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年關的信号,便是年終總結的撰寫。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提筆就犯難”是寫作常态。無奈之下,隻能從古今中外的作品裡尋找靈感,逐漸的,一份頗為另類的“高能年終總結模闆”在網友們的集思廣益中成功誕生。無論這一年是沮喪還是奮進,你都在這裡找到自己需要的寫作“畫風”。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圖 | 視覺中國
寫給自己的年終總結也可以“高端表達”
辭舊迎新的盤點,總得寫得漂漂亮亮才能拿得出手。“這是幸福的一年,我克服了拖延症,實作了财務自由,學會了打扮自己,過得非常充實”,這樣的句子是不是很常見?網友@冰冰是小仙女、@藍色圓舞曲、@Tian_、@百色等人将句子拆解,從作家作品中摘出了表達同樣含義的“高端表述”——
村上春樹這樣表述“不再拖延”: 拖拖拉拉地熬夜不睡覺,根本沒一點好處。天一黑就趕快鑽進被窩,早上跟着太陽一起醒來,這樣再好不過。弗吉尼亞·伍爾芙筆下的“财務自由”讓很多人羨慕:盡己所能,想方設法給自己掙到足夠的錢,好去旅遊,去無所事事,去思索世界的未來或過去,去看書、做夢或是在街頭閑逛,讓思考的魚線深深沉入這條溪流中去。至于“幸福”的長句表達,來自“雞湯高手”周國平:在我看來,一個人若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并且靠這養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們也感到快樂,即可稱幸福。以上句子組合一下的話,是不是覺得語句表達瞬間高端了起來?
暢想不能是年終總結的全部,反思和自省也很重要。即将過去的2021,沒掙到錢,一天到晚總是讀不進書,還熬夜秃頭,這樣的生活狀态,年終總結裡怎麼寫?網友@山茶花幫你“引經據典”:“直球型”表達方式來自作家老舍,“一天到晚在那兒做事,全是我不愛做的。”也有言簡意赅的高手契诃夫,“天氣好極了。錢幾乎沒有。”大衆視野裡不算太熱門的劇作家丹尼爾·哈爾姆斯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過上了熬夜秃頭的生活,“我過着一種不正确的生活,我什麼也不做,并且睡得很晚。”
不會謀篇布局?可以學學古人的“模闆”
網友們摘出的名家名句,完全可以成為提升年終總結“文學含量”的利器。然而,還是有不知足的家夥在繼續“得寸進尺”:提筆就犯愁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表達,是壓根就不知道怎麼寫啊!
不要愁,老祖宗早就給我們定好了超正經寫作模闆。翻開中學國文課本,找到諸葛亮的《出師表》畫個重點,你會發現,這篇總結邏輯清晰、言語懇切,搭建了工作總結的基本架構,用作範本毫不為過。諸葛亮的年終總結主要分三部分進行:工作回顧、問題分析以及未來規劃。尤其是條理清晰展望未來的部分,完全契合職場“上進”畫風:“願陛下托臣以讨賊興複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诹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诏,臣不勝受恩感激。”
光看諸葛亮的文章可能還悟不到寫作真谛,于是,一位以擅長寫總結彙報而聞名的“雞湯達人”在網友的提名中順利浮出水面。網友“小馬甲”提名了曆史上知名的大臣曾國藩。隔三差五就要寫奏折的曾國藩,幹脆像聯考作文集選編那樣,出了一本“奏章大全”,選擇了匡衡、賈誼、劉向、諸葛亮、陸贽、蘇轼、朱熹、王守仁、方苞、孫嘉淦等大家的作品,編著了《鳴原堂論文》。該書被視為指導、教育訓練進階官員如何向皇帝寫奏疏的“模闆”。
“曾國藩這是手把手教大家寫彙報啊!”“@小馬甲”在提名中調侃,曾國藩連自己的弟弟曾國荃都不放過,還專門寫文章勉勵弟弟:像左宗棠、李鴻章、郭嵩焘這種作文寫得好的,你看見了就像批改作業一樣認真标注,什麼中心思想、主體架構、遣詞造句都要留意,再結合着那些優秀前輩的稿子,推陳出新。多讀多學多練,肯定會有大進步。
“家人都健康”成了今年最受歡迎的總結
歲末年初,我們也的确需要對自己的這一年進行一個盤點,順便再給新的一年立下奮鬥目标。
在網友們的評論中,一位名叫“@奶茶西”的網友留言,得到了775位網友的點贊,“今年最好的總結:家人都很健康!”對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這一年來說,“健康”無疑是最受歡迎的詞彙。一衆網友跟帖表示,“完全贊同,沒有比健康更重要的了。”還有正在西安參加考研的考生,也在評論中留言表示,“順利參加了考研,考完的第一條微網誌送給自己。紀念難熬的這一年,健康萬歲。”
幾天後就是2022年1月開篇,網友們紛紛許下新年願望:“@Alicewu”寫道,“2021實作了變瘦,多看書,去旅行的三個目标,其實隻有自己知道流了多少汗水,相信自律才能獲得自由的真理!”“@阿杜”希望自己能一切如意,“2021報考3個考試,沒有一個過的,2022帶着2021的失敗來了,希望2022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充滿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