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作為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這個名字,往往也在很多文學作品當中出現,被後世所熟知。但是對于曆史上真實的那個武三思,很多人可能就不太了解了。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實際上,曆史上真實的武三思,他的人生就是一部荒誕劇。

武三思雖然是武則天的侄子,但前半生卻因為這個身份,被流放多年。直到中年時代,才被召回京城,而後被大力提拔,位極人臣。巅峰時期,武三思在朝中權勢滔天,差點被武則天立為太子。結果卻因為狄仁傑的一句話,而錯失太子之位。

錯失太子之位後,因為種種原因,武三思又成了太子李顯的親家兼心腹。李顯登基後,昔日和李顯争奪太子之位的武三思,非但沒有被打壓,反倒是權勢更盛。鼎盛時期的武三思,大肆迫害朝堂上的功臣,卻又能得到李顯的支援。與此同時,武三思還得到了李顯皇後韋氏的支援,甚至更有野史傳聞,兩人之間有奸情存在。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然後,就在武三思除掉了功臣黨,在朝中一家獨大的時候。太子卻突然發動了政變,直接沖入武家,将武三思亂刀砍死,結束了他的一生。

毫無疑問,武三思的一生,是非常荒誕的。而且,他的人生牽扯了太多太多的人。想說清楚武三思的那些故事,就勢必要提到其他很多人的事情。再加上那個特殊時代的原因,最後導緻武三思身上發生的很多事情,在後人眼裡,似乎有些匪夷所思。

要想說清楚武三思身上的這些離奇經曆,我們還得從當年武三思的爺爺去世時說起。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當年武三思的爺爺武士彟,本是一個商人。在隋朝末年的時候,因為追随李淵起兵,成了唐朝的開國功臣。武士彟原本有兩個兒子,分别是武元慶和武元爽。其中的武元慶,就是武三思他爸。唐朝開國之後,武士彟的原配妻子,也就是武三思的親奶奶去世,之後武士彟又娶了一位楊氏,和楊氏生下了三個女兒。這三個女兒當中二女兒,就是後來的武則天。

武家的沖突,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種下的。

武士彟操勞了一輩子,好不容易折騰出一大攤子家業,要家産有家産,要爵位有爵位。武家的子孫後代,就算隻是吃老本,也能衣食無憂了。可是武士彟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前腳剛去世之後,武家内部就爆發了劇烈的家産沖突。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武士彟的兩個兒子,為了争奪家産,對三個妹妹多有折辱,最後還将繼母楊氏趕出了武家。楊氏也是出身名門,哪裡受得了這種閑氣,一怒之下就帶着三個女兒,回到了洛陽的娘家生活。武士彟去世這一年,武則天才隻有12歲。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經曆了這些之後,自然對武家心生恨意,這也就為後來武則天大下殺手埋下了伏筆

後來,随着武則天搬去洛陽,沒過多久,便被李世民選進宮去,開始了她的奮鬥史。至于武元慶和武元爽這哥倆,趕走了自己的繼母和妹妹之後,分了武士彟的家産,日子倒是也算過得不差。大概就是在這個時候,武三思出生了。

然而後來,随着武則天在宮裡的地位越來越高,武家這哥倆的好日子到頭了。經過十多年的奮鬥之後,武則天最後成功從李世民的才人,奮鬥成了李治的皇後。照理來說,妹妹做了皇後,武家這哥倆本該是最大的受益人才對。可是以武則天的早年經曆,這哥倆自然沒什麼好果子吃了。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恰好在這個時候,武則天的姐姐,為了榮華富貴,又開始和皇帝李治偷情。為了争寵,這位大姐甚至還把自己的女兒送進宮去,讨李治的歡心。武家這些親戚所做的一系列垃圾事情,讓武則天對武家徹底絕望了。是以最後,武則天便決定,自己動手清理武家。

在武則天的算計下,武三思他爹武元爽,被直接流放到了廣西龍州地區做官。這地方今天在廣西和越南的交界處,在唐朝那會兒,根本就是不毛之地。武元爽千裡迢迢來到廣西,再加上路上武則天用了一些手段,是以武元爽到了廣西之後就死了。武三思的二叔武元慶,也是先被安排到安徽鳳陽做官,而後武元慶犯了點小錯,武則天直接大筆一揮,将他流放海南三亞,最後死在了當地。至于那位和李治偷情的大姐武順,還有入宮争寵的外甥女,後來也都被武則天以各種手段給弄死了。

