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步走”推進,衆車企入局,共享換電時代來臨?

“三步走”推進,衆車企入局,共享換電時代來臨?

随着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上升,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需求量也在同步增加。自2008年起,我國就已經開始在純電動客車領域開展換電模式的推廣,但受限于當時政策環境、技術水準、成本因素和市場規模,換電模式并沒有得到大規模應用。

為更好地推動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12月20 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充電聯盟)《電動乘用車共享換電站建設規範》系列團體标準正式釋出。

該系列團體标準的出台不僅對電動乘用車共享換電站的關鍵核心部件、技術要求和通用流程進行了詳細規範,還對快換裝置、通信協定、鎖止機構、資料管理、試驗規則和安全防護等進行了分類、規範和要求。

共享換電技術“三步走”

近年來,随着換電技術進步、換電站建設成本降低、換電标準不斷完善,以北汽新能源、蔚來汽車、奧動新能源等為代表的企業開始加大換電模式的研究和推廣。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資訊部主任仝宗旗認為:充電效率高、時間成本少,這些優點使得換電模式成為新能源汽車補充電量的上佳選擇。

但受限于跨品牌、多車型、換電平台和裝置技術、換電電池包通信協定、電連接配接器技術、液冷連接配接器技術、電池包技術、換電機構技術、資料安全管理預警分析等技術的通用性,一座換電站隻能服務于單一車輛品牌甚至單一車型,進而導緻日益增大的建站需求和土地、電力資源有限的沖突進一步凸顯。

而《電動乘用車共享換電站建設規範》系列團體标準的釋出,能更好的推動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

在該标準中,将按照“三步走”的方式來向市場推廣共享換電技術。第一步,除電池包形狀、尺寸,接口結構、通訊協定,電連接配接器,水冷管路接口外,共享換電站将在實作土地、電力、水、安防、資料、充電、基建等基礎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同步實作機械鎖止機構解鎖、更換平台,搬運裝置,安全防護設施,車輛識别系統,電池包存放貨架,電力系統,充電機,資料分析系統的共享。其中,包括利用雲平台實作互聯互通和智能識别;

第二步,随着參與換電模式的企業數量的逐漸壯大,共享換電站将在實作通訊協定,電連接配接器等共享的基礎上,進一步實作車型平台的共享;

第三步,最終共享換電站将實作電池包平台和電池子產品的共享。

标準中表示,希望通過為行業提供共享換電站的統一技術要求,最終能夠促成換電模式成為電動汽車能量補給市場的主動選擇。業内觀點也認為,共享換電的意義在于集中管理動力電池,為動力電池構築起一個體系。該體系包含生産、裝配、充電、維修、監測,還有最難解決的動力電池回收問題,最終實作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

共享換電模式将成主流

其實,當下的充電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的補能需求,而換電模式有着明顯的優勢,既符合推動電動汽車模式創新的要求,又能解決電動汽車在普及過程中的難點問題,發展空間巨大。

資料顯示,我國現存換電相關企業6.75萬家,其中2019年新增3710家,同比增長27.98%;2020年新增1.66萬家,同比增長348.71%。今年前10月,新增3.36萬家,同比增長184.83%。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換電市場規模僅為382億元,預計到2030年,換電市場規模将達到10356億。根據中航證券的保守預計,2025年我國換電站保有量在2萬座以上。

中航證券指出,随着換電模式逐漸被認可,已有多家企業開展換電模式的研發及布局。目前,東風、蔚來、奧動、北汽、長安、上汽、吉利等企業紛紛切入換電賽道。蔚來宣布将在2025年底,于全球範圍内布局超過4000座換電站;奧動新能源表示5年内要完成10000座換電站建設目标。吉利集團今年計劃在重慶建設完成35座換電站,截至目前,吉利在全國簽約的換電站已超過1000座。

雖然換電模式成了行業的發展趨勢,但也有業内人士表示表達了不同觀點:“共享換電的目标是緻力于推進電池規格和标準的統一,進一步擴大換電站的覆寫率,但從短期來看,共享換電的普及效率有限。因為在電池研發方面,有些車企投入了上億元資金,積累了獨家專利技術,對于這些車企而言,電池技術将會為其帶來差異化的競争優勢,進而利好車型的銷售。如果要衆多車企協同投入到共享換電的模式當中,無異于要犧牲掉一些企業的領先優勢。”

“紛繁複雜的車型出現,正是因為人類一直在追求個性化,隻要有個性化需求存在,就不可能在根本上形成所謂完全的統一性。”對于業内人士的觀點,仝宗旗也指出:“要實作所有車型完全統一也不現實,如果能夠集約為兩三種主要模式,也是一種資源節約。”此外,仝宗旗也表示,團體标準起到的是參考作用,不具有強制性。

雖然對于共享換電模式業内有不同的觀點,但對于消費者來而言,換電将大大降低新能源汽車的售價,緩解續航焦慮,并且能提升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年限。而國家對于換電政策支援的終極目的,也是降低新能源汽車的購買門檻,解決當下的能源焦慮。

去年7月,工信部表示:将維續大力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鼓勵企業根據适用場景研發換電模式車型,支援像北京、海南等地方開展試點進行推廣。此後,安徽、雲南、上海、海南和河南政府相繼推出換電站建設規劃。

此次,吉利、北汽,換電第三方營運商奧動新能源和伯坦科技,以及電池制造商甯德時代等,都在換電國家标準和行業标準制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可以預見的是,标準化将是換電的必然結果,而早入局的換電企業正在變成标準本身。

責任編輯:李延安 主編:于建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