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千年,雄傑之王,在令人心潮澎湃的時代和激情燃燒的歲月,将自己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鑄就輝煌的驚心動魄之中,一腔熱血,豪情萬丈;激情作為成熟者的寶器,另當救世之用。

“戰争之王”希特勒,這位生理上醜陋的、不成體統的男人;滿口腐爛發黃的牙齒、短小的身材、凹陷的胸膛、女人的步态、松散的骨架、呆滞死闆的表情、下等人的嘴臉、浮躁的行為舉止……凡此種種的不堪入目,竟然都被他的激情澎湃奇迹般地所調和;他的演講又臭又長、結構混亂、語無倫次、方言不斷……又是他的激情澎湃,不僅調和了聽衆的痛苦,還對他們産生了非凡的影響,由此可見,影響之要,絕非内容,而在方式。
這位狂熱元首的演講代表群眾難以啟齒的心聲,誰能說出他們心底的聲音,誰就可以擺布他們;事實上,大衆需要的是統治者,而不是什麼布道者,這可能也是孔子遍訪七十餘國未被重用的原因之一; 書歸正傳,我們将希特勒作為一個事物去研究,他的激情澎湃和生命雄火來源于他的信仰、責任以及從事的意義,隻有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相遇,才會成就某種事業;偉大的熱情,從來造就偉大的行動。
晉唐龍磊
顯而易見,人的激情所在就是人的天命所在,人的激情生長于原始的生命力,與生俱來,發掘與珍愛才是生命的意義;曆史上那些虎嘯龍吟的帝王,無一不靠激情澎湃翻江倒海,他們根本不屑改變整個世界,他們的企圖是數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