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嘉慶最寵愛的皇子,14歲封親王,還差點擠掉道光的皇位

别看道光最後順利當上了皇帝,其實他差一點就與自己的皇位失之交臂。清朝的皇位繼承制度比起前幾代其實已經進行了很大的修改,至少不再以嫡長子為唯一人選。特别是自雍正率先啟用了秘密儲君制度。

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儲君繼位都沒再出什麼幺蛾子。到了嘉慶時期,突然就出了個意外,嘉慶突然駕崩了。而按照慣例,應該是找到嘉慶生前立下的傳位诏書來确定繼承人是誰,但是無論怎麼找都沒有。這下皇位的人選可就令人發了愁。

他是嘉慶最寵愛的皇子,14歲封親王,還差點擠掉道光的皇位

最受疼愛的兒子,卻沒有繼承皇位

很多人都認為當時會立最受寵的皇子愛新覺羅·綿忻為皇帝,或者是三皇子。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鈕祜祿氏根本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兒子,反而是大力支援前任皇後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道光為皇帝。

鈕祜祿氏的這個行為不僅赢得了道光的尊重,在登基之後對她和兩個弟弟百般照顧;更是赢得了滿朝文武的一緻好評。不過肯定也有不少人覺得奇怪,綿忻可是嘉慶最疼愛的皇子,甚至于曾經還動過立他為儲君的念頭,可是為何最終卻沒有這樣決定呢?

嘉慶的四子愛新覺羅·綿忻,不僅是他親政之後的第一個孩子,而且還是嫡子。再加上綿忻自小就聰明伶俐惹人憐愛,嘉慶對這個兒子真真是疼愛有加。嘉慶對綿忻疼愛到什麼地步呢?

他是嘉慶最寵愛的皇子,14歲封親王,還差點擠掉道光的皇位

鈕祜祿氏生了兩個兒子,年紀小的僅僅隻有14歲的綿忻竟然就被封為了親王。而他的哥哥,竟然才隻是被封了個郡王而已。而且從“綿忻”這個名字也可以看出嘉慶帝對這個孩子的喜愛,“忻”寓意着欣喜,寓意着嘉慶一看到這個兒子就心生歡喜。

而嘉慶對綿忻的喜愛和看中,也令大臣們紛紛開始琢磨,嘉慶是不是有了換儲君的想法。根據嘉慶的态度,大臣們幾乎可以斷定,嘉慶定下的儲君人選就是道光了。但是綿忻出生以後,這個事情可就未必了,很難說道光不會被替換。

也許替換的诏書都已經拟好了,隻是還沒來得及藏好或者是膠帶,嘉慶就突然去世了。是以儲君的人選一直沒有一個确切的說法,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嘉慶活着,那麼道光的儲位很可能就會被綿忻取代。

他是嘉慶最寵愛的皇子,14歲封親王,還差點擠掉道光的皇位

道光的優勢

為什麼鈕祜祿氏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反而是支援了道光呢?這隻能證明鈕祜祿氏是個非常聰明的女人。首先從身份上來說,道光也是嘉慶的嫡子,兩人在身份上是對等的,綿忻并不存在身份上的優勢。

而且道光這個皇長孫,是得到了祖父康熙的認可的,而且嘉慶由于忙于國事,多年以來後宮裡的孩子并不太多。是以在年紀上,道光也占據更多的優勢。畢竟比起一個小孩子,大臣們更樂于見到一個成熟、穩重的成年人繼承皇位。

而且,綿忻聰明伶俐,并不代表道光這個人就蠢笨無能。相反道光是一個相當有才幹的人。天理教闖入京城的時候,道光絲毫不慌亂,而是鎮定自若地組織士兵進行反擊。經此一事之後 ,嘉慶對他的評價也大大提高了。

他是嘉慶最寵愛的皇子,14歲封親王,還差點擠掉道光的皇位

而之是以令嘉慶生出改立儲君念頭的,除了對四兒子的疼愛之外,還有一點,那就是道光的長相。道光的相貌,确實是有些醜了。若是在普通人家倒是也還好,但是生在皇家,又是要繼承皇位的,就不得不考慮到長相問題。

畢竟天子的長相關乎到皇家威嚴,是以除非是沒有選擇,或者是制度規定死了,否則道光這樣的長相,還真的不行。不過從各方面來看,除了長相這一點,道光沒有任何地方不适合當一個皇帝。

出于對鈕祜祿氏支援自己的感恩,他對鈕祜祿氏非常尊敬,她生下的兩個兒子也就是自己的兩個弟弟非常疼愛。不過道光繼位以後,在位期間除了非常儉樸以外,似乎沒有什麼特别突出的政績。

他是嘉慶最寵愛的皇子,14歲封親王,還差點擠掉道光的皇位

這是不是就說明,綿忻更适合當皇帝呢?也不盡然,也許綿忻繼位以後,做的連道光都不如呢?而對于鈕祜祿氏來說,她之是以支援道光,并不是因為真的就認為道光适合當皇帝,而是一位,目前看來道光占據的優勢更大。

自己支援他,他肯定會記着自己的這份情,而對自己、對自己的兒子好的。事實證明,她賭的是對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