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時期,山東縱隊下轄5個旅的政委都是誰?誰的軍銜最高?

山東縱隊最早成立于1938年12月,經過五次整編後,于1940年9月八路軍山東縱隊整編為5個旅,約有5萬兵力。前面,本号已經和各位讀者介紹了山東縱隊5個旅旅長的情況,下面就接着和大家說說這山東縱隊5個旅的政委都是誰?誰的軍銜最高?

第1旅的旅長是王建安,而政委叫周赤萍。

抗戰時期,山東縱隊下轄5個旅的政委都是誰?誰的軍銜最高?

周赤萍(1914年-1990年),江西省宜春縣人,1931年參加紅軍,曾任紅4軍班長、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紅3軍團團政治委員,無線電隊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長征。抗戰時期任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4支隊政治部主任,第1縱隊第1支隊政治委員,山東縱隊第1旅政委,魯中軍區政治部主任,山東軍區第3師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

第2旅的旅長是孫繼先,政委先是江華,後是王叙坤。

抗戰時期,山東縱隊下轄5個旅的政委都是誰?誰的軍銜最高?

江華(1907年-1999年),原名虞上聰,湖南江華人,1926年入黨,曾任萍鄉縣委秘書、茶陵縣委書記等職,1928年上井岡山後從事軍隊政治工作,先後擔任紅四軍前委秘書、紅四軍政治部秘書長、紅五軍一師政委、紅六師政委、軍委警衛團政委等職,參加了長征。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江華派往山東,任八路軍山東縱隊政治部主任、山東縱隊2旅政委等職。抗戰勝利後,江華主要在地方工作,先後在東北、浙江和國家機關任職。

江華調任八路軍蘇皖縱隊政委兼司令員後,1941年9月,王叙坤接任山東縱隊第2旅政委。

抗戰時期,山東縱隊下轄5個旅的政委都是誰?誰的軍銜最高?

王叙坤,又名王力生(1914年—1999年),江西省吉安縣人,1930年參加紅軍,曾任紅一軍團第2師6團連政治指導員,第6團政治處敵工幹事,第2師組織科長,4團政委,參加了長征。抗戰全面爆發後,任八路軍115師政治部組織幹事,343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東進抗日挺進縱隊第5支隊政治委員兼魯北支隊支隊長,魯西軍區運河支隊政治委員兼大西軍分區司令員,115師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山東縱隊第4支隊,2旅政治委員等職。抗戰勝利後,奔赴東北戰場,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

第3旅的旅長是許世友,而政委是劉其人。

抗戰時期,山東縱隊下轄5個旅的政委都是誰?誰的軍銜最高?

劉其人(1916年—1974年),山東威海人,1934年入黨,1937年奔赴延安參加紅軍,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他被派往山東發展武裝,開辟新的抗日根據地,先後任沂蒙抗日遊擊隊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教導員、山東縱隊4支隊2團政治部主任、山東縱隊後方政治部主任、路軍山東縱隊3旅政委等職。抗戰勝利後前往東北,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

第4旅的旅長是廖容标,政委叫汪波。

抗戰時期,山東縱隊下轄5個旅的政委都是誰?誰的軍銜最高?

汪波(1913年-1942年),山東台前人,早年從事教育,1936年入黨,後被派遣到東北軍任指導員,“西安事變”後回到延安。全面抗戰開始後,汪波派到山東組建抗日武裝,組織成立了魯中南抗日獨立營,後任八路軍山東抗日遊擊第四支隊獨立團團長、山東縱隊第四支隊三團團長兼政治委員、第四支隊政治部主任等職,1941年山東縱隊第4旅成立後,任政委。1942年6月,日僞八千餘人偷襲泰山根據地,在突圍轉移中英勇犧牲,年僅29歲。

第5旅的旅長是吳克華,政委是高錦純。

抗戰時期,山東縱隊下轄5個旅的政委都是誰?誰的軍銜最高?

高錦純(1912年-1995年),陝西米脂人,1930年入黨,1932年加入西北紅軍,曾任紅26軍第42師騎兵團政委、紅十五軍團直屬騎兵團政委等職。抗日戰争時期,派往山東上司建立膠東抗日根據地,先後任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總指揮、膠東軍政委員會主任、山東人民抗日遊擊第五支隊司令員、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五支隊支隊長、山東縱隊第5旅政委。後又參加了保衛延安、解放大西北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後調離軍隊,先後在新疆、内蒙、甘肅和國家機關任職。

山東縱隊5個旅的政委有六位,一位在抗戰中犧牲,兩位調地方任職,隻有三位在1955年被授予軍銜,二位是少将,最高的軍銜是中将,就是1旅政委周赤萍。

更多精彩文章:

他曾是山東縱隊總指揮,手下的兩位旅長是上将,他為何隻是中将?

八路軍115師進入山東後,整編了7個教導旅,他們的旅長都是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