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冠狀動脈裡長了斑塊,為什麼不能取下來?

一說放支架,就有人質疑,冠狀動脈裡既然長了斑塊,為什麼不能取下來?

是呀,水管子不通了,用個管道疏通機,捅一捅,通一通就好了。

可是,血管不是水管子,不是下水道啊!

動脈血管雖然是兩頭通,但不是一般粗細、有出口的水管子。動脈血管雖然是通向各處的,但卻是越來越細,最後就成了毛細血管了。别說取斑塊,就是觸碰到了斑塊,都保不齊掉下來一塊,堵住更細的小血管。是以,頸動脈放支架的時候,為了防止斑塊脫落的物質堵到腦血管、造成腦梗死,都要在支架前面先放個小傘,網住擴張血管時可能掉下來的斑塊渣滓。

冠狀動脈裡長了斑塊,為什麼不能取下來?

再說,最主要的,血管壁上的斑塊不是附着在血管内膜表面的,而是鑽到血管内膜下面,成了血管壁的一部分。而且這種斑塊,邊界沒那麼清楚,并不是像長個包膜完整的瘤子。是以,要想取下來,除非把這部分血管内膜切掉。醫學上也不是沒有切血管内膜的手術,比如頸動脈内膜剝脫術,但是做的時候是要把血管先分離出來、阻斷的。這在脖子上做行,在心髒上怎麼做呢?冠狀動脈是長在心肌表面的,有時候還會在心肌下面,比如心肌橋,一旦分離血管,就會損傷到心肌,那更是得不償失了。

冠狀動脈裡長了斑塊,為什麼不能取下來?

有人會說,那冠脈搭橋不也是在血管上做的嗎?是的,可冠脈搭橋也是在心髒表面的冠狀動脈上搭的。

還有,冠狀動脈的斑塊又不是1個兩個,血管多處有病變,還能把血管裡面的内膜都割了去?是以,血管裡的斑塊還沒法兒取下來。倒是有一種鈣化斑塊,很硬,可以采用旋磨的技術,用鑽頭把鈣化的硬斑塊一點點旋磨下來,為的是開通血管,使血管壁不那麼硬、易于擴張,這樣再放支架。

是以,冠狀動脈裡的斑塊是取不下來的,至少目前的技術是這樣。

冠狀動脈裡長了斑塊,為什麼不能取下來?

那冠脈放支架呢?狹窄的冠脈放了支架,斑塊哪兒去了呢?

斑塊被擴張的球囊擠散,被支架撐着,貼到血管内膜下的血管壁上了。

是以,放了支架的冠狀動脈,斑塊還在,隻是被擠散、攤薄、貼在血管壁上了。

不僅斑塊還在,在放支架、擠散攤薄斑塊的過程中,血管内膜是受到損傷破壞的,是被撕裂的。當然這個損傷可以修複,撕裂可以愈合,但需要一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就存在着變數和風險。

冠狀動脈裡長了斑塊,為什麼不能取下來?

最主要的風險,就是長、血、栓!

因為内膜破裂的部位表面粗糙,血流就會受到影響,血小闆就容易跑過去聚集。血小闆是個“熱心腸”,行事積極,血管裡有點兒毛病,它就第一個跑過去處理;不光自己去,還招呼大家去,這樣很快就形成血栓了。這要是在皮膚上沒有問題,止住血了,可在動脈裡就麻煩了,血栓形成,可以快速、完全堵住動脈血管,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是以,冠脈支架術後,很重要的一項治療就是強化抗血小闆,防止冠脈裡長血栓。

冠狀動脈裡長了斑塊,為什麼不能取下來?

放了藥物支架或使用藥物球囊擴張的人,強化抗血小闆的時間還要足夠的長。這是因為支架或者球囊上塗抹的藥物,可以抑制血管内膜的修複。用藥物的本意,是為了抑制血管修複過程中血管壁裡的平滑肌細胞長得太多太快、成了瘢痕把血管再堵了。可有利就有弊,不想讓平滑肌細胞長太快,内皮細胞也被抑制着長得慢了,血管内膜的修複就慢了。在血管内膜沒修複好之前,發生血栓的風險都是高的。

冠狀動脈裡長了斑塊,為什麼不能取下來?

是以,冠脈放了支架的患者,醫生會讓吃兩種抗血小闆藥物,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或者阿司匹林加替格瑞洛,強化着把血小闆的活性給抑制住,防止長血栓,就是這個道理。做了藥物球囊擴張或者放了藥物支架的患者,兩種藥一般要吃到1年。

(版權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