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敖德薩圍城戰有多慘烈?羅馬尼亞20萬大軍,蘇聯紅軍血戰73天

1941年6月德國正式向蘇聯發起進攻,蘇德戰争爆發,作為德國的附屬國,羅馬尼亞、芬蘭等諸多國家都開始紛紛投入戰鬥。在這裡必須提一下羅馬尼亞,其先後派遣20個師投入作戰,戰鬥欲望極其強烈,在奪回曾經損失的土地之後不待德軍的指令,就準備繼續向蘇聯港口城市敖德薩進攻。

敖德薩圍城戰有多慘烈?羅馬尼亞20萬大軍,蘇聯紅軍血戰73天

敖德薩戰争始于1941年8月5日,結束于1941年10月16日,整個戰鬥共持續73天,在這其中共計人員損失12.2萬人,其戰争之慘烈,讓人甚是驚心。本期就來帶大家看一下,羅馬尼亞軍為什麼對蘇聯如此仇恨,在敖德薩圍城戰中,蘇聯紅軍是如此奮勇抵抗的。新來的觀衆朋友們記得多多點贊關注支援一下!

在第二次大戰期間,以德意日為軸心爆發了很多戰争,當然,因為這三國的勢力比較強大,是以後續就一直有很多“小弟”在其身後一路跟随,德國與蘇聯即将開戰之際,甚至于有很多“小弟”還很幹脆站在德國這邊,企圖助纣為虐。

敖德薩圍城戰有多慘烈?羅馬尼亞20萬大軍,蘇聯紅軍血戰73天

德意日

你要說它們真的是從一開始就很忠于德國嗎?還真不是,揭開曆史的面具我們來看一下,這不過是因為俄羅斯人在數百年間一直都太過于兇猛,得罪鄰裡無數,是以才會趁機被一起上“眼藥水”罷了。

羅馬尼亞其實就是如此,因為在1940年被蘇聯占領了一部分土地,是以待

安東尼斯庫發動政變,建立獨裁政權之後,遂于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之際,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德、意、日同盟,而後又于1941年,正式加入蘇德戰争,隻為報曾經土地被侵占的一血之仇。

敖德薩圍城戰有多慘烈?羅馬尼亞20萬大軍,蘇聯紅軍血戰73天

敖德薩

說到這裡了,我們就必須提一下敖德薩,它是蘇聯烏克蘭地區一個很重要的港口城市,還是蘇軍黑海艦隊的一個重要基地,通過它能很好的向烏克蘭進行兵力以及物資輸送,是以在羅馬尼亞軍隊收複自己曾經被侵占的土地之後,就準備對其進行攻擊。一旦攻占,更友善德軍向蘇聯腹地進行進一步侵犯,是以希特勒就下達最高指令,

授予安東尼斯庫陸軍元帥軍銜,要求其安排在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編内行動的

羅馬尼亞第4 集團軍務必将其攻占,友善為後期與蘇聯開戰做準備。

敖德薩起開始就有蘇聯的海軍部隊,畢竟在1940年2月14日,敖德薩海軍基地就已經在組建了,而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又有獨立的濱海集團軍組建。算下來,這些都是敖德薩很好的防衛力量,也正是因為這些基地軍隊和民兵部隊,在敖德薩市區組成了三道防線,才使得外敵入侵沒有那麼容易。

敖德薩圍城戰有多慘烈?羅馬尼亞20萬大軍,蘇聯紅軍血戰73天

1941年8月3日,羅馬尼亞軍先是

橫渡德涅斯特河,而後計劃分兵兩路,從敖德薩正面以及南面對其發動進攻,其中左翼第3叢集負責正面強攻,右翼第5叢集負責發起側攻。

1941年8月5日,敖德薩圍城戰役徹底打響,羅馬尼亞軍從格裡戈裡奧波爾地域開始逐漸發起進攻,起開始羅軍勢頭很猛,甚至于僅僅在5天的時間之内就迫使蘇軍撤至防禦地區,而後又于13日,以五倍軍隊優勢發起全線進攻,在季利古爾湖從東面進至黑海,切斷了敖德薩的陸上聯系。

