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不願撤出抗日前線,率整團脫離國民黨,後成最長壽的開國上将

中國人在抗戰時期遭受的苦楚隻有中國人自己明白,飽受侵略和淩辱。在這樣的情況下,湧現出無數有志之士,他們承擔起拯救國家的重任,在他們的努力下,中國迎來了勝利。對比那個時候的他們,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幸福多了。

他不願撤出抗日前線,率整團脫離國民黨,後成最長壽的開國上将

在抗戰過程中就有這麼一位将軍,他曾是國民黨的一員,不願退出抗日前線,就率領部隊脫離國民黨,最終成為新中國的開國上将,也是最後一位離世的開國上将,他就是呂正操。

呂正操1904年出生于遼甯海城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小目睹了日軍的燒殺搶掠,内心義憤填膺,立志長大後當兵,打敗侵略者,還為自己改名"正操"。

1922年,18歲的他加入東北軍,隸屬張學良麾下。1925年,從東北講武堂畢業後,一直跟在張學良的身邊,1929年擔任東北軍參謀處的處長。1932年,他率領部隊來到熱河地區,參加抗日的戰鬥。他的内心充滿對敵人的恨意,拼盡全力在戰場上厮殺,也是在這個時候,他結識了孫志遠等人,對我黨的抗日主張很是贊同。

他不願撤出抗日前線,率整團脫離國民黨,後成最長壽的開國上将

1937年,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呂正操率領部隊在永定河、梅花鎮、半壁村和日軍進行戰鬥,後來國民黨敗退,蔣某人下令軍隊撤出抗日前線,但是,呂正操不願意。于是,他召開緊急會議,表明了自己的決。他認為,作為一個中國人,在祖國正處在危難的當頭,就應該挺身而出,不畏懼強權,否則,中國的形勢隻會更加的嚴峻。目前,我們隻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繼續前進,向紅軍一樣戰鬥。

也是從此刻起,呂正操正式脫離了國民黨的隊伍,加入到中國共産黨的隊伍中。并改為"人民自衛軍",和共産黨軍隊一起為祖國的勝利而努力。

他不願撤出抗日前線,率整團脫離國民黨,後成最長壽的開國上将

1940年,呂正操被譽為"抗戰模範"。同年還參加了百團大戰,殲滅日軍數千人。

抗日戰争勝利後,他還一直在為中國的鐵路事業不斷奉獻。1946年,呂正操任東北鐵路總局局長。建國後,他是鐵道兵團的副司令,參與國家的軍事運輸和鐵路建設工作。1962年,呂正操擔任鐵道部代理部長。呂正操在鐵路事業上一幹就是17年,他為新中國的鐵路事業殚精竭慮。1977年,他擔任中央軍委委員。

在1955年的授勳大典上,他被授予開國上将的軍銜。在2009年,呂正操在北京逝世,享年106歲,是新中國最後一位去世的上将,也是最長壽的上将。

他不願撤出抗日前線,率整團脫離國民黨,後成最長壽的開國上将

他的一生,可謂是都奉獻給了祖國和民,雖然他的生命已經到了終點,但他的貢獻是不會随着時間的流逝而消散的,對他,我們永遠懷着感激和敬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