武家這一家子的人,幾乎被武則天自己給殺絕了。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在武則天複仇的同時,武三思這個侄子,自然也沒能逃掉。之前武元爽被貶的時候,武三思也被一腳踢到了廣西那邊。整個李治時代,武三思都被流放在外,過得凄慘無比。

作為外戚,能混到這個身份,而且還是被自己家人搞到這個地步,武家也真是沒誰了。

不過,随着李治逐漸衰老,武則天逐漸掌權,武三思的好運卻來了。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李治去世後,太子李顯即位,但朝政大權都被武則天所掌控。後來李顯剛剛展現出想要奪權的意思之後,武則天直接發動政變,廢了李顯,将李顯遠遠放逐到了湖北,同時立自己的另一個兒子李旦為帝。

李旦雖然當上了皇帝,但他這個皇帝,卻隻是一個傀儡而已。而且,有了之前李顯的前車之鑒,李旦也不敢再和母親較勁,隻能乖乖做他的傀儡。如此一來,武則天也就可以更加肆意地奪權,為接下來的女皇稱帝做準備了。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但是,此時的武則天,卻遇到了一個問題:當時武則天的身邊,缺少足夠的可靠人手。

很多對唐朝曆史不太了解的朋友,看到這裡估計會覺得可笑:一個能發動政變廢帝的女人,她身邊會沒有足夠多的心腹?但實際上,當時的情況其實還真就是如此!

武則天之是以能夠掌權,是因為之前李治要打壓關隴集團。為了打壓關隴士族,李治不得不大力扶持寒門官員,武則天便是寒門官員的領袖。是以,武則天掌權,所有寒門官員都會表示歡迎,甚至支援武則天廢帝。因為武則天的權力越大,他們的好處也就越多。

但是,如果武則天想要做女皇帝的話,這些人當中的絕大多數人,恐怕就都不會支援武則天了。當時武則天雖然已經全面掌權,可是當她表露出自己想要更進一步的意思時,很多原本支援她的朝堂重臣,都和她唱起了反調。比如之前大力支援武則天的宰相裴炎,還有之前政變時帶兵入宮的大将軍程務挺,這些朝堂重臣無一例外,都表示了反對。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後來,武則天也沒慣着他們,直接将這些反對者全部殺掉。

武則天如果想稱帝的話,真正的敵人,其實不是朝裡的某個大臣,而是數千年的傳統觀念。是以武則天真正需要的,不光是支援她的人,更是支援她稱帝的人。

但這樣的人,顯然不好找。

這個時候的武則天,就想到了武家那些被流放在外的族人們。

不論如何,他們始終是武家人。如果武則天做皇帝的話,武家顯然是最大的獲利者,他們自然會支援武則天。而且,如今時過境遷,當初得罪武則天的那些人,都已經死絕。如今剩下的,都隻是他們的子孫而已。這些武家人并沒有得罪過武則天,而且從血脈上來說,他們還是武則天的親人。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于是,此時的武則天下令,召回武家人,并且開始大肆給武家人加官進爵,讓他們在朝中擔任要職。

已經被流放多年的武三思,就是在這個時候,才終于回到了京城。

回到京城的武三思,很快就被武則天授予了官職,予以重用。但對于這位姑姑,武三思卻可以說是又愛又怕。從血緣關系上來說,武則天是他的親姑姑,在武家長輩幾乎都已經死絕的情況下,武則天幾乎是他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親人。而且,武三思未來的榮華富貴,也都要依仗這個姑姑。

但同時,武則天更是他的殺父仇人,是他多年被貶黜的罪魁禍首。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在經過反複的心理鬥争之後,武三思最後還是被權力和财富所征服。父輩的那些仇怨,被他徹底抛之腦後。幫父親向自己的姑姑報仇?那對他有什麼好處?而且以武則天如今的權勢,他有可能真正報仇嗎?

