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古代大臣朝見皇帝所持笏的曆史演變

我們在觀看古裝的戲劇和影視時,經常見到官員朝見皇帝時手上執着一塊狹長的闆,向皇帝啟奏。不知真相的人還以為是大臣不敢正視皇帝,拿一塊闆擋住視線。

中國古代大臣朝見皇帝所持笏的曆史演變

其實,這塊闆俗稱手闆,它的作用是用來指畫和記錄簡短的記事摘要,以備自己不會忘記。因為大臣見到威嚴的皇帝本身就比較緊張和害怕,時常會不知所雲,手闆的作用就相當于現在的筆記本。又因為它通常是用竹闆來制作,故名之曰笏。《釋名·釋書契》:“笏,忽也,君有教命及所啟白,則書其上,備忽忘也。”

據《禮記·玉藻》記載,古代天子及士大夫皆執笏,但笏的質地根據地位的不同而有差異。天子以珠玉,諸侯以象牙,大夫以竹,士以木。孫希旦《集解》稱:“大夫士飾竹以為笏,不敢與君并用純物也。”但自秦漢以後,笏則專用于臣下,皇帝不用。笏的形狀狹長,大約削去六分之一,頭部漸狹呈圓平形,長度為古尺二尺六寸,闊三寸。

中國古代大臣朝見皇帝所持笏的曆史演變

笏在古代上下貴賤是通用的。《晉書·輿服志》記載:“古代貴賤皆執笏,有事則搢之于腰帶。”所謂“缙紳之士”意即是指搢笏在腰帶上以備用,若有事則在笏上記錄,相當于現代外出時拿筆記本記東西一樣。古代皇帝的左右,有左右史,記天子的起居行動和說話内容,執筆書寫。到了秦漢以後,通常由執掌記事的尚書郎或八座尚書書寫皇帝口敕内容于笏。五品以上官用象笏,六品以下官竹木兼用。所寫的筆綴在笏頭上,不用時置于紫囊,即放在盛放笏闆的紫色的袋子裡面,防止墨水弄髒衣服。

中國古代大臣朝見皇帝所持笏的曆史演變

《南齊志》曰:“百官執手闆,尚書令、仆、尚書,手闆頭複有白筆,以紫皮裹之,名曰‘笏’。漢末仲長統謂百司皆宜執之。其肩上紫袷囊,名曰‘契囊’,世呼為‘紫荷’。”

《隋志》曰:“尚書令、仆射、尚書……朝服……紫荷,執笏。”“紫荷者,以紫生為袷囊,綴之服外加于左肩……《趙充國傳》:張子孺持囊簪筆。”張晏雲:“囊,契囊也。近臣負囊簪筆,以備顧問,有所記也。”又“尚書錄令、仆射、吏部尚書手闆頭複有白筆,以紫皮裹之,名曰笏。朝服綴紫荷,錄、令左仆射左荷;右仆射、吏部尚書右荷。”

《南史》卷四十九《劉杳傳》載劉杳學問辯博,“周捨又問杳尚書著紫荷橐,相傳雲:‘契囊’竟何所出?杳曰:《張安世傳》雲:‘持橐簪筆,事孝武數十年。’韋昭、張晏注并曰:‘橐,囊也,簪筆以待顧問。’”意思是說:橐即是囊。紫荷橐的用途是“簪筆以待顧問”。事畢,置契闆于囊内。尚書是皇帝親近大臣,帝王言行須随時有所記錄,故有此服飾。這時禮制衣服還沒有與實際使用相脫節。但是到了唐、宋時代,《禮儀志》及《輿服志》中均已不見左右仆射、尚書著紫荷囊,有的隻是著紫金魚袋,已經沒有了實際作用,隻是作為辨別官員地位品階的裝飾罷了。

中國古代大臣朝見皇帝所持笏的曆史演變

唐書記載:有個名門世家其一門中有許多人都在朝廷做官。每當家庭宴會時,各人所帶的笏置滿在床中。《舊唐書·張九齡傳》雲:“笏囊,自九齡始。”其實,晉宋以來,八座尚書即已用紫囊盛笏。《明皇雜錄》記載:“故事皆搢笏于帶,然後乘馬。宰相張九齡因身體衰弱,因設笏囊,使人持之馬前,以為常制。”又《酉陽雜俎》載:玄宗晚年的宰相陳希烈“不便搢笏騎馬,以帛囊之,令左右持之。”可見當時用笏之盛行。

笏在行用時漸漸地與實際政治生活脫節了。自五代、宋以後,由于紙筆的改進和書寫的便利,笏的記事作用也漸次喪失。但它仍保留着一種陳設。這無非是表示臣下對皇帝的敬重,低頭面對着笏,不敢正視巍巍高坐的至尊皇帝而已。是以執笏成為禮制,成為臣向君緻敬的一種工具。

中國古代大臣朝見皇帝所持笏的曆史演變

總之,笏始于古代,用于記事備忘,書寫于狹長竹木上的名物,上下通用。自皇帝制度産生後,對皇帝的記言、記事由侍從的尚書郎及八座尚書置筆笏頭上為記事所用。但漸已成文飾,笏由插在紳帶上漸次用紫紗囊或紫皮囊盛置,還有宰相大臣行走時貪圖友善,且以紫囊置笏,使侍從捧着。到了五代、宋以後,笏隻是用于禮制上的一種典故,前期記事的作用消失了。到了清代,幹脆下指令廢止不用,而笏也就成為曆史的古董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