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之洞一向忠誠,為何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候不進京勤王?原因很複雜

張之洞非常忠誠,但是在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他卻沒有進京勤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張之洞對國家的忠心是不用質疑的,而且忠心并不是外人給張之洞貼上的标簽,這個評價是清政府給予的,清政府曾評價他:公忠體國,廉政無私。

張之洞一向忠誠,為何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候不進京勤王?原因很複雜

這說明清政府對張之洞信任有加,他沒有勤王絕對不可能是通敵,而是有其他的原因。

很多人都覺得八國聯軍侵華宛如世界末日,但張之洞知道列強的主要目的是劫掠,而不是颠覆清政府的統治,即使慈禧不逃跑,估計列強也不會對其動手。

因為他們還需要清政府當作列強在中國的代言人,要是清政府破滅了,列強想要控制群眾的難度會增加無數倍,張之洞覺得北京這邊不會出現大的問題,是以沒有前去支援。

退一步講,即使張之洞去北京支援,其實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八國聯軍全部都裝備着最精良的火器,清軍面對虎視眈眈的洋人,根本就沒有反抗之力。他們與其說是支援,不如說是送死。張之洞有大局觀,他不排斥犧牲,但是他不希望士兵們白白送死。

張之洞一向忠誠,為何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候不進京勤王?原因很複雜

接着,實際上,上海的局勢甚至要比北京更加惡劣,因為當時列強的艦船已經是陳兵海上了,如果這時候張之洞等人離開,那麼列強的艦隊完全有機會直接登入,之後長驅直入,深入内陸。

若這種情況真的發生,那麼中國的處境一定會非常危險,是以張之洞也不敢随意調兵遣将。

換句話說,面對八國聯軍侵華,張之洞選擇漠視,清政府最多是受到損失,可如果張之洞選擇抵抗,那麼清政府會有滅亡的危險。兩害相權取其輕,張之洞的決策是可以了解的。

張之洞一向忠誠,為何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候不進京勤王?原因很複雜

除此之外,張之洞雖然忠誠,但他并不是愚忠,他是忠誠有道。慈禧曾讓張之洞回京,但是張之洞表示自己不會這樣做,因為他要坐鎮東南,即坐擁東南,死不奉诏。

通過張之洞的回複,相信大家已經感覺出來了,他對慈禧其實是頗有微詞的。張之洞是非常忠誠的,這毋庸置疑,但是他更忠于清政府,而不是忠于某個人。在他看來,從國家考慮考慮,守衛東南要比保護慈禧更加重要。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應該十分佩服張之洞,因為他敢直接拒絕慈禧。

但其實他的底氣更多是來自于榮祿的密信。榮祿在密信中提到:對北京的谕旨不必繼續予以重視。

榮祿和慈禧都是他的上司,雖然榮祿的權利不及慈禧,但如果慈禧真的秋後算賬的話,張之洞也有搪塞的理由,畢竟張之洞面對的是兩份截然相反的指令,無論他怎麼選都是可以了解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