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折疊屏矩陣,華為手機的 赤壁戰

文/智物

12月23日,華為釋出了旗下首款縱向折疊屏手機P50 Pocket,價格8988元起。

如之前幾系手機一樣,這款手機搭載了4G版本的骁龍888 SoC,而沒有使用麒麟5G晶片。

遺憾之餘的好處是,這款折疊屏手機至少不會太受制于晶片危機的影響。作為華為第一款萬元以下的折疊屏手機,P50 Pocket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動折疊屏手機普及。

P50的價格受到了OPPO第一款折疊屏手機超低定價的影響,這讓華為團隊格外惱火,華為的反擊政策也已在路上。

如之前《智物》(微信公衆号:智物科技評論)多次預測的,未來幾個月内,vivo、榮耀都将釋出自己的第一款折疊屏手機,尤其是vivo的折疊新機vivo NEX,硬體創新方面值得期待。

折疊屏矩陣,華為手機的 赤壁戰

折疊屏成為了華為手機的銷售主力

而華為未來一年内,也将釋出多款機型,其中,3月将釋出首款搭載國産UTG的外折版本折疊屏。據接近華為供應鍊的人士透露,華為在折疊屏産品上的投入和規劃,是一個中長期的持續計劃,這一業務成為華為手機業務的火種,這一系列少量手機硬體團隊也成為華為手機業務來年再戰的火種。

過去一年,華為百萬左右MateX2銷量,創造了近百億人民币的淨利潤。在整個安卓硬體陣營,這都是非常可觀的一筆收入。在蘋果、以及國内大廠的包圍當中,華為能赢下這一場規模劣勢的赤壁之戰嗎?

折疊屏規模戰

“如果你看到任何一家公司的折疊屏合上後沒有縫隙,那它一定使用了華為的專利。”釋出會上,餘承東的這番言論盡顯“大嘴本色”,同時也表達了華為對于自身技術的信心。

但是,華為似乎不準備使用專利武器應對友商在鉸鍊方案設計、名稱方面的借鑒,似乎是有意培養國産産業鍊。

到目前為止,除華為以外,國内大廠還沒有一家公司真正在鉸鍊設計方面取得突破,OPPO、小米等公司還在依賴美國以及中國台灣的供應鍊企業方案。

從消費者最關心的螢幕折痕問題來看,華為在這一代鉸鍊技術上下足了功夫,在材質上依然沿用超強鋼+锆基液态金屬的黃金組合,改進後的水滴型鉸鍊相比上一代擁有更小的彎折半徑,同時引入了多為關聯的升降技術,使螢幕更加平整。

但令人遺憾的是,華為P50 Pocket的螢幕蓋闆并沒有采用坊間盛傳的超薄電子觸控玻璃(UTG),而是繼續沿用傳統的透明聚酰亞胺(CPI)。

在《UTG利好,折疊屏最後一個攔路虎能破?》一文中,《智物》詳細地介紹了UTG産業的發展現狀,這種搭載在OPPOFindN上的特殊蓋闆材質,一直被視為折疊屏手機修煉的最後一道關卡。

此前,華為曾與行業龍頭凱盛科技達成合作,後者為華為獨家供應UTG蓋闆,但可能是受限于成本,此次P50 Pocket并沒有讓二者的合作成果亮相。

據産業鍊可靠消息稱,明年3月份,華為将推出新一代折疊屏手機,該款手機将重回Mate X/XS的外折疊設計,并采用UTG蓋闆。

折疊屏矩陣,華為手機的 赤壁戰

OPPO折疊屏表現超出預期

華為也是迄今為止,唯一推出外折版本折疊屏手機的大廠。

雖然華為在鉸鍊方面做了一些創新設計,試圖降低陳本,但是,新的外折版本的價格,仍将維持高位。

在其他方面,作為一款P系列手機,P50 Pocket的影像技術自然是看家本領。從後置相機模組來看,4000萬像素原色攝像頭+1300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3200萬的配置隻能算是“中規中矩”,但官方為使用者帶來了全新超光譜影像系統,并且繼承了P50系列的原色引擎和計算光學。

據餘承東介紹,P50 Pocket首發搭載的超光譜影像技術能夠發現可見光之外的細微細節,同時參與到圖像融合中,提供更精準的影像還原能力,及場景環境感覺能力。在7.2mm機身厚度的有限空間下,華為基本完整地保留了P系列的影像水準,同時還在部分功能上有所補強。

除了鉸鍊和影像功能這些正常更新外,高通旗艦SoC的應用也成為了本次釋出會的焦點。這标志着華為暫時擺脫了晶片缺貨的困擾,但也不免令人困惑:2021年的4G旗艦真的會有市場嗎?

