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日談|老廠房中邂逅藝術

十日談|老廠房中邂逅藝術

藝術是一個城市的獨特語言。如今的上海,藝術氣息日漸濃厚,周末逛展已經成為了一種現象級的休閑方式。無論是經典的博物館之旅,還是新潮的美術館之行,都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藝術的滋養。

上海具有悠久的工業曆史和燦爛的工業文明,随着時代的變遷,那些曾經在曆史上發揮過重要經濟作用的工廠如今舊貌換新顔,紛紛蛻變成一個個具有新功能的休閑場館,比如位于靜安區的明當代美術館和遇見博物館。我喜歡在這些老建築中漫步,去發現那些深藏于歲月中的記憶,去邂逅一段藝術與美交織的時光。

因為“不準停電”這個展覽,讓我走進了明當代美術館。這個場館是以上世紀曾享有“花園工廠”之稱的上海造紙機械廠的工作工廠中的房間改造而成。美術館的外牆保留了原造紙廠磚紅色的複古設計風格,廣場上的鑄鐵爐化身為一件件見證老廠房工業歲月的雕塑。紅磚外牆、水泥樓梯、斑駁鐵鏽等老廠房的元素與前衛先鋒的藝術産生了奇妙的反應,硬朗的工業風為藝術展覽增添了更多的趣味。

在美術館的入口處,我們還可以看到保留下來的升降梯,粗犷古樸的風格讓人感到十分親切。當我們走進美術館,随處可以發現水泥牆面、鋼架結構等老廠房的痕迹。空曠的大廳不僅可以作為展覽的空間,有時也會舉辦演出和講座。展覽以新穎的立意尋求突破,新鮮元素的混搭讓整個空間都變得生動起來。龐大的藝術裝置和濃濃的工業風吸引了很多滬上時尚人士前來打卡參觀。沉浸式的參觀不僅讓我們吸收了藝術的精華,也讓老廠房獲得了新生,煥發出年輕的活力。

距離明當代美術館不遠處,還藏着另一個寶藏場館,那就是遇見博物館·上海靜安館。遇見博物館的場館為原上海冶金礦山機械廠的舊址,也曾是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的所在地。走近它時,在路口處依然可以看見“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智語。

曾經的民生現代美術館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我記得入口處的牆面上鋪滿了曆次展覽的海報,一張張設計感豐富的海報仿佛是時空隧道,帶我進入一段奇幻之旅。這裡曾有一個精緻的“民生美術文獻中心”,裡面有很多讓我愛不釋手的寶藏書籍。在這裡,我發現了很多珍貴的藝術類大部頭以及畫冊,參觀之後可以靜靜地翻閱畫冊,将藝術進行到底。

如今,遇見博物館将在這裡接棒登場,繼續為參觀者帶來大師系列和頂級IP系列展覽,呈現經典與多元價值并存的藝術真迹。就場館而言,這個藝術感十足的空間是很出片的拍攝地。高挑空曠、光線明亮的大廳中央,黑色雙樓梯與白色素淨牆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對喜歡拍照的小姐姐而言,這裡不僅可以美美地拗造型,還可以遇見藝術、遇見美。

當我們再次漫步于那些承載着歲月的老廠房時,不僅可以領略時光留下的痕迹,還可以感受到藝術與建築碰撞産生的火花,進而對生活美學産生更新的認識。豐富的展覽内容常常讓我們忘記了時間,一天的遊玩參觀讓人覺得分外滿足。日落時分,夕陽的餘晖傾灑在老廠房的紅磚上,增添了幾分浪漫的懷舊味道,仿佛按下了時光機的開關,讓人瞬間穿越回那段火光迸濺、響聲轟隆的鋼鐵時代。(韓文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