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虎符可調雄兵百萬,為何無人仿制?專家:看清楚這個字,怎麼仿?

古裝電視劇現在特别火,很多朋友們都經常看,古代皇帝每天都擔心的事情是什麼呢?有人起兵造反啊,古往今來,保護國家安全離不開軍事力量,比如剛剛結束的國慶70周年閱兵,中國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們過人的軍事實力,展國威、揚軍威,樹立民族自信心。

虎符可調雄兵百萬,為何無人仿制?專家:看清楚這個字,怎麼仿?

在古代,我們總以為軍事調動的最高權力都掌握在皇帝手中,其實并不然,大家聽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嗎?它最早出現在我國軍事著作《孫子兵法》裡:“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意思是将領遠征在外可以不必等君主的指令再戰。

雖然目的是搶占戰場上的先機,畢竟等皇帝了解完情況後再下指令,傳信人趕路過來,可能我方隊伍已經“玩完”了。但皇帝不是這麼想的,時間一長,他開始擔心大将們起兵造反,于是“虎符”出現了。

虎符可調雄兵百萬,為何無人仿制?專家:看清楚這個字,怎麼仿?

“虎符”,是中國古代調兵的兵符,電視劇裡不是出現過一位大臣急急忙忙拿着虎符沖去大軍軍營裡,和領頭将軍的另一半虎符一“碰”,必須兩者結合,才能調動千軍萬馬,将士們都隻認虎符不認人,你皇帝老子來了,沒有2個虎符,也不能叫動他們,同理,再厲害的将軍,湊不滿虎符,也不能背着皇帝調動大軍。

既然虎符那麼厲害,就算你是個乞丐,湊齊2個虎符,你就能調動兵馬,有機會造反,那是不是可以仿制呢?然而在中國2000多年封建曆史中,竟然沒有一例仿制虎符的事情,是為什麼呢?

虎符可調雄兵百萬,為何無人仿制?專家:看清楚這個字,怎麼仿?

第1點,虎符擁有獨一無二的外觀形狀。在中國曆史中,虎符的形狀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從漢朝開始至隋朝用的是虎符,隋朝時改成麟符,唐高祖為避其祖李虎的名諱,改用魚符或兔符,後來又改用龜符,到了南宋又恢複虎符,可見外形上是一直變換的。

知道是什麼動物不難,但隻有真正見過、摸過虎符,并且有機會仔細觀察的人才知道,虎符的“身上”有許多不規則的凸起,高低不平、大小不一,有點像我們現在鑰匙上的紋路,光看不摸不行,摸了就得全部記住更難,皇帝、将軍能讓你天天摸虎符?

虎符可調雄兵百萬,為何無人仿制?專家:看清楚這個字,怎麼仿?

第2點,文字。秦代虎符上寫有銘文,分布在左右兩側,共有12個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小篆是非常難仿制的,在紙上也許能勉強仿制出來,可虎符上的字基本不可能仿制。

在第1點裡說了,虎符背上有許多不規則凸起,在這樣的虎符上寫字,每一個字結構都得變,還得寫得整齊端正,秦始皇的虎符中間那個“天”字故意向右邊傾斜了點,不認真看誰知道呢?難度實在太大了。

虎符可調雄兵百萬,為何無人仿制?專家:看清楚這個字,怎麼仿?

第3點更加難,增加“信物”。發展到漢代時,要發兵除了對驗虎符,還需要有玺書或诏書,加上信物“節”和“羽檄”,诏書要寫清楚誰調兵,要調兵多少人,調兵的目的,調兵的時間和地點,最後蓋上皇帝的玉玺,簡直就是“動态密碼”,安全系數比随時變化的付款碼高多了。

以上3點的互相結合,哪裡有人還動仿造虎符這個心思,不如另尋出路。這裡提一下,确實也有人“另尋出路”,并且成功了。

虎符可調雄兵百萬,為何無人仿制?專家:看清楚這個字,怎麼仿?

比如漢朝時的七國之亂,唐朝的安史之亂,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虎符不是不管用嗎?七國一團亂,安祿山起兵,趙匡胤帶着心腹造反,根本沒用到虎符,他們早就培養了大量“自己人”,加上并不是所有士兵都隻對皇帝忠心,不跟着他們造反也是死路一條,就從了吧。是以虎符并不是萬能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