後來勢頭還是弱了,8月14日,當羅軍第一騎兵旅突破外圍防線深入至亞曆山德羅夫卡鎮時,雖是按照原計劃在進行防禦,隻待後續跟進的羅軍第一裝甲師與之彙合就準備發起反攻,可是等到最後也終究沒有等到,反而是很狼狽的被蘇聯軍隊的伊-2強擊機打得鬼哭狼嚎。

敖德薩圍城戰有多慘烈?羅馬尼亞20萬大軍,蘇聯紅軍血戰73天

那時,遠處傳來轟隆隆的螺旋槳聲,它們好像就是“黑色死神”,主要為了來拿羅馬尼亞軍的命,每次待它們噴射之後,羅軍就被轟炸的人仰馬翻,而這個時候蘇聯紅軍就出來開始厮殺,他們口中高喊着“烏拉”,就這樣一步步地往前沖,雙方展開世紀般的搏鬥仿若不拼個你死我亡,決不罷休。一時間,小鎮裡面隻能聽到打鬥和厮殺聲,再後來,羅軍節節敗退,然而待下午羅軍第一裝甲師趕至後,一切又都變了。

羅軍暫穩腳跟之後,又開始不斷發起進攻,待一步步攻占敖德薩城外的蓄水池後,更是直接切斷了城内水源,使得蘇軍以及居民都隻能憑借海運的淡水來維持生命,就是在這個存亡危機的時刻,仍舊有很多居民選擇與敖德薩共存亡,他們對祖國真摯的心,當真也是很是讓人感動。

敖德薩圍城戰有多慘烈?羅馬尼亞20萬大軍,蘇聯紅軍血戰73天

18日,黎明之際,羅軍攜自身兩個步兵團,一個坦克團又再次向敖德薩的外圍防線米哈伊洛夫卡鎮發起進攻,行至不久,蘇軍密集的坦克炮火不斷開始襲來,轉眼之間,羅軍的輕型坦克就被接連命中,甚至于坦克團團長也當場斃命。失去坦克支援的羅軍步兵團開始徹底瘋狂,一刻不停地拼命進行厮殺,就好像不拿下這個城鎮絕不罷休似的,拼死沖鋒,戰鬥和以往一樣,還是來的那麼慘烈,最後雙方都死亡慘重,當天晚上羅軍徹底控制該鎮,而後又于24日,全面突破蘇軍外圍防線,至此敖德薩徹底淪入了羅軍的重炮射程之内。

8月28日,羅軍開始對蘇軍中層防線進行進攻,這個時候的蘇軍其實一直都在頑強抵抗,不管是将士們還是城鎮居民,大家報的希望都是與敖德薩共存亡,甚至于在戰場上,蘇軍對于駛來的羅軍坦克都不會做絲毫退讓,是真的戰死也不會離開炮位。然而羅軍再一次發動猛烈進攻時,卻突然被蘇軍打得措手不及,甚至于全天也不過僅推進300米。這是蘇軍調用近12600人來保護敖德薩防線的結果,正因為這樣,戰鬥被拉到了一個新的點。

敖德薩圍城戰有多慘烈?羅馬尼亞20萬大軍,蘇聯紅軍血戰73天

後期的時候,為了阻止蘇軍再一次接到補給亦或是增援,于是羅軍對敖德薩發動了大規模的空襲,轟炸機使得蘇聯海軍運輸補給艦隊遭到了緻命打擊,這一下就使得蘇軍在敖德薩海上的支援一度中斷,羅軍的攻擊從外圍轉向市區。9月21日,蘇聯的中層防線被徹底突破,羅軍第7騎兵旅進入了敖德薩東部市區,并對敖德薩港口進行了封鎖射擊,然後蘇聯艦隊補給船隻再無辦法輕易出入港口。

蘇軍以4個師迎戰敵人的17個師2個旅,可以說從一開始就不占絕對優勢,更何況現在隻有303門火炮,兩輛可自行運轉的坦克,以及19架狀态比較良好的飛機,就算是僅僅考慮到戰事情況,他們也不得不開始動用臨時坦克。這些臨時坦克都是由履帶拖拉機加上铠甲改裝而來的,因為還裝了兩枚7.62毫米口徑的DT坦克機槍,是以被稱之為“威懾者1号”,目的為了解決此前港口被封鎖這一威脅。于是第二天蘇軍準備反擊。