此後的武三思,徹底放下了對武則天的怨念,改為竭盡所能去讨好武則天。

為了讨好武則天,武三思幾乎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到了不要臉的地步。當時武則天身邊有個叫薛懷義的男寵,本來是洛陽城内的一個小商販。因為被武則天寵幸,擁有了極高的地位。為了讨好武則天,武三思甚至低三下四地去給薛懷義做奴仆。每次薛懷義出行,武三思和自己的堂兄弟(也就是他二叔的兒子)武承嗣,兩人親自為薛懷義牽馬墜蹬,谄媚至極。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後來,薛懷義失寵,武則天又開始寵幸張昌宗與張易之兄弟。武三思又竭盡全力去拍張家兄弟的馬屁,親自為其駕車。

至于對武則天,武三思就更是全力逢迎,竭盡所能去讨武則天的歡心了。清理李家宗室,為武則天稱帝造勢,讨好武則天的男寵……總之,隻要能讨武則天的喜歡,武三思就會拼了命去做。

對武三思的這種表現,武則天自然明白他的心思,但卻感到很滿意。武則天并不吝啬給予武三思權勢和财富,她所需要的,隻是更多人支援自己稱帝而已。要說起來,稱帝之前的武則天,其實也很為難,身邊有能力又忠誠,而且還支援她稱帝的,實在是找不出幾個。就連那個男寵薛懷義,都被武則天委以重任,當上了唐朝的大将軍,率領唐軍出征突厥。對武三思這個侄子,武則天自然就更不吝啬了。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在武則天的扶持下,武三思的官位一路飙升,先後擔任右衛将軍、兵部尚書、禮部尚書。武則天稱帝之後,武三思更是直接被封為梁王,在朝中權勢滔天!

成為梁王之後,武三思反倒是越發被武則天所倚重。而且,随着武則天登基日久,年齡越來越大,武則天甚至開始逐漸考慮,要不要立武三思為太子,日後讓武三思做皇帝!

武則天的這個念頭,其實也是無奈之舉。此時的武則天,在繼承人這個問題上,其實有兩個選擇。一是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傳位給兒子的話,武則天有兩個親生兒子李顯和李旦,這哥倆之前還都做過皇帝,隻不過都被武則天給廢了。從法理上來說,選兒子應該是最正常的,但問題是,這倆兒子是李家人。傳位給兒子的話,就等于是把皇位還給了李家。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另一個選擇,就是傳位給武家了。要傳給武家的話,自然隻能傳位給兩個侄子。要麼傳位給武三思,要麼傳位給武承嗣。但是,對于武家,武則天同樣有着深深的怨念。武則天也拿不準,将來自己傳位之後,會不會被自己的侄子清算。畢竟嚴格來說,他們的父親,就是死在武則天手上的。

就在武則天難以抉擇的時候,唐朝著名宰相狄仁傑同志,站出來說了一句話,徹底打消了武則天的疑慮。

“我隻聽說過兒子在宗廟裡祭拜母親,沒聽說過侄子在宗廟裡祭拜姑姑。”

狄仁傑的話,徹底點醒了武則天。顯然,如果傳位給李家的話,至少将來武則天死後,不會受到清算。是以在這之後,武則天很快将李顯從湖北召了回來,重新立李顯為太子。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武則天難以抉擇的時候,也是武三思距離皇位最近的一個時候。可惜的是,狄仁傑的一番話,徹底打亂了武三思的希望。對于敵人,武三思可以說是恨之入骨,但又沒有報複的機會。不過這件事,也讓武三思意識到,自己或許不能一直靠姑姑生活。

自此之後,武三思開始在朝中大肆結黨,鞏固自己的地位。

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武三思甚至還和那位重新當上太子的李顯,結成了親家。這事說起來也很匪夷所思,李顯被召回來之後,武則天既是為了保護李顯,同時也為了讓武家日後不至于被清算,是以開始讓李家和武家大肆聯姻,讓武家和李家互相嫁娶。這其中,李顯的女兒,便被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武三思和李顯,曾為了皇位互相對立,如今又因為利益關系走到了一起,成了堅定的政治同盟。對于武三思來說,他需要借助李顯的太子名義,鞏固自己的地位,培植自己的黨羽。而從李顯的角度來說,武則天生前不可能給他任何權力,這也就意味着他将來上位之後,很容易被大臣們架空。在朝中找一個武三思這樣的政治盟友,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這其中的關系,我們都能了解。可是這個結果,總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不過,相比後來的事情,這事其實還算比較容易了解的。

