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陸遜之才和姜維之才相比,誰更厲害?

三國名将中,陸遜與姜維,是兩個“完全相反”的人。

無論是戰術風格,還是戰略思維,兩人都如一陰一陽,截然相反。

截然相反的戰術風格姜維的用兵風格,可能是三國名将中最為激進的一個。

他最擅長的戰術是:主動出擊。或是抓住敵人失誤破敵,或是通欺敵、誘敵,創造機會。

255年的洮西之戰,他主動出擊,雍州刺史王經不等援軍會合即出擊,結果,姜維大勝,殺敵萬餘。

263年,諸葛緒據陰平橋頭,斷姜維回援漢中通道。姜維通過佯動,制造出威脅諸葛緒後路的态勢,調動諸葛緒,随後迅速回軍,一舉突破。

這種風格,在面對水準一般的将領時效果很好,但在面對精明對手時,就要吃大虧了。

249年,姜維以聲東擊西之法對付鄧艾:令廖化佯裝蜀軍主力,在白水與鄧艾對峙,自率主力襲擊洮城。

可惜,鄧艾識破其計,提前機動到洮城,姜維敗績。

陸遜之才和姜維之才相比,誰更厲害?

256年,段谷之戰。同樣是面對鄧艾,姜維每每機動,企圖擺脫鄧艾,可惜鄧艾早已料敵于先,姜維計策失敗,段谷一敗,蜀軍“星散離落”。

可以說,姜維用兵,大開大合,非常激進。

相比之下,陸遜的用兵風格就穩重得如山一般。

夷陵之戰,陸遜堅忍待機。

劉備以吳班誘之。東吳一衆經驗豐富得将領都力主出擊,唯陸遜不動如山。

在找到破敵思路後,陸遜對反擊的組織也極為穩重。

他先是發起了試探性反擊。雖然失敗,但陸遜由此确立了大舉反擊的政策。

陸遜之才和姜維之才相比,誰更厲害?

随後,陸遜才發起大舉反擊,一擊即中,大破劉備!

一個是“有機會要上,沒有機會創造機會也要上”,一個是找到方法後,還要小心翼翼試探性進攻後才動手。

兩人的風格,一個如火一般熱烈,一個如冰一般冷靜。

戰略風格:極端冒險與極端保守姜維的大膽,不僅僅表現在戰術上,還表現在關乎國運的戰略規劃上。

姜維北伐,多是在基本上沒有太大機會的情況下強行為之。

結果:有勝有敗。

陸遜之才和姜維之才相比,誰更厲害?

但是,由于多是強行為之,即使曾取得大勝,攻取狄道也守不住。

姜維的冒險精神,不隻是展現在進攻上,即使在不容有失的漢中防務上,他也“聚兵斂谷”,甯可冒失漢中的險,也要追求大舉殲敵。

結果是:賭國運的人,一般下場都不會太好。

相比之下,陸遜的戰略則保守得有些偏執。

陸遜是“限江自保”最堅定的擁護者。

石亭之戰後,朱桓曾提出:趁曹休戰敗之機,長驅直入,攻取壽春,奪取淮南,以制許昌、洛陽,并認為這是萬世一時的機會。

孫權問陸遜,陸遜堅決反對,事罷。

而在孫權試圖要渡海遠征遼東時,陸遜又是堅決反對。

東吳北伐,多以淮南為主要用兵方向,陸遜參與不多,不過,陸遜即使是參與了,也不甚積極,隻是在234年的撤退組織中表現出大将之才。

是以,二人可以說是三國名将中的極端:最冒險與最保守。

後世評價在後世評價中,二人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

陸遜之才和姜維之才相比,誰更厲害?

唐武廟64名将,宋武廟72名将,陸遜父子都赫然在列。

而姜維則從來沒有混入過武廟。

這便是曆代官方對古之名将的評價。

而在後世史家口中,陸遜則得到了一片贊許之辭,幾乎沒有人質疑。

而對姜維,曆代史家的評價則是毀譽各半,甚至毀大于譽。

個人看法個人也認為陸遜勝過姜維。但是,陸遜被過度拔高了。

姜維屢伐中原,耗費國力,确實不佳。

陸遜之才和姜維之才相比,誰更厲害?

尤其是其“聚兵斂谷”之策,拿蜀國的生命線作賭注,更非良策。

但是,陸遜的“限江自保”,雖未耗國力,但不過溫水煮青蛙罷了。

“限江自保”,使東吳的國力未過度損耗,但是,魏吳的實力差距卻仍然不可避免的拉大。

陸遜死後,魏國淮南三叛,淮南叛軍一度引吳軍入壽春,可謂“天下有變”。

可是,面對如此良機,東吳雖然傾注全力,卻絲毫威脅不了司馬家。

當年,關羽發起襄樊之戰時,孫權、呂蒙認為:東吳如出兵徐州,必然能得手。

當時的東吳,還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選擇發展方向。

到淮南三叛時,東吳已經無論如何絲毫啃不動魏國了。

也就是說:陸遜過早的“限江自保”,雖避免了空耗國力,但不過是溫水煮青蛙罷了。

陸遜之才和姜維之才相比,誰更厲害?

如果把三國看成一場即時戰略遊戲的話,魏國不但兵最多,而開局就有10個礦,吳有2個礦,蜀有1個礦。

這種情況下,陸遜過早選擇“限江自保”,等于提前放棄勝機,提前進入“耗時間”模式。

吳蜀在實力上與魏差距大,在發展潛力上差距更大。

面對這種狀況,姜維選擇了快攻。企圖通過主動出擊改善局勢。

是以,姜維當然不能坐等時機,當然是要主動進攻,強力為之。

這種強行為之的仗,本來就不好打。陸遜打這種仗時也沒什麼作為(比如243年的北伐),隻不過,陸遜的慎重,可以使他作過“先為不可勝”,全身而退。

而陸遜“限江自保”,固然可以避免打一些希望渺茫的進攻,儲存國力,但過早“龜縮”,不過是溫水煮青蛙,也非良策。

總的來說,無論從戰績,還是從對所在國貢獻看,陸遜都勝過姜維。

不過,無論對兩位将領,不必過度踩一個捧一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