巨大兒?

難道一胎是巨大兒,二胎也容易生出巨大兒?

下面就來分析分析。

哪些女性容易生出巨大兒?

醫學上,把體重≥4000克的新生兒稱為“巨大兒”。根據巨大兒導緻新生兒或母親緻殘或緻死的危險程度,将新生兒的出生體重分為3個階段:4000-4499g;4500-4999g;≥5000g。

巨大兒的高危因素包括:

|妊娠期糖尿病(GDM)、肥胖

研究發現,正常體重孕婦分娩巨大兒比例為7.7%,肥胖女性為12.7%;GDM孕婦母親分娩巨大兒的比例為13.6%,肥胖者為22.3%;伴有GDM且肥胖的孕婦巨大兒發生率更高。

| 孕媽體重增長過快

孕婦體重超标有可能增加代謝性疾病的幾率,短期内體重迅速增長導緻的超标,很可能引發子痫前期、糖尿病等妊娠期并發症,容易出現巨大兒。

再次雙手奉上孕期體重标準版一張:

一胎11.4斤!二胎13.6斤!為啥偏偏是我連續生出巨大兒?

是以媽媽們要根據孕前BMI指數(體重/身高2)來評估體重增長的幅度哦。

一胎11.4斤!二胎13.6斤!為啥偏偏是我連續生出巨大兒?

|遺傳因素

父母身材高大,胎兒也通常體型較大。

|産次多、有巨大兒分娩史

胎兒體重可随分娩次數增多而遞增。

|胎盤功能好

胎盤功能好的女性,胎兒體重也容易增長。

是以,第一胎生下巨大兒的媽媽,二胎确實會更容易生下巨大兒。

巨大兒或影響孩子的一生

研究發現随着出生體重的不斷增加,新生兒及母體出現緻傷、緻殘以及緻死的風險逐漸增加。

對産婦來說,巨大兒會導緻産程延長及産程阻滞、産後出血及軟産道裂傷等發生,增加剖宮産率,産後恢複難度增加。

而巨大兒對孩子的影響則是長久的,巨大兒孩子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生率會顯著增加,對智力也可能有影響。

怎樣避免生出巨大兒?

根據《2020ACOG巨大兒指南解讀》,臨床上需結合病史、體格檢查以及超聲測量對孕婦、胎兒進行篩查。目前對巨大兒的篩查和預估尚無最優的方法,臨床及超聲預測均不夠準确,兩種方式的排除診斷價值高于診斷價值。

是以日常産科臨床工作中,婦産科醫生會通過規律的産檢結合多項名額來進行綜合判斷:

宮高+腹圍≥135cm

宮高≥38cm

B超雙頂徑≥9.5cm(結合孕周)

孕婦身高≥165cm

妊娠延期超過7天

孕婦體重增加≥20kg

産前體重≥68kg

符合上述3項者可預判巨大兒可能,正确率可達72%,再結合超聲檢查估算胎兒體重,可以做到巨大兒的診斷。

一胎11.4斤!二胎13.6斤!為啥偏偏是我連續生出巨大兒?

若媽媽孕期體重增長過快,臨床上會采取相應的幹預措施,對媽媽進行體重控制。

若媽媽檢查出妊娠期糖尿病,臨床上會建議對GDM孕婦進行血糖管理,制定糖尿病食譜。若通過飲食、運動仍無法達到血糖控制目标,則需要加用胰島素治療。

孕婦查出高血糖後盡早幹預,對于預防GDM孕婦的巨大兒發生非常重要。第一位媽媽就是因為沒有規律産檢,沒能及時控制血糖水準和胎兒的生長。

此外,孕期進行适度的有氧運動,保持低糖和高纖維的飲食習慣可有效降低降低娩出巨大兒的風險。

一胎11.4斤!二胎13.6斤!為啥偏偏是我連續生出巨大兒?

巨大兒怎樣安全分娩?

對于“可疑巨大兒”,陰道分娩可緻肩難産的風險增加,通常選擇擇期剖宮産,目的是減少巨大兒不良結局或異常分娩對母親和新生兒的傷害。在分娩前,充分進行評估,和患者積極溝通,合理使用引導助産分娩,并為可能出現的肩難産做好準備。

綜上,對孕婦進行有效的血糖管理、飲食指導、運動指導,并進行分娩期評估,選擇适當的分娩方式,能有效減少巨大兒的發生及母兒并發症。

參考文獻:

[1]Black MH,Sacks DA,Xiang AH,et al.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prepregnancy overweight and obesity,gestational weight gain, and IADPSG-defined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to fetal overgrowth[J]. Diabetes Care,2013,36( 8) : e 128.

[2]孫平平, 李華萍, 趙芳. 妊娠期糖代謝異常導緻巨大兒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J]. 實用婦産科雜志, 2012, 28(1):4.

[3]楊炜博, 唐仕芳, 馬娟,等. 美國婦産科醫師協會"巨大兒指南(2020)"解讀[J].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産科, 2020, 12(8):5.

本文來源:醫學界婦産科頻道

本文作者:紅豆薏米

采訪專家: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産科專家團隊

責任編輯:CiCi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