在李顯被重新立為太子之後,武則天大概是覺得自己已經功德圓滿了,是以便開始有些貪圖享樂,越發崇信自己的男寵。而作為男寵的張家兄弟,則是開始為非作歹,搞得朝政烏煙瘴氣。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兩年之後,随着武則天病重,在洛陽迎仙宮内養病,張家兄弟直接封鎖了迎仙宮,禁止外人見武則天的面,徹底把持了朝政。關鍵時刻,以宰相張柬之為首的幾個大臣,悍然發動政變,幹掉了張家兄弟。這幾個大臣都是心向李唐的大臣,是以在政變之後,幾人聯手逼宮,逼迫武則天徹底還位給李顯,擁立李顯登基。

這件事,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神龍政變。

在神龍政變當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幾個大臣所為。就算是被擁立的李顯,事先也絲毫不知情,武三思自然就更不知情了。但是,這場政變之後,他們卻陰差陽錯,成了最大的赢家。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被幾個大臣逼宮之後,武則天此時已是病入膏肓,再也沒有争權的心思了,索性幹脆就直接還位給李顯。幾個月之後,一代女皇武則天在宮中病逝,徹底走完了她的一生。而李顯這邊,随着武則天的退位和去世,再次登上皇位,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皇帝。

但李顯登基之後,對那幾位發動神龍政變的功臣,卻始終有所提防。這也難怪,李顯登基之前,根本沒有任何實權,之前登基也都是靠那幾個大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那幾個大臣要造反,李顯該怎麼辦?雖說目前這幾人還沒有這個意思,但誰又能保證,他們大權在握之後,依然不改初衷呢?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為了制衡這幾個大臣,李顯唯一能做的,就是繼續依仗武三思。此時放眼整個朝堂,武三思領銜的武家,也是唯一一個能和功臣集團抗衡的勢力。當然,對于武三思,李顯其實也不是特别信任。是以與此同時,李顯還大力扶持後黨,提拔皇後韋氏的娘家人,希望能夠培植起一個強大的後黨,最後實作朝堂上的平衡。

可李顯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的這個布置,最後會要了他的性命。

武三思這邊,雖然保住了權勢和富貴,但也知道自己的地位并不牢固。一旦李顯日後變卦,或者神龍功臣黨取得絕對的優勢,他都有大禍臨頭的可能。是以,此時的武三思,也在頭疼如何穩固住自己的地位,開始積極尋找政治盟友。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在這個尋找的過程當中,武三思忽然發現,被李顯大力扶持的後黨,竟然是他最佳的合作對象。

這事,不光聽起來很匪夷所思。背後的原因,更是讓人無語至極。

李顯的皇後韋氏,出身京兆韋氏,早年以貌美而聞名。是以,少女時代的韋氏,被武則天看中,嫁給了太子李顯,做了太子妃。

一個出身世家的美貌少女,嫁給了當朝太子,這本該是一段最美好的愛情故事。但是,韋氏嫁給李顯之後,卻發現事情并不像她想的那麼簡單。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原來,當時的李顯,身份其實特别敏感。在李顯之前,上一任太子,原本是李顯的二哥李賢,也是武則天的親兒子。但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李賢對自己的母親很不滿,打算和武則天争權。武則天也沒慣着他,後來直接告發他謀反,并且最後真的坐實了他的謀反罪行。是以在這之後,皇帝李治也不得不廢掉自己這個兒子,改立老三李顯為太子。

李顯當上太子之後,因為有之前自己二哥的前車之鑒,自然不敢和武則天争權。另外,武則天為了防備李顯搞事情,也開始清理李顯身邊的人。這其中,就包括李顯的太子妃。

在韋氏之前,李顯其實有一位太子妃。而且要論血統的話,這位太子妃其實比韋氏更高貴,她外公是唐高祖李淵。也正是因為有着過硬的家世,導緻這位太子妃對武則天也敢硬頂,絲毫沒有任何顧忌。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對于這樣一個兒媳婦,武則天自然是很不滿意。而且,武則天也很怕李顯借助這個媳婦的力量,得到李家宗室的大力支援,和自己争奪權力。是以在這之後不久,武則天找了個由頭,直接以兒媳婦對自己不敬為由,将這位太子妃關了起來,最後更是将其活活餓死了。

