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被譽為中山國的“張儀”!靠着一張妙嘴擊退十萬雄兵

中山國是戰國時期的小國,地理位置上嵌于燕趙之間,是一個由鮮虞人建立統治的國家。中山國地小人少,在戰國七雄稱霸的年代沒有什麼存在感,然而,有時候小地方也會出現大人物,他就是中山國的“張儀”——張登。

他被譽為中山國的“張儀”!靠着一張妙嘴擊退十萬雄兵

中山國 地圖

張登妙計,中山稱王

他被譽為中山國的“張儀”!靠着一張妙嘴擊退十萬雄兵

持六國相印 公孫衍

公孫衍欲以合縱之策聯合齊、趙、魏、燕、中山五國聯合攻秦,五國國君一緻稱王,唯獨齊國認為中山國應去掉王号,甚至覺得與中山君一起稱王是一種恥辱。

中山君害怕得罪齊國,就向張登請教該怎麼辦。張登讓中山君備好車馬财貨,自己前往齊國面見齊相田嬰,張登對田嬰說:“齊相,您糊塗啊,您執意要廢掉中山君的王号,還不惜聯合趙、魏兩國來讨伐中山國,中山國遭此國難必定會依附趙、魏兩國,如果這三國交好,那麼對齊國是大大的不利啊!”

他被譽為中山國的“張儀”!靠着一張妙嘴擊退十萬雄兵

田嬰 劇照

田嬰聽後覺得有幾分道理,就問張登可有良策。

張登答道:“

您應該同意與中山君一起稱王,到時候魏國和趙國必定會大怒而向中山用兵

,中山君勢必會因害怕而投靠齊國,這樣就不至于将這個潛在的盟友拱手送給魏趙兩國了。”

田嬰聽從了建議。

他被譽為中山國的“張儀”!靠着一張妙嘴擊退十萬雄兵

昏庸魏王

張登又急忙出使魏國和趙國,對他們說:“齊王一開始不同意中山君稱王,現在又竭力謀求與中山君一起稱王,這是想拉攏中山,為日後進攻魏國和趙國做準備啊。你們應該趕在齊王前面同中山君一起稱王,這樣中山國就不會成為齊國牽制趙、魏的籌碼了。”

趙魏兩國約定一起與中山國稱王,中山國借此機會斷了與齊國的外交,從此依附趙、魏,中山君也順利稱王。

妙語離間,擊退雄兵

中山君想與燕,趙兩國交好,一同稱王,但是齊王痛恨中山國,想要割給燕,趙平邑以換取出兵中山的目的。中山君很害怕,又請張登出謀劃策。

張登出使齊國,對齊王說:“大王為了迫使中山君去掉王号不惜割地用兵,割地給燕,趙兩國會增強他國的力量,出兵攻打中山國耗費齊國财力,可見這并不是上策啊!”

齊王追問張登何為上策。

他被譽為中山國的“張儀”!靠着一張妙嘴擊退十萬雄兵

燕、趙同中山稱王 遺址

張登說:“

齊國可以以退為進,與中山君一同稱王,中山君害怕燕,趙背信棄義,

一定會與齊國交好而冷淡燕,趙兩國,燕,趙肯定會大怒并中斷與中山外交,屆時齊王也中斷與中山國外交,那麼中山國就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王号自熱也就廢除了。”

齊國果然同中山交好,張登又出使燕,趙兩國,告訴他們:齊國割讓平邑隻是為了離間燕,趙與中山的關系,自己去親近中山。

之後,燕、趙兩國斷絕了與齊國的邦交,中山國與燕、趙兩國會盟稱王,齊國見此情形打消了出兵中山的念頭,中山國的危機被輕松化解。

晨輝小結

張登不愧為中山國的“張儀”,

他用三寸不爛之舌,将齊王玩弄于鼓掌之間,

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中,他的言論擊中了大國之間的猜忌和利益争奪的弱點,為弱國在大國博弈中謀求生存之道作了指導。善于洞察敵人的弱點,并且合理利用自己的優勢,就能使自己在危難關頭轉危為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