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珢伊!
前言
前段時間,參加中越戰争的老兵們列陣擺出“八一”二字令不少人為之動容。

參與過對越反擊戰的六位戰士得以再聚首,喚起了人們内心中對于當年對越反擊戰的回憶。
提到對越自衛反擊戰,大家都會想起這樣一個人,他一生為國,曾經參加過多次重要戰役,為國為民立下赫赫戰功。然而在那次震驚世界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卻因病在後來被迫退下前線。他就是我國的開國上将——楊得志。那麼,這位開國上将在後來怎麼樣了?接下來就請大家跟随珢伊一起,走進這位令人尊敬的開國上将的一生,去一探究竟吧!
出身寒門,加倍刻苦
1911年出生的楊得志,家境極其貧寒,家中十四個兄弟姐妹擠在僅有的兩間别人的茅屋裡,因為條件艱苦,十四個兄弟姐妹到最後活下來的沒有幾個。在這樣的環境下,楊得志隻讀過幾天書,就跟随着鐵匠父親開始學習打鐵。到了11歲,母親病逝,家庭情況更加困難,是的,年紀尚小的楊得志,不得不去給别人當起放牛娃,後來,他也曾做過挑過,當過築路工地的勞工,可一直堅定着他從未放棄過自己的生活。在1928年二月,楊得志和他的工友一起投奔了朱德和陳毅建立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師,又在十月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出身貧寒的他,深知百姓生活的艱苦,于是他非常珍惜自己所獲得的為國為民做事的機會。天生頭腦靈活,英勇無畏的他在不斷地作戰中地位逐漸上升,在第五次反“圍剿”戰役中,接任了團長一職。在長征過程中,或是開路,或是掩後,一直不怕艱險,盡心盡力,盡職盡責,令人敬佩。
抗戰時期,國共内戰,戰績累累
1937年,楊得志曾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在七七事變提前結業,一回到部隊,便馬上參與了平型關戰争等重要戰役,擁有着豐富作戰經驗的他,在戰場上靈活應對各種突發情況,英勇無畏,奮起殺敵,立下了赫赫戰功,深受人們尊敬。
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将威風依舊
新中國成立之後,戰功累累的楊得志被封為開國上将,接連任職濟南軍區司令員,中央軍委委員等要職的他,依舊為祖國,為人民辛勤工作着。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年至68歲的楊得志擔任西線總指揮,老将威風依舊。早年曾對越南進行過實地考察的他,對越南的軍況十分了解,是以,對于這場戰争的指揮很是得心應手。
因病退下前線
然而,在戰争開始之後,隻進行了戰役初期指揮的楊得志,卻因為胃病加劇生命受到威脅而被迫離開了前線,在他病情穩定後就回到北京接受了治療。但當時他對于中越戰争的依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得中國邊境得以安定下來。
結語
這樣一位為國為民創下不朽功勞的上将,最終在1994年10月25日,于北京逝世,享年83歲。出身貧寒,卻并未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反而一生愛國愛民的楊得志,着實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