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潮繡|一針一線繡一生

潮繡和廣繡并稱粵繡,與蘇州的蘇繡、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繡等因為刺繡藝術水準較高,影響較大,因而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繡”。潮繡講究構圖對稱,其品種大緻可分為日用品、欣賞品和劇服三種,按刺繡工藝分為絨繡、線繡、金銀線繡、金絨混合繡等四大類,具體法分為繡、墊、貼、拼、綴五種二百餘種針法。繡品用于劇服、道具、廟宇裝飾等。以其精湛刺繡技藝,在國内外享有盛譽。

潮繡曆史悠久,發源并流行于今潮汕地區,始于唐代,形成風格于明、清,流傳于國内及東南亞一帶 。在清朝乾隆年間,潮州等地也廣設繡莊、繡坊,粵繡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其中潮繡延續到現在也同不少中國傳統手工藝一樣的困境,潮繡從盛極一時,而後衰敗,陷入後繼乏人的危難中。就在潮繡快要面臨衰敗無人繼承時,出現了一批工匠的苦苦堅守、不斷創新、才有了今天困境突圍、重獲興盛的局面。康惠芳就是這樣一位大師級工匠,她窮盡畢生精力,将傳承、創新、傳播非遺潮繡這件事情做到了極緻。讓許多人又能重新認識潮繡,讓潮繡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1982年,康惠芳在衆多繡工中脫穎而出,考入市刺繡研究所。在這個專業平台,她的刺繡技藝得到質的提升,為她從繡娘到大師的成長奠定了基礎。在50多年的刺繡生涯中,她從未停止過對潮繡刺繡技藝的追求和創新。并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創新發展,在挖掘和傳承傳統工藝上做出重大貢獻,她研究創新了“雙面墊高刺繡技法”,為傳統潮繡藝術錦上添花。

康惠芳結合了潮繡和頭發繡的特點,她以發為線,用接針、切針、纏針、滾針等不同針法刺繡,創作出了雙面頭發繡《梅蘭菊竹》,質樸素雅,細緻入微。在2009年,榮獲中國文化遺産“錦繡中華”織繡精品展金獎。

潮繡|一針一線繡一生

頭發雙面繡《梅蘭菊竹》

雖創作的繡品無數,她最喜歡的還是《松鶴延年》。這幅作品采用著名畫家陳之佛先生的工筆畫作底稿,經過加工、提煉取舍,形成了“民間刺繡”裝飾性紋樣,畫面中的仙鶴優美生動,多種針法的處理表現白鶴的潔白輕盈的羽毛,松樹幹的穿插高低疏密。協調而統一,豐富多彩的總體風格,給人以高貴典雅又熱烈歡樂的藝術效果,也具有潮繡墊高濃烈的地方特色。

潮繡|一針一線繡一生

雙面繡《松鶴延年》

2006年,第一幅小型的雙面潮繡作品《金龍魚》問世。為了繡出靈動逼真的金龍魚,當時50多歲的康惠芳時常跑到花鳥市場,在魚缸前仔細觀察,一待就是大半天。靈活的魚眼、上揚欲張的魚嘴,加上強烈的立體效果,看上去魚仿佛要一躍而起。通過将傳統潮繡的釘金龍麟繡法運用到金龍魚的魚麟上面,魚鳍和魚尾采用接針、連針、纏針技法,表現魚身渾厚結實的軀體,魚尾透明如絲、靈活遊動的美姿,水草的翻動下,金龍魚正向上遊動瞬間的畫面。整個刺繡運用金線絨線材料相結合,繡工精細、猶如水中高貴勝景。這一技法填補了墊繡技法針法的空白,開創中國雙面墊高繡法的先河。

潮繡|一針一線繡一生

雙面繡《金龍魚》

因為有了這些人的堅持和創新,潮繡才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她們憑借着高超的技藝和現代的理念,帶着潮繡闖蕩“江湖”,在這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時代披荊斬棘,并憑其精美的圖案和極強的裝飾性,吸引了不少奢侈品企業主動聯姻。同時讓潮繡文化能夠更好的傳播和傳承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