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國被多次吞并,脫離統治後重新回到中國,如今是中國一個縣

中國的疆域面積十分遼闊,這要得益于中國千百年來文明的不斷傳承,曆朝曆代統治者在開拓疆域以及鎮守邊疆上做出的努力,才使得現如今中國能夠成為一個如此有凝聚力的多民族國家。中國的疆域面積随着時間的發展也不斷發生過變化,元朝時期最大,而清朝時期則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的基本面貌。

中國之是以能夠成為一個大一統國家,要得益于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國君一代代做出的努力,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統一已經逐漸成為趨勢,秦國最終一統天下,開創了在當時非常先進的封建君主專制,為我國後續千百年的發展打下了夯實基礎。

一國被多次吞并,脫離統治後重新回到中國,如今是中國一個縣

于阗國位置

正文

但我們根據《史記》的記載可以得知,秦二世而亡,秦朝在曆史上不過是昙花一現,但之是以經常提及它無非是因為他起到了一個開拓的作用。秦朝之後的漢王朝,才是真正意義上我國國力走上巅峰的時期。

漢朝初期,由于連年戰亂等原因導緻社會經濟凋敝,百姓流離失所,是以漢朝廷采取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措施,在漢文帝和漢景帝兩代帝王的努力下,西漢的實力迅速提升,為後來的盛世創造了有利條件。

到了漢武帝時期,西漢國力達到頂峰。與此同時我國邊疆的匈奴實力也非常強盛,漢武帝曾經多次出兵平定匈奴,靠的就是前幾代帝王積累下來的實力,然而他的這一做法也被後世認為是窮兵黩武,為漢王朝之後的動亂埋下了隐患。

一國被多次吞并,脫離統治後重新回到中國,如今是中國一個縣

西漢國力強盛

漢武帝時期不僅僅大力平定匈奴,還開辟了一條非常有名的貿易路線,這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絲綢之路”。根據班固創作的《漢書》以及後世玄奘法師著作的《大唐西域記》可以得知,在西域曾經出現過多個國家,他們各自擁有着不同的風土人情,與漢唐王朝皆有很緊密的聯系。

當時西域的很多國家現如今都成為了我國的一部分,他們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份子,這是千百年來民族遷徙融合的結果。而當時西域的那麼多國家中,此國被多次吞并,這個國家就是于阗國。

于阗國在曆史上曾經是一個非常強盛的國家,這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正處于絲綢之路的中心地帶,是各國貿易往來的交通樞紐。是以漢王朝不可能對這個國家不管不問,在西漢時期就建立了西域都護府,管理着這一帶的小國。

一國被多次吞并,脫離統治後重新回到中國,如今是中國一個縣

于阗位置

然而在曆史上西漢和東漢之間曾經出現過一個十分短命的王朝,那就是西漢外戚王莽建立的新朝。而這段時間由于漢王朝内部發生動亂,導緻其喪失了對西域諸國的管理權,是以于阗國在這段時間脫離了我國的控制,并于之後被西突厥所吞并。

在這之後幾百年的時間裡于阗國一直都被西突厥所控制,一直到了唐朝時期,唐太宗李世民銳意進取,不斷征服西域地區并取得了這一地帶的管轄權。西突厥無奈之下隻好将于阗國與其他幾個西域小國一并送給了唐朝,以求得短暫的安甯,貞觀22年,于阗成為安西四鎮的一員。

一國被多次吞并,脫離統治後重新回到中國,如今是中國一個縣

于阗國壁畫

熟悉曆史的人都知道,在唐朝時期匈奴并不是一個值得擔憂的外族勢力,反而吐蕃才是最令人感到頭痛的敵人,在當時由于安史之亂的爆發,唐王朝甚至不得不割地賠款才能夠讓吐蕃人撤離,而這段時間于阗再一次被奪走。

雖然于阗的人民不願意臣服于吐蕃,但多次反抗都被鎮壓,這一地區的歸屬權也不斷發生着變化。直到公元9世紀,随着吐蕃勢力的不斷衰弱,于阗國國王尉遲僧烏波率領當地群眾掀起反抗戰争,并最終獲得獨立。而他們在脫離統治後重新回到中國,成為了我國的一員。

一國被多次吞并,脫離統治後重新回到中國,如今是中國一個縣

于阗國遺址

唐朝之後自然就來到了宋朝,我們都知道宋朝時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經濟發展達到了頂峰,然而國力非常衰弱,大部分領土都被外族所侵吞,隻能夠龜縮于南方。在這段時期于阗又被喀喇汗國侵占,于阗自身的實力弱小自然無力反抗,是以他們再一次的脫離了祖國的懷抱。

結語

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清朝時期,清王朝才重新收回了新疆以及西藏地區的主權,而于阗如今是中國一個縣,名字叫做于田縣,位于新疆和田地區。

這一段曆史告訴我們,現如今中國的疆域以及衆多民族的形成是經過千百年融合下來形成的結果,每一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員,每一塊疆域都是祖輩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我們要團結在一起去建設它,熱愛它,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