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眼看兒子性命不保,母親趕緊拿出來一包破衣服,皇帝放人

網友們好,非常感謝朋友們打開小編的文章,我将一如既往的給大家開誠布公的分享一些知識和看法,如果說接下來的内容哪怕能對您産生一些小小的快樂,筆者将不勝榮幸!

南北朝時期,宋武帝劉裕出身底層,是個極為勵志的皇帝。在那個時代,門閥貴族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一般的平民基本沒有什麼出路。而劉裕硬是憑着自身的硬實力,一步一步,從一個小兵開始努力,終于坐上了皇帝寶座。他一路南征北戰,剿匪平賊,令胡人聞風喪膽,差點就完成了先祖留下的統一大業。

雖然,劉裕的權勢越來越大,但是,他并沒有忘記糟糠之妻的恩德,他重視二人同甘共苦的深厚情誼,二人一直想敬如賓,他也從來沒有因為貪戀美色而有損她正室的威嚴。即使妻子沒有生下兒子,但劉裕對她的愛意仍然沒有減少半分。不過,妻子福分太短,還沒等到他稱帝,就病逝了。

眼看兒子性命不保,母親趕緊拿出來一包破衣服,皇帝放人

在她去世的十二年後,劉裕終于當上了皇帝,他不僅深情地追封她為皇後,還立下誓言,終生不再立後。妻子留下的女兒正是嫡長女,因為,渴盼兒子的降生,取名劉興弟——會稽長公主。看着女兒,劉裕就想到自己那可憐的妻子,于是,就對她更加寵愛了,可以說,興弟所得的賞賜和她的封号遠遠高于其他兄弟姐妹。

父親稱帝前,興弟嫁給了一位英勇善戰的将軍,并且,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徐湛之。好景不長,這個美滿的家庭卻遭遇了一個巨大的打擊——将軍在沙場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劉裕心疼女兒和外孫的遭遇,便将徐湛之留在自己身邊,當成親孫子一樣照看,并且,下诏書告訴天下人,将外孫封為縣侯,給予他封地和俸祿。

眼看兒子性命不保,母親趕緊拿出來一包破衣服,皇帝放人

劉裕臨終前,特意囑咐新皇帝,一定要敬重長姐,有什麼事情自己拿不定主意就可以和她商量。是以,之後的新帝宋文帝——劉義隆(宋武帝劉裕第三子),隻要又遇到大事,總是要和興弟商量。興弟自小就是千恩萬寵長大的,是以,脾性跟父親一樣有些急躁,一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就要大吵大鬧或者嚎哭叫罵,這讓宋文帝一點辦法都沒有。

不久,彭城王勾結了宮内太監,意圖謀反,自己稱帝。沒想到他們的計劃百密一疏,被宋文帝發現了。經過審訊,皇帝發現興弟的兒子徐湛之和這些謀反的人關系非常好,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他也參與到這件事的謀劃中來,但是,為了保險起見,皇帝還是決定狠心殺死他。

眼看兒子性命不保,母親趕緊拿出來一包破衣服,皇帝放人

興弟聽說了這件事,無法控制自己的怒火,她氣沖沖地揣着自己翻箱倒櫃找出的一個破包袱就進了宮。來到皇帝面前,她也不顧什麼君臣之禮了,上來就把包袱惡狠狠地摔在皇帝腳下,然後,就開始嚎哭,控訴皇帝不該要殺掉自己的兒子。

皇帝滿頭霧水,他打開包袱一看,原來是一件滿是更新檔的破衣裳。興弟哭着說:“先帝出身貧寒,早先多虧了自己母親的扶持照顧,這才能有這番偉業,皇帝如今有這樣富貴的日子可以享用,難道不是托了我母親的福嗎?稍微得意了幾日就想殺掉自己的兒子,可真是太忘本了!”

聽完長姐的話,皇帝瞬間後悔了,他也哭了起來,趕緊讓人把徐湛之放出來,如此,兒子逃過一劫。

眼看兒子性命不保,母親趕緊拿出來一包破衣服,皇帝放人

這時候,興弟又“得寸進尺”地想要營救自己的弟弟彭城王。一次宮宴上,興弟一邊痛哭一邊連着向皇帝跪了兩次,皇帝摸不着頭腦,連忙扶起她。興弟這個時候就叫着彭城王的小名哭道:“他年齡也不小了,犯了錯你也不會再縱着他。但是,大家都是一家人,希望你能從輕處置,至少不要殺了他。”

姐姐實在是哭得太厲害了,皇帝于心不忍,就發誓說放過彭城王。随後,他将自己喝剩下的酒送給了彭城王,并且,給他寫信,說:“是姐姐在喝酒時想到了你,是以,将喝剩下的酒寄送給你。”

衆所周知,南北朝時期的朝政民生都十分混亂。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和諸侯們之間的信任度普遍不高,皇室内部經常内鬥,就算是比較有人情味的劉宋皇族也不例外。而之是以前期沒有出過什麼大簍子,有一部分也算是興弟的功勞。她因為輩分較高,深受父親寵愛,是以,成了兄弟間的和事佬,使他們最終沒有興風作浪地鬥起來,維持了政權的相對穩定。

眼看兒子性命不保,母親趕緊拿出來一包破衣服,皇帝放人

宋文帝治下,百姓安泰,國力強盛,這其中不得不說也有興弟的一份功勞在。他在位期間繼續實行劉裕的治國方略,在東晉義熙土斷的基礎上清理戶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債”,又實行勸學、興農、招賢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社會生産有所發展,經濟文化日趨繁榮,由是“三十年間,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歲賦。晨出暮歸,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無苟得。家給人足,即事雖難,轉死溝渠,于時可免。凡百戶之鄉,有市之邑,謠舞蹈,觸處成群,蓋宋世之極盛也”,史稱:元嘉之治。

然而,當興弟也追随其父親而去後,劉宋皇室徹底陷入了劇烈的内鬥之中,同根相殘這種事再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元嘉三十年,劉義隆被太子劉劭弑殺,時年四十七歲,谥号文皇帝,廟号太祖。以至于後來,因為皇室的互相屠殺而讓别人有了可乘之機,最終,取代了劉氏的天下。可見,統治階級内部的穩定決定了整個政權的走向,其中的“潤滑劑”一消失,那麼,離滅亡就不遠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