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3歲老兵,為何67年後才得知真實身份?原是中央特科情報員

"功名塵土國難在,未敢偷閑學出家。"

上個世紀中國籠罩在黑暗之中,戰争留給我們的思考就是如今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在國家危難面前,多少英雄兒女挺身而出,為了新中國的成立付出自己的青春和鮮血,要是沒有那些革命志士的犧牲,哪有我們今天的生活。

103歲老兵,為何67年後才得知真實身份?原是中央特科情報員

他們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有的人得到了應有的功勳,也有的人選擇功成身退,姚子健就是其中一位,他不在乎自己的功名利祿,隻為國家的發展默默的付出。

1915年,姚子健出生于江蘇宜興,他的父親開了一家小茶館,生活還算富裕。在他讀書的時候,受到國民黨内部鬥争的影響,姚子健所在的學校,所有的師生都被趕出了學校,不能繼續讀書的姚子健隻能被迫回家,在他的心中已經升起了對國民黨的不滿。

1933年,姚子健看到南京中央陸地測量學校招生,一切都是免費的,姚子健有點心動,便考了進去。面對衆多的專業選擇,姚子健心想:要想幹革命,就要幹宣傳,宣傳就要印刷,那我就選可以學習印刷的制圖班吧。

1934年,姚子健在舒曰信的推薦下加入了共産黨。入黨後的姚子健結束了自己學業,到國民黨陸地測量總局制圖科工作,負責印刷地圖地闆。但是為了能向黨組織提供有價值的情報,他以自己有眼疾為由,申請調到制圖科第五股,這樣他就可以收發和保管有機密的軍用地圖,為我黨提供情報。

103歲老兵,為何67年後才得知真實身份?原是中央特科情報員

最開始的時候,姚子健在拿到情報之後,從南京坐火車到上海,在舒曰信的家中群組織上進行聯系,秘密傳遞情報。在1937年的時候,舒曰信和妻子沈伊娜從上海來到了南京,這樣,姚子健就不需要每周都去上海了。

七七事變之後,舒曰信夫婦調離了南京,姚子健也随着測量總局撤退到了武昌。從這以後,姚子健的上線就變成了"熊先生"。他們二人見面除了交接任務以外,沒有多餘的話說。也就是上級知道下級,下級不知道上級。随着抗戰局勢的發展,姚子健向上線"熊先生"提出想到抗戰前線工作,于是在1938年,組織安排姚子健去香港的情報站。姚子健便向國民黨反面請了長假,從此脫離了國民黨的部隊。

103歲老兵,為何67年後才得知真實身份?原是中央特科情報員

在香港工作了4個月後,在組織的安排下,姚子健就去了延安,結束了他隐蔽戰線的生活。後來,姚子健便進入了抗大學習。1939年,姚子健去了蘇豫皖根據地工作,後來根據黨的需要,輾轉各地。

結束了自己的卧底生涯的姚子健,一直不知道自己具體是為哪個部門工作的,這些對于他來說,都是小事,他并不在乎。2001年的時候,此時的姚子健已經是一位老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和當年舒曰信的妻子沈伊娜見面後,才知道自己并不是普通的情報員,而是屬于中央特科情報員。這個機構的人員都要隐藏身份,他們的付出是不為人知的。

之前的姚子健也沒有考慮過這些,他隻是按照組織的要求完成任務,要不是這次見到沈伊娜,他可能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而這個秘密也被保守了67年。

2018年,這位老紅軍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