參照7月份釋出的P50系列,盡管搭載的是4G版本麒麟9000晶片,但線上上電商平台,P50系列依舊維持着“售之即罄”的火爆局面,而“折疊版P50”顯然又給消費者提供了一個購買的理由。

折疊屏國産産業鍊創新組合就緒

一年前,提起折疊屏手機,除華為外的國内廠商似乎都沒有過多興趣,但僅僅在一年後,折疊屏行業就展現出了白熱化競争的勢頭。

釋出會上餘承東對于折痕專利的表态,顯然是沖着近日風頭出盡的OPPO。而OPPO也不遑多讓,在釋出會結束後不久,劉作虎就在微網誌上發了一張OPPO Find N的鉸鍊透視圖,并配文“精工拟椎式鉸鍊,自研專利,嚴絲合縫”。

國内手機廠商對于折疊屏态度轉變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折疊屏手機是他們打入高端陣營為數不多的途徑,另一方面,折疊屏市場在今年的增長速度實在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IDC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為194.7萬部,而這一市場在今年第二季度單季就達到了80萬部的規模。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折疊屏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未來,随着折疊屏産業鍊的成熟、供應鍊聯合研發能力的增強、加上手機廠商規模出貨能力的提高,折疊屏市場未來可能會出現“指數級”的增長。IDC預計,到2025年,全球折疊屏市場的出貨規模可能将達到1500萬部。

國内的手機廠商也為此提前做出準備。據産業鍊知情人士透漏,本次華為對P50 Pocket的備貨規模超出前幾代折疊屏産品的總和,總産量可能在200萬-300萬台之間。

這也反映了華為在産品政策上的變化,盡管拿到了高通旗艦級SoC,但華為并不急于補充傳統P系列和Mate系列的産能缺口,而是優先供給折疊屏産品,畢竟折疊屏手機能夠給華為提供足夠多的硬體利潤。

在一定程度上,華為對于折疊屏産品線的深入布局也幫助國内相關産業鍊的完成初步技術積累,無論是凱盛科技的UTG玻璃,亦或是宜安科技的螢幕鉸鍊,這些都是華為折疊屏戰略下的直接産物。

近期到未來六個月内,華為還将釋出兩款折疊屏手機;一款是更加平價的内折疊手機,另一款則是前文提到的外折疊更新版。據産業鍊相關人士透漏,這款手機将搭載華為僅有的5G版本麒麟9000晶片,并采用全新的鉸鍊設計和UTG玻璃蓋闆,還有望首發華為獨創的“液态鏡頭”。

當然,這樣一款全面無短闆的手機在價格上也将創下新高,該消息人士認為,全新的外折疊手機的價格可能在2萬元以上。

在攝像領域,華為同樣培養和使用了一些國内廠商,華為合作夥伴選擇标準肉眼可見:要有徹底自主可控的技術,特别是專利,要有必要的産業研發積累,凱盛科技以及新的攝像合作夥伴都是類似的例子。

這一國内産業集團沖鋒現象曾經出現在日本、南韓消費電子品牌的崛起程序中。

不僅僅是華為,vivo和榮耀的首款折疊屏産品也将在農曆春節前後上市。據悉,vivo的首款折疊屏手機完成度非常高,在多個折疊屏的關鍵元件上實作了深度定制,而趙明在前幾日的采訪中也曾表示,“榮耀Magic V可以超越市面上已經釋出的所有折疊屏産品。”

下一輪足以改變行業格局的競速,似乎已經開始上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