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北宋龍泉窯刻花罐

龍泉窯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著名的瓷窯體系,曆史悠久,影響廣大,因其地處浙江龍泉而得名,是宋代六大名窯之一。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北宋龍泉窯刻花梅瓶

龍泉窯創始于三國兩晉時期,于明朝末年逐漸衰敗,是中國曆史上生産瓷器時間最長的瓷窯體系。龍泉窯屬南方青瓷體系,融合南北方技術之長,其燒制的青瓷色清如玉,溫雅可人,遠銷于世界各地,名揚海内外。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北宋龍泉窯雙系盤口瓶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北宋早期龍泉窯執壺

北宋時期的龍泉青瓷,胎骨較厚,胎土淡灰,底足露胎處見赭褐色窯紅,胎微出燒,釉的玻化程度好,釉層透明,釉表光澤很強。裝飾花紋較簡練,常見紋樣有魚紋、蕉葉、金枝、荷花等。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北宋早期龍泉窯淡青釉五管瓶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北宋龍泉窯盅

南宋龍泉青瓷的造型亦形成自已的風格,穩重大方,渾厚淳樸而又不失秀媚,器型豐富多樣,裝飾普遍采用刻花和堆塑法,頗具藝術匠心。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南宋後期龍泉窯把杯

南宋中後期是龍泉窯發展的鼎盛時期,同時也是我國青瓷史上的一個頂峰。北宋政權覆滅後,北方先進的制瓷技藝也随政治經濟中心一起南移,大批能工巧匠“随駕南來”,龍泉窯吸取南北技藝之精華,制瓷技藝日臻成熟完善。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這一時期,龍泉窯突破傳統,創造出被譽為“宋朝民窯巨擘”的粉青、梅子青等佳品,這兩種純淨的青釉極盡青瓷清雅溫婉之美,其色“青翠欲滴,溫潤如玉”,其形端莊秀麗,渾厚清雅,成為傲然于金玉之上、為世人所好的秀麗高貴之珍品,将我國的青瓷技藝推向頂峰。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元龍泉窯荷葉出筋罐

進入到元代,龍泉窯的生産規模得到進一步發展和擴大,元代瓷器的出口産量急劇增長,龍泉窯也逐漸轉變為以民用和出口為主的生産模式。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元龍泉窯瓷塑像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元龍泉窯神龛

相對于南宋瓷器的溫婉精緻,元代瓷器受元人大氣粗犷的審美影響,較為渾厚豪放,體型高大。元代的龍泉窯仍然處于鼎盛階段,這一時期,龍泉窯的瓷器胎質厚重,色澤也不如南宋時期那般溫潤如玉,但發展出豐富多彩的裝飾工藝和紋飾圖案,裝飾手法多種多樣,有刻、劃、印、貼、塑等,以劃花為主,花紋粗略,線條奔放,紋飾以雲龍、飛凰、雙魚、八仙、八卦、牡丹、荷葉等為多見。此外,還大量出現漢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銘。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元龍泉窯刻花玉壺春瓶

此時,已開始批量生産一些大型瓷器,銷往民間及海外。1975年在南韓西南部的新安海底發現一艘元代沉船,共打撈出一萬多件瓷器,其中多達9000多件是龍泉青瓷,可見龍泉窯在元代對外貿易中占主導地位。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明龍泉窯蔥管足鼎式爐

明代龍泉窯延續了元代的渾厚大氣之風,又配以精美絕倫的雕花裝飾,線條優美的花紋融于溫潤的玉色之中,豪放與精細并存,達到了一種全新的藝術高度。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明龍泉窯青瓷爐

十四世紀開始,明朝政府下令實施海禁,青瓷外銷量大幅度下降。龍泉窯隻能以民間通用青瓷為主導,在造型、工藝和色澤上都不及以前那樣精細考究。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清龍泉窯帽筒

到了明末清初時,龍泉窯的瓷器造型粗糙、胎質厚重,也失去了其聞名天下的如玉色澤。至此,曾經名揚海外、絢爛之極的一顆瓷器明星——龍泉窯青瓷開始隕落。

清末民初之時,日本、德國、美國先後有人來龍泉搜集青瓷,其後國内大批古董商紛至沓來,由此引發了龍泉挖掘古窯址和盜掘古墓之風。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明龍泉窯獸足爐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明龍泉窯熏爐

