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民國的著名軍閥,張作霖不僅是奉系軍閥的代表人物,更是盤踞東北名副其實的東北王。關于他的後代,我們最為熟悉的便是少帥張學良了,不過關于他的女兒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張作霖一共有六個女兒,而她們大部分都成為了張作霖的政治犧牲品,一生極為不幸。

張作霖的六個女兒
長女張冠英:婚後生活并不幸福,晚年生活困難
張冠英原名張首芳,是張作霖和原配夫人趙春桂的女兒,也就是張學良的胞姐,生于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母親去世之後,張冠英便承擔起了照顧弟弟們的重任,而張作霖在發迹之後,則将其嫁給了黑龍江督軍鮑貴卿之子鮑英麟。
張作霖與子女合照
張冠英與鮑英麟之間的這樁婚姻,毫無疑問是一樁政治婚姻,雖然沒有什麼感情可言,但由于雙方長輩各有所需,兩人倒也過了一段平凡的夫妻生活。然而,當張作霖因“皇姑屯事件”被炸身亡後,鮑英麟便要求與張冠英離婚。
由于受傳統的封建思想影響,張冠英始終沒有同意離婚,不過卻也沒能擋住鮑英麟另娶新人。東北淪陷之後,張冠英随弟弟張學良颠沛流離;張學良被幽禁之後,張冠英又想方設法的為弟弟送去了親人合照。
趙春桂與子女張冠英、張學良、張學銘
新中國成立之後,張冠英定居北京,不過孤身一人的她由于沒有經濟來源,生活極為困難。總理得知此事後特意為其調撥住房,并命人給她定期發放補助,張冠英這才得以安度晚年。
次女張懷英:先嫁蒙古傻王子,再嫁丈夫淪為漢奸
張懷英是張作霖與二夫人盧壽萱所生,生于光緒三十六年(1907年)。盧壽萱乃是個典型的大家閨秀,為人寬容、溫厚,而且頗有才學,或許是受母親的影響,張懷英也是心地善良、性格溫順。
張作霖二夫人盧壽萓與子女合影
後來,為了争奪蒙古王公的支援,張作霖将次女張懷英嫁給了蒙古達爾罕親王之子包布。不過,身為王子的包布卻有着嚴重的精神疾病,得知此時的張懷英在1923年是哭着過門的,更是在新婚之夜懷揣剪刀意圖自殺,幸好被丫鬟救下。
後來,擔心出事不好交代的達爾罕親王隻好将張懷英送回了帥府,張作霖則在奉天建了座豪宅,并将包布接了過來。然而包布卻經常酗酒,酒後便毆打張懷英,不堪忍受的張懷英當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張懷英與張懷卿
“皇姑屯事件”之後,張懷英這才在張學良的主持下與包布離婚,後來嫁給了上海名流陳箓之子陳友濤。1938年,日軍占領上海之後,陳箓父子卻就此淪為漢奸,而陳箓次年便被戴笠派出的軍統特工刺殺身亡。之後,張懷英便與母親盧壽萱,以及妹妹張懷卿一起定居天津,直至終老。
三女張懷瞳:張作霖女兒中命運最好的一個
生于宣統元年(1909年)的張懷瞳,應該是張作霖幾個女兒中命運最好的那個,她嫁給了《清史稿》主編趙爾巽的兒子趙天賜。趙爾巽可不是個一般人,乃是清末重臣,張作霖還曾拜其為義父。
張懷瞳與丈夫趙天賜
趙爾巽老來得子,年近七十才生下趙天賜,因與張懷瞳年齡相當,從小一起長大的兩人倒也算是青梅竹馬。後來,趙爾巽曾與張作霖商量,想為趙天賜和張懷瞳定個娃娃親,不過張作霖卻認為兩個孩子雖然年齡相當,卻差了一個輩分,最終拒絕了這門親事。
“皇姑屯事件”後,張學良将趙天賜請到奉天,并做主将妹妹張懷瞳嫁給了他。由于兩人關系一直比較要好,因而婚後生活較為和睦。“七七事變”之後,趙天賜和張懷瞳遷居美國。
四女張懷卿:先嫁張勳傻兒子,晚年定居天津
張懷卿是張懷英的胞妹,而從現有照片來看,應該也是張作霖女兒中最漂亮的那個,其生于宣統三年(1911年)。與姐姐相同的是,張懷卿的命運也極為悲慘。
在張作霖的主持之下,張懷卿被嫁給了“辮子軍”大帥張勳的兒子張夢潮,上天簡直跟這對姐妹開了個玩笑,姐姐嫁給了一個神經病,妹妹的丈夫張夢潮也是個精神病。由此可見,張懷英的婚後生活也根本沒有幸福可言。
“皇姑屯事件”後,最終由張學良出面,張懷英這才得以脫離苦海,與張夢潮離婚。新中國成立之後,張懷卿和張懷英姐妹定居天津,最終于1992年病逝于天津。
五女張懷曦:曾前往英國留學,後定居美國生活
張懷曦是張作霖與四夫人許澍陽的女兒,生于1913年。她本來被張作霖許配給了北洋政府總理靳雲鵬的兒子,不過訂婚之後不久,張作霖便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死,婚事也就此不了了之。
張作霖
1935年,在張學良的安排下,通過當時在英國的夫人于鳳至牽線,張懷曦得以前往英國劍橋大學留學。“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被囚禁,于鳳至傳回國内,張懷曦則負責照顧張學良在英國的三個孩子。
1940年,于鳳至因病到美國就醫,張懷曦前往美國探望。次年,張懷曦也前往美國華盛頓定居,并在美國結婚生子,就此安然度過一生。
六女張懷敏:嫁給原奉天省長之子,後定居台灣
張懷敏是張作霖與六夫人馬嶽清的女兒,生于1924年。張作霖遇刺身亡時,張懷敏年僅四歲,此後張學良便擔負起了照顧小妹的責任。東北淪陷之後,張懷敏跟随母親前往天津避難。
張懷敏與兒子的合照
1947年,張懷敏畢業于北京輔仁大學,之後嫁給了原奉天省長翟文選之孫翟元坤。1948年,張懷敏随同母親前往台灣定居,之後進入台灣東海大學擔任家政系教師。任教期間,她還考取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家政系函授生,1951年畢業,提升為副教授,1955年晉升為教授。
後來,随着台灣當局對張學良的管束逐漸放松,張懷敏還曾經常前去探望,并為其送去了許多生活物品。1965年之後,由于張學良正在寫《回憶錄》,張懷敏便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前去探望,并幫助其整理和代筆。
張懷敏晚年照片
張懷敏在張學良幽禁台北最困難的時期,以秘書身份經常接觸大哥,這在張學良親屬中是絕無僅有的,也算是對張學良最大的慰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