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愛卡汽車試駕原創]

  自打我記事開始,日系車便是混合動力的代名詞。20多年來,以豐田為首的日系品牌披荊斬棘,在混動市場建立起絕對統治力。歐美品牌曾嘗試打破這種局面,最終卻落得個灰溜溜收場,隻好硬着頭皮鑽研純電技術。回頭看看,産品力不足是後來者敗北的根本原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日系一家獨大的局面在2021年迎來終結,而破局者正是中國品牌。前有“某迪”橫掃插電混動(PHEV)市場,後有一票油電混動(HEV)排隊上市。日系的好日子到頭了?試完吉利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我反倒覺得,華系和日系都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區。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2021年是中國品牌的“DHT元年”。過去一年裡,許多中國品牌推出了自己的DHT混動專屬架構。它們普遍取得了喜人的油耗表現,卻鮮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混動架構。沒成想,在2021年的最後幾天裡,我試到了自主DHT混動中最有想法的一款。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初見新車,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那串長長的名字。或許是為了增強DHT技術的存在感,又或許是為了突出HEV身份,吉利為它加了個複雜的字尾——雷神Hi·X油電混動版。我猜,人們很難記住這串長長的中英文混合體,甚至未來的車主們也不例外。但我同時相信,“雷神混動”有朝一日會變得朗朗上口,成為這項技術的坊間稱呼。為友善閱讀,下文中筆者将使用“星越L混動版”的簡稱。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作為DHT混動專屬架構,雷神智擎Hi·X采用功率分流式(power-split)設計,與曾經的P2或P2.5劃清了界限。雷神智擎Hi·X分為1擋DHT和3擋DHT Pro兩種構型,星越L混動版搭載的是後者。DHT Pro配有兩套雙行星齒輪組,并借助操縱元件(離合器)實作了3擋速比調節。簡單了解,DHT Pro大緻相當于在第一代豐田THS基礎上增加了3AT變速箱,進而适應更多元、更複雜的用車場景。在文章第二頁,我們将對這套混動系統進行詳細解讀。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與大部分功率分流式HEV一樣,星越L混動版沒有刻意突出動力表現,而是努力尋求性能與油耗的平衡。星越L混動版搭載1.5T直列三缸發動機和兩台電機,并通過3擋DHT Pro變速箱進行了動力整合。在發動機和電動機和配合下,綜合最大功率達到了180kW(245馬力),綜合最大扭矩為540Nm。參考官方資料,星越L混動版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7.9秒,看齊2.0T燃油低功版。與此同時,NEDC綜合平均油耗低至4.3L/100km。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行駛過程中,1.5T發動機沒什麼存在感,方向盤、地闆、座椅、扶手等部件的振動控制非常出色。在20km/h以下,系統傾向于采用純電驅動,這不僅有利于平順性,還可提升燃油經濟性。走走停停工況下,星越L混動版與純電動車幾乎沒有差別,駕駛感受非常順滑。

  然而,星越L混動版畢竟隻是一台HEV,其動力電池(三元锂)容量僅為1.8kWh,難以滿足長距離純電驅動。當SOC過低時,發動機果斷啟動,為動力電池充電。假如怠速狀态下發動機啟動,方向盤上會傳來輕微抖動,降低了品質感。三缸是罪魁禍首?請不要想當然地“甩鍋”。通過調整方向盤配重塊設計,上述問題理論上可以得到解決。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星越L混動版提供經濟、舒适、運動、電動、雪地和智能等駕駛模式,每種模式擁有不同的混動政策和駕駛感受。整體來看,油門響應比較輕快,日常駕駛有種“跟腳”的感覺。經濟模式下,油門初段會變得比較含蓄,但不存在明顯的響應滞後。電動模式聽起來像是豐田THS或本田i-MMD的EV模式,但事實并非如此。電動模式隻是傾向于使用電機驅動,提升平順性和響應性。SOC較低時,發動機會通過P1電機發電,間接為P2電機提供支援,實作“曲線救國”。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刹車腳感充滿了電氣化風格。踏闆力調增值(jump-in)偏高,最初一段行程需要刻意用力踩。繼續深踩,踏闆力爬升又不夠明顯,腳下稍微多用些力,踏闆行程就會明顯增加。右腳需要小心翼翼地施加壓力,才能平穩地減速。許多混動車型有着相似的做派,但作為一款2021款的新車,星越L混動版有理由做得更好。