在收到首都發來的指令之後,濱海集團軍為了準備冬季戰鬥,做了更多的防禦工事修築,指令中說道:

“為了保衛這座城市,而英雄奮戰的官兵們,應在最短時間内将敖德薩防線主力撤回克裡米亞半島,克裡米亞的局勢要求你們不得不這樣做”

,是以迫于這種形勢,戰局顯得愈發困難。

敖德薩圍城戰有多慘烈?羅馬尼亞20萬大軍,蘇聯紅軍血戰73天

9月22日,蘇軍發起了這場最大規模反擊,因為有空降一支小分隊對羅軍所在的指揮團進行了襲擊,是以大部隊空降的假象就被輕易營造而成了,羅軍是以一時間驚慌失措,自行倒退了6公裡。然蘇軍勝利僅換來了十天平靜,之後羅軍再一次做了兵力集結,左右翼叢集形成一個包圍圈,日夜不停對敖德薩地區進行了新的轟擊,立志誓死要将敖德薩拿下。

此時的德軍已經突破了彼列科普地峽,有對克裡木半島構成威脅,是以蘇聯高層不得已隻能将敖德薩的濱海集團軍以及黑海艦隊調往他處支援。

10月5日,黑海艦隊接到最高統帥指令“全部撤離敖德薩”,羅馬尼亞軍隊趁此集結全部兵力向敖德薩發起最後一次總攻,英勇的蘇聯紅軍對其進行了頑強抵抗,但仍舊是寡不敵衆,這些保衛者為自己的國家盡到了最後的義務,而後,在大軍撤離的情況之下,10月16日,敖德薩徹底失守,羅軍攻陷此市。

敖德薩圍城戰有多慘烈?羅馬尼亞20萬大軍,蘇聯紅軍血戰73天

敖德薩防禦戰役開始于公元1941年8月5日,結束于公元1941年10月16日,主要發生在蘇德戰争時期,可以毫不誇張地講,這場戰争當真是非常慘烈的,雖然說最後羅馬尼亞軍獲得了勝利,但是其付出的代價也是極其慘重的。據統計資料顯示,在這場戰争中羅軍共傷亡8.1萬人,其中17729人陣亡,11471人失蹤,剩餘則均為被俘,而蘇軍共傷亡41000人,其中陣亡人數約16578人,顯然,倘若沒有後來的援軍撤離,黑海艦隊被調任支走,戰争的最後成敗還真不好說。

羅馬尼亞本身就是一個小國,這一仗打的又是傷筋動骨,損失慘重,國内群眾紛紛怨聲載道倒是也可以了解,畢竟對于安東尼斯庫的獨裁統治沒人反對才是奇怪。要怎麼說呢,盡管在敖德薩圍城之戰中,蘇聯紅軍沒有取得最終勝利,但是其憑借縱深梯次配置的力量配系、良好的陸海軍協同,殲滅了大批敵軍,真的從某種意義上做到了雖敗猶榮。僅憑着愛國的那一絲絲心力,作為戰士的一腔熱血,他們就将整個戰鬥持續了整整73天,且在這一過程中從未有過退縮,無疑是非常偉大的。

敖德薩圍城戰有多慘烈?羅馬尼亞20萬大軍,蘇聯紅軍血戰73天

德國,那是二戰危機的源頭,其轉嫁危機的背後藏着的一直也是侵占的陰險,就比如說敖德薩圍城之戰,雖然名義上是羅馬尼亞軍在與蘇軍對打,但其實我們都知道,羅軍實際上就是德軍在控制,而從一開始,德國想要的就不止是敖德薩,甚至于“蘇聯”它都想一并要走,可惜了,沒有那麼大的力,吃不下,要不然誰知道現在又是怎樣一種結局?

戰争很是無情,将士們守衛疆土的決心以及信心值得我們歌頌,蘇聯紅軍可以在羅馬尼亞20萬大軍圍城的情況下,依舊拼死守衛祖國,是當真很有骨血,很有信仰,敖德薩圍城之戰,一定意義上真的非常悲壯,但同時其影響又相當深遠,是以理應被人們一直牢記于心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