與此同時,龍泉當地研制仿古青瓷之風大盛,一批民間制瓷藝人紛紛加入此行。清光緒、宣統年間,孫坑範祖绐、祖裘兄弟制仿古青瓷名噪一時,至民國初期,縣城廖獻忠(清秀才)仿古制品幾可亂真。

龍泉窯在中國陶瓷史上經曆了興衰沉浮,但以玉比德,以玉喻色的龍泉窯青瓷依然帶給我們無限遐想,曆經近千年的滄桑後,仍給人以淨化心境、沁人心脾的藝術感染力,在感歎之餘更加當年敬佩龍泉窯的鬼斧神工。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龍泉窯瓷器的真僞鑒定

1、釉色鑒定

龍泉窯青瓷的釉色極為豐富,皆濃翠瑩潤,恰似青梅色澤的梅子青;有粉潤如玉,半透明的粉青,還有青中泛黃,釉面光澤較暗的豆青。其青釉釉面滋潤而無浮光,釉汁極少有流淌,釉色精美,呈色穩定,釉面沒有開片。而越窯青瓷釉色較暗,為艾青色;耀州窯的青瓷釉色青黃,缺少純淨滋潤。龍泉窯的釉屬于石灰堿釉,流動性差,有較強的玉質感,在放大鏡下可見大量均勻密布的微小氣泡。一般來講,北宋早期龍泉窯瓷器的釉為淡青色,釉層透明,表面光亮。北宋中晚期龍泉窯瓷器的釉為青中帶黃,釉層薄,并有較多的開片。南宋中晚期龍泉窯瓷器的釉色青翠,極少開片,沒有流釉現象。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2、胎質鑒定

龍泉窯的胎色發灰,胎質缜密,胎體細薄勻實。同時期的耀州窯青瓷的胎則是呈色較深,胎質不及龍泉窯缜密。同時期的越窯青瓷胎色較灰,胎體厚實,胎質較為堅硬。而民用仿品則胎體更為重要。在實際鑒定中隻要用手掂一掂,就可發現越窯、耀州窯和民用仿品的器物手感沉重。在具體的鑒定過程中,要區分龍泉窯各個時期胎的不同特點:北宋早期龍泉窯的胎較為厚重,淘煉不純,但質地堅硬。北宋中晚期龍泉窯瓷器的胎呈灰色或淡灰色,胎壁薄厚勻稱,胎面光潔。南宋前期龍泉窯瓷器的胎壁較厚,胎體中氧化鋁的含量較低。南宋後期龍泉窯瓷器的胎質堅硬細膩,玻化情況良好,胎色白中泛青。而同時期的龍泉黑胎青釉瓷器的胎比曆代龍泉窯瓷器的胎都要薄,胎質細密堅實,多數呈灰黑色,少數呈黃色或磚紅色,胎質松而輕。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3、紋飾鑒定

北宋時以刻劃花為主,南宋前期尚有刻劃花。北宋早期多蓮瓣紋、變形雲紋、水波形堆紋。北宋中晚期則以團花、蓮瓣和纏枝牡丹紋為主。其布局嚴謹。南宋前期以刻花為主,劃花次之,蓖紋越來越少。以雲紋、水波紋、蕉葉紋較為常見。南宋中晚期已無紋飾,以青玉般釉色取勝。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4、造型鑒定

龍泉窯的品種非常豐富,品種之全在宋代各大窯系中位居前列,除日常生活用瓷外,還燒制各種陳設瓷。無論何種器物器型,均古樸穩重,器底與圈足制作規整。特别是一些日常生活用瓷多有弦紋、出筋等。

龍泉窯有宋代民窯的巨擘之譽,蓋因其品質甚佳。在具體的鑒定過程中要嚴格區分北宋和南宋前期的龍泉窯器物與全盛期(南宋中、晚期)器物。一般來講,北宋龍泉窯器物“質頗粗厚”,釉色淡青;南宋前期龍泉窯器物胎體粗重,釉色轉為青黃;南宋中、晚期的龍泉窯器物則薄胎厚釉,以青玉般的釉色取勝。

了解古代龍泉窯瓷器,學習真僞鑒定知識,應該看看這篇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