除掉了這位強勢兒媳婦之後,武則天便打算給李顯找一個弱一點的媳婦,更友善自己控制,是以就有了韋氏入宮做太子妃事情。

簡單來說,韋氏入宮,不是一個美好的浪漫愛情故事,而是一個狗血的家庭倫理劇。

攤上武則天這麼一個婆婆,自然不是什麼幸運的事情。不過好在,韋氏也有心理準備,後來對武則天一直很恭敬,是以武則天也沒難為她。但是幾年之後,随着老皇帝李治去世,李顯登基,情況開始出現了變化。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之前做太子的時候,李顯不敢争權。如今做了皇帝,自然要和老媽抗衡一下。為了和老媽争權,李顯便大力扶持韋氏的娘家,希望打造出一個強大的後黨,和武則天抗衡。然而他這點小手段,根本不是武則天的對手。不久之後,武則天直接下了狠手,廢黜了李顯,該立老四李旦為皇帝。

這事,我們開頭的時候也說了。

李顯被廢之後,被武則天直接流放到了湖北。作為媳婦的韋氏,自然也要跟着被流放湖北。可此時的韋氏,恰巧已有身孕,而且即将臨盆。但對這個即将生産的兒媳婦,武則天沒有任何憐憫,直接下令将夫婦二人強行驅逐。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于是,就在前往湖北的路上,韋氏在馬車上生下了一個女兒。據說這個女兒出生的時候,夫婦二人甚至連包裹孩子的裹布都沒有,隻能讓李顯脫下自己的衣服來包裹孩子。後來,夫婦二人幹脆将這個女兒取名為李裹兒。

這個李裹兒,因為特殊經曆,成了李顯夫婦最疼愛的女兒。而且,後來她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成了武三思的兒媳婦。

因為醫療條件太差,生下這個女兒之後,韋氏就徹底失去了生育能力,後來再也沒有任何子嗣。到了湖北之後,夫婦二人過了整整十四年的軟禁生活,每天都擔心武則天會不會派人來殺自己。最慘的時候,李顯甚至想要直接自盡,多虧了韋氏勸說,李顯才能堅持活了下來。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所有的這些苦難,都被韋氏歸咎于自己的那位惡婆婆頭上。這個責任,也确實應該有武則天來承擔,确實是她一手造成的。

過了十四年的軟禁生活之後,因為狄仁傑的那一番話,武則天心回意轉,将李顯又找了回去,重新立為太子,韋氏也再次成了太子妃。重新成為太子妃的韋氏,雖然對自己這個惡婆婆心存怨恨,但也不敢表現出來,依然表現的十分恭敬。

但後來,一個突發事件,徹底把這個女人給逼上了絕路。

在李裹兒之前,韋氏和李顯還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這兩個孩子年齡稍大,是以在李顯傳回京城之後,兒子被封為郡王,女兒嫁給了武則天的另一個侄孫。但在這之後,在一場家宴上,兄妹二人還有那個武則天的侄孫,私底下議論武則天,認為武則天私生活混亂,不該寵信張家兄弟。後來這事被下人洩露,傳到了張家兄弟耳朵裡,張家兄弟又告訴了武則天。武則天當即下令,将三人直接杖殺。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這事,徹底把韋氏給逼瘋了。

當年十四年流放生涯,已經是她人生的大不幸。韋氏能夠支撐下來,也不過是因為自己的孩子。可如今,韋氏那位惡婆婆一聲令下,就奪去了她兩個孩子的性命。到了這個時候,這對婆媳之間已經再無任何溫情可言,完全就是生死大仇了。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此時的韋氏,隻有對武則天複仇的念頭。但韋氏也知道,憑她目前的力量,是根本沒辦法報複武則天的。唯一的可能,就是繼續忍下去。忍到武則天去世,李顯即位掌權,自己就可以清算這個惡婆婆了。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在這件事之後,韋氏又忍了将近四年之後,便等到了那場神龍政變。神龍政變後,李顯登基為帝,韋氏也随即當上了皇後。在這之後不久,武則天也去世了。此時的韋氏,或者說韋皇後,便想要清算自己那位惡婆婆了。

