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朝代能夠長盛不衰下去,并不僅靠統治者,最重要的基石反而是底層百姓。這麼看來,百姓是國家的基礎,是那載舟遠行的水。但不容忽視的一件事,就是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也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人。
縱觀中外曆史上每一次社會大動蕩,往傷害輕的來說,百姓會流離失所,食不果腹;傷害往大了說,百姓會慘遭慘無人道的屠殺。
與我們最接近的一次,便是近現代戰争史中,日軍對于我們中國人的殺害。甲午中日戰争期間,日本占領軍在1894年11月21日攻陷位于遼東半島的旅順,對城内進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殺,共造成2萬餘人遇難。

這還隻是鳳毛麟角。從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到抗日戰争結束,我國平民傷亡超過3500萬。這是一個特别沉重的數字,也是一個使我們永遠銘記曆史的數字!
慘痛的南京
其中南京大屠殺是日軍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人類基本道德準則的最具代表性的暴行之一!1937年12月13日,日軍占領南京。從這時開始,南京人民遭遇了一場慘絕人寰的災難!
日軍占領南京後,他們的變态屬性也被激發了出來。松井石根和谷壽夫等人指揮日軍在南京地區燒殺搶掠達六周之久!
南京城的房屋被日軍放了火燒毀,商店也被日軍搶劫一空,南京城的經濟直線下降,财産損失不計其數,但這并不是使我們國人最恨的。而接下來他們對中國人民所做的事,簡直沒有一絲人性。
日軍每到一處,便将老百姓集中起來,将他們槍殺、活埋等等,而每次屠殺百姓人數達到成千上萬之多!
在日軍占領南京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内,便發生了兩萬餘起強奸事件,甚至他們連十歲的女童和六十歲的老妪也不放過!他們的罪行十惡不赦!女性成為了他們暴行的受害者。
日軍為了毀滅證據,将百姓們毀屍滅迹。南京城很快成為了一座沒有任何氣息的死城!南京人民被殘忍殺害者達到30萬以上!
但是在這龐大的數字中,也有很多幸存者,他們是見證這一慘痛曆史的人。其中雞鳴寺的一個14歲的小和尚融通便是見證者,他親身目睹了日軍對一家三口的暴行并将此事記錄了下來。
曆史的見證者
這一天,住在府西街城隍廟後面的小房子的融通,天一黑便早早地上床睡覺了。因為自從日軍進了城,南京便成為了一座人間煉獄,百姓把門閉得緊緊地。
就在他準備閉眼睡覺時,先是聽到了幾聲皮鞋的聲音,他知道是日軍在附近,是以大氣不敢出,把被子裹得緊緊地。
後又聽到了一個女人的哭喊聲夾雜着日軍聽不懂的語言,融通把被子裹得更緊了,他明白又是一個家庭遭殃了。但他此時能做的也隻是在心中為這個女人祈禱。但不久,女人的聲音沒了。融通也夾雜着害怕的情緒沉沉的睡着了。
第二天他起床吃過早飯,他便照例去前方院子裡打掃,但随之映入眼簾的是一件令他終身難忘的事情。
一個女人光着下半身坐在地上,她披散着頭發,年齡在四五十歲左右,嘴裡念念有詞:“兒呀,你去哪裡呀?媽在這裡等你,快點回來,家裡沒有人啊!”
融通當時有些疑惑,不穿衣服她不怕冷嗎?他在一看,女人坐着的地方都是幹涸的血迹。就在這時,女人撕心裂肺地哭了起來。融通再不敢看了,他馬上跑去找廟裡管香火的韓伯伯。
韓伯伯聽說後,便跟着融通來到了院子裡,見到了這位婦人。他一看,便心痛得說:“她被鬼子糟蹋了,已經瘋了。”
他們隻得将這位婦人扶到了房間裡,先給了她些吃的,又燒了水給女人洗澡,後來又找了身衣服給女人穿上。
之後,融通和韓伯伯便将婦人在寺廟裡安置了下來,照顧了她一段時間後,婦人的神智漸漸清醒了,融通才得知婦人所遭遇的事情。
婦人家中隻有她和兒子兩個人,丈夫參軍多年未歸。自從日軍進城後,城裡便斷水斷糧,無奈之下,兒子便想要出去找糧食。
但是三天過去,婦女仍不見兒子歸來,擔憂兒子的她便想出門尋找。但她沒想到的是,剛出門,就遇見了日軍。接着當天夜裡她便被多名日軍侮辱。
婦女說完之後,融通心中萬分悲痛,眼淚再也止不住。他不僅僅是可憐女人的遭遇,而且他心裡也明白,女人的兒子多半是回不來了。
就在此時,女人提出了要回家等待兒子歸來,倆人無奈,隻能給了女人一些食物和水。
過了一段時間後,融通不放心女人想去看看她,于是便和韓伯伯一起去了。倆人剛走進女人家,融通便感覺到了死一般的寂靜。他心中頓覺不妙,推開女人屋子的門,便看到了懸挂于房梁上的女人。
融通心中悲痛,他和韓伯伯将女人放下來後,便簡陋地葬了她,祈禱她下輩子能夠喜樂安康。
倆人往回走的路上,遇到了女人的鄰居,他們才得知,自從女人回來後,便時常坐到門口向遠處張望着,嘴裡一直念叨着兒子的名字。
但過去了幾個月之後,她心裡也知道兒子是不會回來了,再想想同樣沒有歸來的丈夫,心裡便也沒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可能正是想到了可能已經遭遇不測的丈夫和兒子,覺得活着也沒有什麼盼頭了,便懸梁自盡了。
這一家三口的遭遇在融通心中印下了深深的印記,使他永遠忘不了日軍當年的惡行,并将此事記錄了下來。
這些悲慘的曆史是我們國人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痛,我們需要的是銘記曆史,而不是忘記曆史。
近期,上海震旦職業學院宋庚一在課堂上發表的質疑“南京大屠殺30萬名同胞遇難”一事引起社會廣泛讨論,此事已被落實,而這位老師也受到了相應的處罰。
但是從這件事便可以看出,教師的選擇不僅僅是學曆的要求,更是要具備為人師表、尊重曆史的原則。她的這一發言,不僅無言面對被日軍殺害的同胞,更是枉為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