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媒體環境下,表達和評論為何成為一門必修課?

新媒體環境下,表達和評論為何成為一門必修課?

“新媒體環境下,人人都可以成為評論者,如何思考、如何表達、如何評論成為一門必修課。有的言論寫得很長,但通觀全篇,卻仿佛覺得沒說什麼甚至什麼也沒有說。有的言論寫得很短,但讀之滿眼生輝,啟人心智。好的評論,應該有一種讓人豁然開朗的感覺,偉大的評論應該給人一種撥雲見日的強烈感受。”複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米博華撰寫的《新聞評論實戰教程》近日出版,亮相新華書店日月光店“全國新書釋出廳”時,他談到,多年來,評論寫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寫作過程就是人生展開的過程。

從事新聞評論工作近30年,《新聞評論實戰教程》正是米博華基于其豐富的專業實踐經驗,對新聞評論做的系統梳理,既闡明新聞評論的基本理念,又涵蓋評論業務重要環節,并結合具有示範性作品,以黨報評論員的視野和立場,多角度呈現評論寫作的規律與技巧。

“紮實最可貴——新聞工作藏不了拙,騙不了人。文章反映的是一個人的思想理論水準和文字駕馭能力,記錄着學習曆程,檢視着工作态度。踏實最可靠——幹新聞工作,思想越豐富、反應越機敏越好,但工作本身則是越單純、越專心越好。老實最可貴——不管時代怎樣變化,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米博華用三個“實”形容新聞工作者應該具備的素養。

新聞評論是複雜而艱苦的思想勞動,全書從評論要素、文體類型、基礎訓練、職業修養四個次元,歸納總結了評論寫作八個關鍵要素:從基本要求來看,立場是根本、論者是主角、見解是關鍵、思考是基礎;從寫作環節來看,包括選題環節、結構環節、表達環節和修改環節。書中提出,“因時因事而變,是政論家最重要的品質”“評論工作就是政治工作”。

新媒體環境下,表達和評論為何成為一門必修課?

“不論時代如何變化,新聞評論的硬核都是對社會現象的認知和準确鮮明而又恰如其分的表達。”在米博華看來,能讓讀者喜歡、信服的評論,必然有微妙的共情之處,評論,并非煽動情緒,特别是進入社會公共寫作領域、擔負社會責任的評論,首先要把道理說清楚、說明白,其次才是文采與氣韻。評論就是我們的人生思考,人生思考就是一篇永遠都在寫着的評論。

他認為,有見解未必都善于表達,也未必能寫成精彩的文章,但缺乏見解或見解淺薄、偏激,一定寫不出精彩的文章。思想的能力之是以重要,是因為其能夠在紛繁複雜的表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質,在習焉不察的舊思維的範式中發現嶄新的思想線索,在細微之處谛聽時代的心音,在曆史程序中做出富有遠見的預測,在繁亂的聲浪中表現出非凡的冷靜,在欲決未決之際做出正确的選擇和決定。深刻的觀點和獨到的見解應該也可以使人打開一個新的境界,視野為之一變,是非為之一新,由“頓悟”而“翻轉”,達到思想認識上質的飛躍。

曾在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崗位工作十餘年,米博華經曆了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重要曆史事件,用評論的方式見證時代前行、社會進步。2017年受聘擔任複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從新聞實踐者轉型成為新聞教育者,米博華在教學中發現,新聞評論類教材多理論而少實務,深感著述新聞評論實戰教程的必要性。

是以,《新聞評論實戰教程》采用一節一案例、講透一種方法或闡發一個道理的叙述結構,小角度切入,不局限于案例本身,探讨問題,突出實用,既是一本方法論,也是實操手冊。書中不隻有評論寫作技巧,還有邏輯思維理性表達的方法,有助于啟發評論思維,培養正确、公允、理性的評論素養,對新聞評論從業者、傳媒院校師生及評論愛好者都有參考借鑒價值。

圖檔來源:主辦方

編輯:許旸

責任編輯:宣晶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