但此時的韋氏,卻悲哀地發現,即便武則天已經去世,即便自己已經成為皇後,她依然無法完成複仇。

因為之前那些複雜的原因,導緻李顯登基之後,根本無法清算武則天。神龍政變當中,李顯雖然是被朝臣們擁立上位,但卻是被武則天正式傳位的。一旦李顯清算武則天的話,這事不光不符合孝道,兒子不能清算自己老媽。就算李顯執意如此,一旦他開始清算,他的皇位的合法性就會出問題。到時候他的皇位還能不能坐穩,都是一個大問題。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是以,李顯隻能和稀泥。之前十四年流放生涯當中,李顯和韋氏相依為命,早已将韋氏視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如今既然沒辦法完成韋氏的複仇素養,就隻能從其他方面去彌補韋氏。是以,此後的李顯,幾乎毫無保留地将所有權力和财富,都給了韋氏,還有韋氏唯一的女兒,也就是之前那個在馬車上出生的李裹兒。

但是,對于這個補償,韋氏不接受。

此時的韋氏,已經漸漸陷入了瘋狂的狀态,複仇已經是她唯一的執念。憑什麼那個惡婆婆壞事做盡之後,卻依然無法得到任何懲罰?自己當了皇後,依然什麼都做不了?我唯一的兒子本該做太子,可他卻被殺了!但是你李顯還有别的兒子,還可以讓其他兒子做太子,這對我兒子公平嗎?

既然李顯你不能複仇,那我就自己來!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重新成為皇後的韋氏,開始成為一個極度的權力渴求者。此後的幾年裡,韋氏開始瘋狂攝取更多權力。既然皇後不足以複仇,那我要是成為了下一個女皇帝,或者我的女兒成了下一個女皇,是不是就能完成複仇了?

不過,走上這條路的韋氏,很快發現,這條路似乎比她想象的要難得多。别的不說,光是朝堂上的那幾個神龍政變的功臣,她就解決不了。

要想成為下一個女皇帝,首先得清理掉這幾個神龍功臣。

為了實作這個目标,此時的韋氏,就将目光投向了武三思。對于武三思來說,神龍政變的幾個功臣,同樣也是他的敵人。或許,在這件事上,雙方是可以聯手的。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正是因為這樣複雜的原因,原本毫無瓜葛的武三思和韋後,正式走到了一起,成了堅定的政治盟友。

當然,雙方走到一起的過程,也是十分坎坷的。首先,武三思先是勾搭上了女宰相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是武則天時代的著名女宰相,等到李治登基以後,李治非但沒有貶黜她,反倒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将其收做自己的妃子,繼續讓她負責原來的工作。武三思和上官婉兒聯手後,上官婉兒又把武三思介紹給了韋後,三方正式聯手。

但同時,據史書記載,當時這三人之間,也有奸情存在。隻是因為三人聯手之下,已經完全控制了皇宮,是以整個宮中隻有李顯被蒙在鼓裡。但這段奸情到底是否存在,後世史學界一直存疑。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有可能存在,也有可能不存在。但總得來說,雙方是政治盟友的關系。

接下來的事情,就比較順利了。當武三思和韋後聯手之後,神龍政變的幾個功臣就開始倒黴了,很快在朝堂鬥争中失敗,而後被貶黜流放。

作為神龍政變主導者的宰相張柬之,于82歲高齡被流放廣東,最後被活活氣死。桓彥範被流放貴州,途中被尾随的酷吏虐殺。敬晖被流放海南,途中被酷吏淩遲處死。崔玄暐被流放貴州,病死在流放的路上。袁恕己被流放甘肅,最後同樣被酷吏灌下毒藥,最後折磨緻死。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神龍政變的五大功臣,無一善終,而且最後都死得極慘。而他們的敗亡,除了是因為韋後和武三思聯手針對之外,更是因為李顯對他們十分忌憚,是以默許了韋後和武三思對功臣黨的迫害。

