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司權力施恩,下屬行動報恩,彼此互相有成,缺一不可

“ 職場智謀 ” 潛心研究古人的智慧,總結提煉智謀精髓,古今結合,詳細揭秘職場潛規則以及辦公室政治

【參考書籍】《資治通鑒》漢紀五十二

【解析】董卓任命他的弟旻為左将軍,兄子璜為中軍校尉,都執掌兵權。他的宗族及親戚都在朝中擔任大官,就連董卓侍妾剛生下的兒子,也都被封為侯爵。

把侯爵用的金印和紫色绶帶當作玩具,董卓所乘坐的車輛和穿着的各種衣飾都與皇帝一樣,他對尚書台、禦史台、符節台發号施令,尚書以下的官員都要到他的太師府去彙報和請示。

他又在地修建了一個巨大的堡塢,牆高七丈厚也有七丈,裡面存了足夠吃三十年的糧食,他對自己說:大事告成可以雄據天下,如果不成守住足以養老。

上司權力施恩,下屬行動報恩,彼此互相有成,缺一不可

【解析】

1、配置設定不公

董卓掌控政權後,把親戚朋友都安插在朝中擔任大官,就連侍妾剛生下的兒子,都被封為侯爵,服務人員的兒子并無任何功勞,卻封為侯爵,利益配置設定極為不公。

衆将領出生入死也不一定能封侯,是以說封侯難度極大,而一個沒有任何功勞的嬰兒卻被封侯,董卓因為利益配置設定不公,而寒了衆将領們的心,董卓濫用親信,不用閑人,又不懂得配置設定利益,失去将領們的支援,倒台是遲早的事。

2、道德錯誤

董卓雖然掌控政權,但并不是劉氏的嫡系血統,從名份上說并不是皇帝,不是皇帝卻模仿皇帝的的标準,這是不符合道義的,犯下道德錯誤容易引發衆怒,甚至是以失去民心。

其他諸侯肯定不爽,特别是袁紹、袁術、曹操等較大的諸侯,因為他們也想當皇帝,現在抓住董卓這個嚴重道德錯誤,必須要站在道德制高點進行譴責。

3、相輔相成

部分上司被搞下台不一定是犯錯,也不一定是能力問題,而是因為不懂得配置設定利益,導緻被下屬聯手搞下台,其實站在下屬的角度,誰當上司都無所謂,前提是要保證他們的利益。

上司如果不能保證下屬的利益,下屬必定會搞事,下屬扶持你當上司,你不能為下屬謀取福利,不搞你搞誰?是以說下屬的利益與上司的利益是互相相成,配置設定利益也是一門藝術,不懂這門藝術就無法當上司。

當年項羽就是因為不懂得配置設定利益,而寒了衆諸侯的心,導緻失去諸侯們的擁護,失去諸侯的擁護也就失去江山,而劉邦則懂得配置設定利益,是以獲得諸侯們的擁護,進而取得天下。

4、以史為鑒

三人行産生權力,權力的形成源于下屬的擁護,權力要想穩定,就必須要維護衆下屬的利益,上司維護衆下屬的利益,衆下屬維護上司權力穩定,彼此互相有成,不存在單一維護。

新官上任先施恩,施恩其實就是利用手中的權力,為心腹謀取福利,心腹獲得上司的恩惠,就會用行為維護上司的權力,上司通過權力施恩,下屬通過行動報恩,随着心腹的增加,權力就越穩定,否則随意動用權力收拾下屬,下屬絕對不服。

擁有權力該施恩就要施恩,可以通過施恩拉攏下屬,就不要輕易動力權力收拾下屬,如果确實遇到硬骨頭,再動力權力,但隻可各個擊破,不可一刀切,否則會觸動下屬結盟。

更多幹貨,關注“ 職場智謀 ” 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