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魯迅去世後被蘇雪林辱罵幾十年——能醫心理變态者,唯有愛情

為何魯迅去世後被蘇雪林辱罵幾十年——能醫心理變态者,唯有愛情

魯迅罵功無敵,與同時期的文人翻臉交惡,指着鼻子對罵的事情此起彼伏。但是魯迅與這些人交惡、對罵都是于公,也就是說都是出于政見不合、陣營有别。

這種現象大概是以魯迅成為左翼作家聯盟的旗手為分水嶺。魯迅思想轉左,胡适、陳西滢、梁實秋、林語堂或偏改良,或失望于政治,大家分道揚镳、人心向背在所難免。

而蘇雪林早期雖然在文學上是魯迅的小迷妹,但是骨子裡卻是胡适、周作人派的。在政治立場還沒有泾渭分明的時候,蘇雪林對魯迅的崇拜是發自内心的,沒有疑問的。

即使兩派明顯對立,魯迅在世時,蘇雪林也未曾批評過他,這大抵是和她本身就是個政治思想并不尖銳的女性作家有關。反而是到了魯迅去世,那些曾經的對手紛紛放下了,蘇雪林卻開始了長達半輩子對魯迅的批判。

也許是對魯迅罵功的忌諱,到他死了才敢表達,這種行為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都是欠妥的,但蘇雪林卻樂此不疲,即使她的老師胡适對她這種行為也看不下去,作了規勸。

為何魯迅去世後被蘇雪林辱罵幾十年——能醫心理變态者,唯有愛情

蘇雪林自己說,是在某次見面會上,她跟魯迅握手時被魯迅拒絕,因為感覺被怠慢而怒由心生。然而這件事情幾年之後,她還曾經在報刊上寫過《阿Q正傳》的讀後感,是以這隻不過是蘇雪林心中的一根刺,被她自己拿來作為自己怨恨的起因罷了。

人死仇消,蘇雪林會因為這一件小事而罵了半輩子?

也許她自己都不清楚為什麼要這麼做。

人們實在找不出值得這麼做的原因,并且她也确實是罵了半輩子。

那麼我們隻能認為這個人——很變态。

而究其心裡産生變态的原因,無非就是婚姻與愛情。蘇雪林和民國時期大多數名人一樣,是沖破家庭追求自由走向廣闊世界的,她也在留學期間找到了自己的愛情,卻迫于壓力回國成親,是包辦婚姻的受害者。而她的丈夫雖然也是門當戶對的留學生,卻是典型的理工直男,與蘇雪林的文藝範格格不入。

短暫的共同生活後,蘇雪林出走他鄉,并與姐姐一起生活,直到終老。并且再無婚姻,也沒有新的戀情。這很不正常。

為何魯迅去世後被蘇雪林辱罵幾十年——能醫心理變态者,唯有愛情

其實,魯迅與蘇雪林有着同樣的經曆。魯迅老家也有一個原配的朱安,但兩個人的處理方法有異,魯迅停妻再娶,與許廣平同居,而蘇雪林則保留婚姻之名而獨身自潔。在蘇雪林看來,這不能不是魯迅的污點,或許也有着老女人的嫉妒。

對于魯迅的發難,正是其與姐姐兩個女人共同生活的時期。婚姻失敗後、喪失愛情生活讓蘇雪林産生了心理上變态,是以才有這種外人看不懂的無緣無故地行為。

魯迅沒有那麼大的罪過,蘇雪林也沒有那麼大的仇恨。各種機緣巧合,魯迅隻是很碰巧地成為蘇雪林變态心理發洩的對象。

這種人心的扭曲,外人無法化解,隻有蘇雪林自愈。

蘇雪林終于罷手不再批魯迅,恰在其丈夫死後。她丈夫臨死前最後一句話,就是不要拆掉蘇雪林的舊圍巾。

蘇雪林由此心生懊悔,對丈夫有了新的感情。實際上,愛情在這個長期獨居的女人心裡,複蘇了。同時,對魯迅長期的、惡毒的怨恨也就消除了。

魯迅這個鍋其實背得很冤。

蘇雪林這段時期這種行為就是一種心理上的變态。

治療這種扭曲心理的良藥,唯有愛情。

為何魯迅去世後被蘇雪林辱罵幾十年——能醫心理變态者,唯有愛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