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李耀文将軍在《人民日報》等多家新聞機關刊播消息,想尋找到一位叫雷保森的抗美援朝特等功臣。
報紙發出後,河南招待所的一位清潔工開始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他的身上有數不清的傷痕,還有子彈留在身體内,他自己隻說是從部隊上退下來的,其他什麼也沒有說過。
最終經過确認,這位為别人端茶倒水兩年多的清潔工就是李耀文将軍要找的那位,曾經是26軍78師234團9連4班班長的雷保森。

李耀文
雷保森,1923年出生在山東省考城縣,如今是河南省蘭考縣,雷保森1歲時,一個大地主家的兒子糟蹋了雷保森的姑姑,雷保森的父親盛怒之下砍死了那個大地主的兒子。全家人是以收拾東西,開始了奔逃。
雷保森的父母帶着雷保森姐弟三人來到了駐馬店市上蔡縣,投奔他的姨母家。但世道艱難,姨母家也并不好過,雷保森全家人住在城南關的一個破廟之中,雷保森的父親為别人擔水維持生計。
雷保森五歲時,父親因病逝世,雷保森的母親隻能将兩個女兒賣給别人當了童養媳,雷保森和母親相依為命在破廟裡生活,一年後母親也逝世。
雷保森成了孤兒,好在8歲那年經人介紹,雷保森被一家姓雷的農戶收養,改姓了雷。雷家人雖然收養了他,但雷保森仍然是在13歲時,開始為地主家打長工。
17歲時雷保森和同村的夥伴商量,走出了小村莊來到了鄭州,雷保森卻與兩個夥伴走散,為了生活,他幫一家姓侯的人照看果園,有時還到飯館幫忙,在飯館時他結識了一位“掌鞋人”,此人教會了他很多道理,讓他明白了為什麼窮人總受到壓迫,而這位“掌鞋人”就是我黨的從業人員,經過他的介紹,雷保森來到了山東萊蕪,參加了我軍。
解放戰争期間,他奮勇殺敵,屢立戰功。
戰場揚名
1950年,抗美援朝戰争爆發後,雷保森跟随部隊參加了抗美援朝戰争,1951年3月,雷保森奉命帶領9個戰士在七峰山下的299高地打阻擊,高地地形狹長,鐵路和公路都從高地的西坡經過,這條路是美軍機械化部隊進攻七峰山,必須要走的路。雷保森戰鬥前發揮了戰士們的智慧,做足了充分準備,隻等美軍來。但這一等就從24日等到了27日的早上,仍然沒看見美軍的蹤影。手下的戰士有點沉不住氣了,但雷保森卻讓大家靜等,他相信上級的判斷。
等到了下午2點,美軍終于出現在了他們的視野之中,有十二輛坦克和一輛吉普車,雷保森讓隊友們都掩藏好,等待敵人進入伏擊圈,他下令發起了攻擊,指令戰士們用火箭彈攻擊第一輛坦克,而後面的坦克沒刹住,一輛跟着一輛挨得很緊,陣地南響起了機槍聲,壓制住了敵人的步兵,此後的雷保森帶領戰士們出擊,提着反坦克手雷扔出,消滅敵人的坦克,經過浴血奮戰,雷保森和隊友們創造了炸毀11輛坦克和一輛吉普車的戰績,零傷亡,創造了中國軍隊的步兵班反坦克戰鬥的最高紀錄。
78師很快就開始上報戰績,志願軍總部決定授予雷保森“一級戰鬥英雄”稱号,但雷寶森并沒看到,此時的他在增援六班的防禦陣地,雷保森在掩護隊友撤退後,身負重傷,為了不當俘虜,他選擇了跳下懸崖。戰後,雷保森所在的連隊認為他必死無疑,為他開了追悼會。甚至連雷保森跳時都抱着必死的心态,但上天眷顧,雷保森被兩個北韓老鄉救起,送到醫院,後又回國治療,得以生還。
打掃戰場時,雷保森的屍體沒發現,志願軍回國後,表彰功勳時,李耀文将軍想到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雷保森,突然又燃起了一絲希望,覺得雷保森仍有可能活着,這個想法在他腦中萦繞,最終讓李耀文将軍刊登了尋人啟事,找到了雷保森。
為祖國發光發熱
雷保森之後在1957年,參加國慶觀禮,不喜歡特殊的彭總在家宴請了雷保森,偉人在辦公室接見了雷保森,第一句就是沒想到你還活着。偉人了解了他炸坦克的經過,還與他合影留念,請他在家中與其他抗美援朝英雄吃了飯。
之後雷保森重返過一段時間部隊,但身上所受的病痛不斷地折磨他,雷保森在1963年退役了。
雷保森回到上蔡後,不顧身上病痛,到各地作報告,宣傳人民軍隊的光榮事迹,繼續發揮着自己的光和熱。
2009年3月9日,雷保森因病逝世,享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