  油耗方面,3擋DHT Pro實際表顯如何?經過約55km的油耗測試,星越L混動版交出了5.2L/100km的油耗成績單(表顯資料)。油耗測試全程使用經濟模式,終點海拔略高于起點海拔。測試期間,平均車速為36km/h,氣溫約為15℃。由于車内體感悶熱,我們将空調設定為22℃ AUTO,此時壓縮機處于開啟狀态,對油耗有負面影響。由于新車内飾仍處于保密階段,是以我們無法分享儀表實拍圖,敬請諒解。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底盤表現依舊出色,舒适性達到了越級水準。底盤保留了适度的路感,但大小颠簸都能得到明顯柔化,粗糙感被削弱了一大半。面對減速帶或大坑,懸挂很少出現生硬的限位撞擊,給人感覺非常柔韌。在正常駕駛節奏下,側傾控制也相當不錯,行車氛圍足夠安穩。隻可惜,轉向手感有些“空靈”,幾乎無法提供路面回報,給人一種虛無缥缈的感覺。

駕駛 | 有驚喜也有遺憾

  關于雷神智擎Hi·X,江湖上曾有多種傳言。有人說,豐田開放THS核心專利,為吉利DHT Pro創造了更大的發揮餘地。因為THS的極度強勢,人們似乎将它與功率分流式(PS)架構畫上了等号。事實上,還有不少車企采用了PS架構,例如通用(沃藍達)、福特(蒙迪歐Energi)。至于吉利,DHT Pro早在2018年8月便申請了發明專利,開發起點更是遠早于此。而吉利與豐田就THS專利開展合作,則是2019年以後的事情。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豐田THS II是一套标準的功率分流裝置。在雙電機的調節下,變速箱傳動比連續可變,這正是電子無級變速箱(E-CVT)名稱的由來。正因如此,THS II開起來就像CVT一樣順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電機可提供精準的扭矩補償)。吉利DHT Pro同樣采用PS架構,但在傳動比連續可變的基礎上,增加了3擋變速機構。理論上,DHT Pro可以适應更複雜的交通場景,将發動機“鎖”在高效區間。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吉利DHT Pro和豐田Multistage THS擁有相似的設計理念和驅動功能,但機械結構完全不同。Multistage THS是一套縱置混動系統,需要嚴格控制徑向尺寸,無需特别關注軸向尺寸。DHT Pro則是一套橫置混動系統,需嚴格限制軸向尺寸,對徑向尺寸容忍度較高。此外,Multistage THS擁有三組行星排,以此實作“附加4AT”。DHT Pro的“3AT”則是兩組行星排互相配合的結果,結構相對簡單,也更容易做得緊湊。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靜态部分,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暫時還處于保密階段,能夠對外釋出的隻有官圖。試駕車輛披着僞裝貼紙,主要遮擋部位為進氣格栅、車标和保險杠。結合官圖來看,上述細節正是混動版的主要變化點。在筆者看來,發光車标和發光格栅最引人注目。當然,官圖隻能作為參考,效果好不好還要看實車。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至于内飾、空間和智能化體驗,各位讀者大可參考燃油版的表現。整體來看,出色的内飾質感和大五座設計為星越L燃油版加分不少。今年早些時候,我的同僚對星越L燃油版進行了詳細體驗,各位卡友可點選下圖連結,了解該車的具體表現。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試吉利星越L混動版 3個擋 4個油 5個座

  編輯點評:

  許久以前,人們說世上有兩種混動,一種是豐田THS,另一種是其他。後來,本田i-MMD打破壟斷,成為了第三種混動。專利客觀上形成了技術壁壘,卻也是後來者的創新動力。令人欣慰的是,中國品牌DHT已進入良性發展軌道,形成了百家争鳴、百花齊放的局面。這就像地球不隻有兩極,而是一個多元的組合體。

  回到産品本身,星越L雷神Hi·X油電混動版做到了差異化。用功率分流架構整合動力,用兩套行星齒輪組調整傳動比,DHT Pro做到了“兩手抓”。面對國内複雜的交通環境,DHT Pro兼顧了油耗表現和動力性能。在行星系統本不擅長的NVH方面,新車也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就試裝車的表現來看,星越L混動版為雷神智擎Hi·X開了個好頭。假如商品車能夠對換擋平順性、刹車腳感等細節加以優化,日系競品想來會感受到不小的壓力。

精彩内容回顧:

自主品牌厚積薄發 DHT混動技術面面觀

極緻平順的秘密 解析豐田THS混動變速箱

試吉利星越L 2.0TD高功版 CMA架構yyds

技術 | 與豐田有何差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