不知道五大功臣臨死之前,會不會後悔發動政變,覺得不該擁立李顯。

除掉了五大功臣之後,武三思又順利清理了一批正直的朝臣。整個朝堂,已經徹底被武三思和韋後把持。不過,到了這一步,雙方的盟友關系就開始顯得微妙了起來。韋氏想要奪取最高權力,武三思何嘗不想奪取皇位。

但是,就在武三思還在籌劃期間,韋氏先下手為強,玩了一招借刀殺人。

韋氏借的這柄刀,叫做太子。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之前我們說了,韋氏唯一的兒子,被武則天杖殺。李顯重新登基後,自然隻能立自己的其他兒子做太子。最終,李顯挑中了自己的三兒子李重俊。可是李重俊當上太子之後,卻被韋後和武三思等人聯手針對,日子過得極為艱難。

那位被李顯最寵愛的小女兒李裹兒,公然稱呼李重俊為奴仆,對其進行百般羞辱。甚至還央求李顯廢掉太子,改立自己為皇太女。雖然李顯最後并未同意,但事後也沒有責怪李裹兒。

堂堂太子,做到這個份上,也真是窩囊到家了。

李重俊很清楚,自己的這個太子之位,要想穩固,唯一的指望就是朝堂上那些正直的大臣們。但随着五大功臣被流放殺害,李重俊最後的指望也沒了。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到了這個時候,李重俊之後,自己這個太子之位,其實就隻是韋後一句話的事情了。隻要韋後想要廢了他改立别人,他是絕對阻止不了的。

必須要做出一些改變了!

為了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李重俊最後決定,铤而走險,直接發動政變。在李重俊看來,隻要殺了韋氏和武三思,然後逼李顯禅位給自己,自己就能徹底翻盤了。是以接下來,李重俊就聯系了一些心腹,暗中開始籌劃政變的事宜。

從始至終,這些事情,都是李重俊在謀劃的。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但從很多蛛絲馬迹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李重俊被逼到這條絕路上,背後正是韋氏在有意引導。而韋氏如此引導的目的,就在于讓太子和武三思同歸于盡,自己徹底掌握大權!

公元607年七月,李重俊秘密召集手下,率領三百羽林軍,正式發動政變,後世史稱景龍政變。李重俊起事後,首先帶人沖到了武三思的府上,砍死了武三思和他的兒子武崇訓。

然後,李重俊随即帶人,沖向皇宮。可是當他帶人來到皇宮的時候,卻發現韋後早已帶着李顯和李裹兒,跑到玄武門城門那邊去避難了,周圍還有數百名保護他們的宿衛。在李重俊帶兵趕到後,李顯直接以皇帝身份,勸說那些政變士兵投降。李重俊的這支軍隊,頃刻間土崩瓦解。在這之後,李重俊逃往終南山,而後被親信殺死。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就這樣,在這場政變當中,武三思在事先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稀裡糊塗地結束了他的一生。

武三思死後,李顯追封其為梁王,同時韋後徹底把持了朝政。在這之後不久,韋後直接毒死了李顯,立李顯的另一個兒子李重茂為帝,打算再演當年武則天的舊事。可是就在李重茂剛剛登基不到一個月後,李顯的侄子李隆基,就聯手太平公主發動了政變,誅殺了韋氏,而後擁立李顯的弟弟,也就是李隆基他爹李旦為皇帝。

李旦登基後,直接将武三思父子從墳裡刨了出來,斫棺暴屍,夷其墓碑。直到這時,武三思的故事,才算是徹底到了結局。

對于這個字,後世廣泛隻有兩個字的評價。

活該!

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一生到底多荒唐?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武三思的一生,實在是太過魔幻,他的一生充滿了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而這些事情背後,又有着太多的内幕隐情,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武三思的故事,也帶給了我們一個啟示:生在帝王之家,也未必就是一件幸事。過多的權力和财富,有時候可能反倒會害了自己。武三思的荒誕人生,其實不光是他自己的悲劇,更是武家數代人恩怨情仇的産物。而這些恩怨情仇,如果細究的話,恐怕都得算到當年武士彟的頭上。

如果武士彟沒那麼多錢,沒有那麼多權力,後來可能就不會有這麼多狗血劇情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