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自小聰穎絕倫,19歲便中進士,為何朱元璋要令其父帶他回家?

解缙,是明代的大臣,文學家。

此人自小聰穎絕倫,5歲時他父親教他詩文他聽一遍就能記住,7歲時就能寫文章了,10歲一天背誦千言的文章,19歲便中了進士,最後官至翰林學士、内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參 預機要事務等職。

他自小聰穎絕倫,19歲便中進士,為何朱元璋要令其父帶他回家?

解缙怎麼個聰穎法?舉個小例子就可以說明。

朱元璋對解缙的才學非常欣賞,有一天他把解缙召來對他說:“宮中昨夜有喜,你不作詩一首?”

解缙是個聰明人,他立即想到可能有皇子誕生,随即出口一句:

君王昨夜降金龍

不料,朱元璋卻說:“生的是個女孩子呢。”解缙腦筋急轉,立即吟出第二句:

化做嫦娥下九重

哪知朱元璋接着又說:“可惜已經死了。” 解缙不假思索,馬上跟進:

料是世間留不住

這句将皇室的不幸處理成“才下凡又走了或升天了”,妙。

朱元璋最後跟着說一句:“已經把她抛到水裡去了。” 聰明的解缙立馬吟出:

翻身躍入水晶宮

妙!妙!妙!隻有龍種才會這樣,而且最後一句與第一句竟然遙相呼應,天然偶成。

他自小聰穎絕倫,19歲便中進士,為何朱元璋要令其父帶他回家?

如此聰明極頂的解缙卻不被朝臣所接受,因為他太直言不諱了。

有一次他對兵部的僚屬說三道四,說他們玩忽職守,惹得兵部尚書很不高興,上疏皇上朱元璋,誣告解缙,明太祖朱元璋由此也責備解缙“散自怒”并貶他為江西道監察禦史。還有一次寫文章數落禦史袁泰蔑視朝綱,貪贓枉法,陷害忠良之罪。袁泰受到處罰,對此懷恨在心。

他自小聰穎絕倫,19歲便中進士,為何朱元璋要令其父帶他回家?

朱元璋是個愛才的人,特别是像解缙這樣的少年英才,他還是要從保護的角度去曆練他。

從一樁樁得罪朝中大臣的事情看,解缙還是缺少點涵養,必須要修身養性,閉門思過,否則會成為衆臣攻擊的對象。否則,我這個皇上也保不了他。于是,朱元璋隻好召解缙父親進京,對他直說:“大器晚成,若以爾子歸,益令進,後十年來,大用未晚也。”解缙隻好随父回歸吉水。

忘了給大家交代,解缙是江西吉水人,1369年12月6日(洪武二年)生。

在回到吉水的八年裡,解缙也不閑着,他一心研讀古書,校改《元史》,補寫《宋書》,删定《禮記》等,還寫寫詩、作作詞,給我們後人留下不少著作。

明惠帝朱允炆繼位後,解缙出任翰林待诏和内閣首輔(文淵閣大學士)。朱棣奪位登基後,解缙升任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負責修編《永樂大典》。

在家修行了八年的解缙還是沒有改變他直言不諱的脾氣,在永樂三年(1405年),他為立太子的事情得罪了皇次子朱高煦,最後被朱高煦誣告為“無人臣禮”之罪,被朱棣打入死牢。永樂十三年(1415年),被朱棣下令埋入雪地凍死,年僅47歲。随後,他家中财産被抄沒,妻兒宗族都被流放到遼東。

他自小聰穎絕倫,19歲便中進士,為何朱元璋要令其父帶他回家?

幸好後來的兩代大明君王明英宗朱祁鎮、明憲宗朱見深,給解缙及其後人有了一個很好的交代,不但返還罰沒的家産,還給予平反昭雪,恢複官職,贈朝議大夫,谥文毅。

但,大才子解缙早已入土多年,如果有來世,他也早已投胎做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