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5日,太原戰役剛剛結束,19兵團和18兵團就接到了軍委指令,部隊轉隸第一野戰軍建制,迅速由晉入陝,參加解放大西北的作戰。于是,第19兵團從華北軍區成了“一野”轄下的一支勁旅。
第19兵團轄有3個軍,12個師。下面給大家說說這12個師的師長都是誰?結局如何?
一、第63軍(軍長鄭維山、政委王宗槐),下轄第187、188、189師;
第187師的師長是張英輝,他是江西興國人,1930年加入紅軍,土地革命時期最高職務是班長,抗戰時期最高職務是營長,解放戰争開始升為團長、旅長、師長。

第188師師長是宋玉林,江西會昌人,1929年參加紅軍,土地革命時期最高職務是連長,抗戰時期的最高職務是團長,解放戰争中擔任過随營學校校長、旅長、師長。
189師師長是杜瑜華,陝西褒城人,1933年入黨,早年在楊虎城部從事兵運工作,1936年率部起義加入紅軍,抗戰時期任副團長,支隊長等職,解放戰争時,任副旅長,代旅長、師長等職。
這三位師長,後都先後參加抗美援朝,1955年張英輝、宋玉林被授予少将軍銜,杜瑜華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少将。這三位将軍都很高壽,享年分别是87歲、86歲和91歲。
二、第64軍(軍長曾思玉、政委王昭),下轄第190、191、192師和補訓師;
第190師師長是陳信忠,他是江西永新人,1928年參加紅軍,曾任紅軍排長,抗戰後先後任八路軍的連長、營長和團長,解放戰争時期升任團長、旅長、師長。
第191師師長是謝正榮,湖北黃安人,1930年參加紅軍,土地革命時期的最高職務是連長,抗戰時連指導員、營長等職務,解放戰争中升任到第19兵團191師師長。
第192師師長是馬衛華,河北唐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争中擔任的最高職務是團長,解放戰争時,從團長、旅參謀長逐漸升職到192師師長。
補訓師師長叫張封燦,生平事迹不詳。
主力師的這三位師長後來都參加了抗美援朝,1955年都被授予了少将軍銜。1977年謝正榮去世,享年59歲;1985年馬衛華去世,享年66歲;陳信忠1989去世,享年74歲。
三、第65軍(軍長邱蔚、政委王道邦),下轄第193、194、195師、補訓師;
第193師長是鄭三生,江西石城人,1931年參加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任連指導員,抗戰時期升到了團長,解放戰争時期升任師長。
第194師師長是趙文進,他是湖北大悟人,1929年參加紅軍,土地革命時期的最高職務是團長,抗戰時期的最高職務是軍分區司令員,解放戰争中先後任軍分區司令員、旅長、師長等職。
第195師師長是阮平,他是廣西百色人,參加了百色起義,曾任紅軍營長、連長,抗戰時期擔任過晉察冀軍區第四軍分區大隊長、副團長等職,解放戰争中升任旅長、師長。
補訓師副師長是楊世明,他是湖南浏陽人,參加了秋收起義,土地革命時期的最高任職是連指導員,抗戰時期的最高任職是晉察冀軍區冀晉軍區第2軍分區43團政委,解放戰争時期任旅副政委和軍分區司令員。
上述四位師長後都參加了抗美援朝,鄭三生、趙文進、楊世明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阮平被授予大校軍銜。1970年阮平去世,享年55歲;1986年楊世明去世,享年79歲;1990年鄭三位去世,享年74歲;1998年趙文進去世,享年85歲。
四、直屬兵團獨立騎兵第5師。獨立騎兵第5師是由傅作義部直轄第101軍騎兵第4師改編而來的,師長由原師長劉春芳擔任,7月後改編為騎兵第6師。
更多精彩文章:
一野第2兵團有4個軍,他們的參謀長都是誰?後怎麼樣了?
第一野戰軍有五個兵團,司令員都是誰?後都授了什麼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