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曾是紅四方面軍的政委,建國後卻未被封将,晚年結局令人惋惜

生活在當今時代,我們有一個美麗和繁榮的生活環境,但是我們應該知道,今天的祖國能有如此的繁榮和強大,就是因為有無數的英雄前輩在戰場上浴血奮戰。 在幾十年的戰争生活中,一次又一次地擊敗敵人,這才終于建立了我們的新中國。 沒有他們過去的奉獻和犧牲,我們現在将無法享受如此安靜祥和的生活。

但是,對于戰争年代的前輩們來說,每場戰鬥都可能成為他們人生中的轉折點。 就像曾經是紅方面軍總政委的的陳昌浩一樣,他在紅軍時期聲名遠揚,但是抗日戰争爆發後,就沒有了關于他的消息,新中國成立後,他隻是做了副局長,而導緻他人生轉折的主要因素就是領西路軍的失敗。

他曾是紅四方面軍的政委,建國後卻未被封将,晚年結局令人惋惜

陳昌浩,出生于武漢市漢陽縣,畢業于莫斯科中山大學,1930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産黨,曆任共青團鄂豫皖中央分局書記、中共鄂豫皖分局軍委副主席、紅四方面軍政治委員、中央馬列學院副教育長、中央編譯局副局長等職。

1936年10月,紅軍的三支主要力量在甘肅會甯會師勝利,标志着長征一萬裡的勝利,雖然表面上是非常輝煌的,但背後還隐藏了很多問題尚待解決。最初的陝甘甯地區人口稀少,土地貧瘠,總人口隻有40萬。而到達陝北的紅二、四方面軍卻有将近5萬人。憑借陝甘甯的生産能力,很難維持如此龐大的軍隊供應,後勤壓力巨大。

他曾是紅四方面軍的政委,建國後卻未被封将,晚年結局令人惋惜

為了紅軍接下來的生存和發展,中央軍事委員會最終決定放棄奪取甯夏的原計劃,河西部隊組成西路軍。目的是雙重的:首先跨過黃河以西,占領甯夏,在河西建立據點,并從西部進入新疆以建立與蘇聯的通訊管道并獲得蘇聯的物資援助。中央還就此緻電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征詢意見。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召開會議,一緻決定西進,并電告中央。随後,中央電複西路軍:同意西進,并說新疆接濟正在準備中。就這樣,西路軍走上了一條坎坷路。11月11日,中央來電詢問西路軍是否有把握單獨西進接近新疆取得接濟,有意讓西路軍東返。11月12日,西路軍上司回複“我們可以完成任務”。

當時新組建的西路軍共有21800人,陳昌浩任西路軍軍事政治委員會主席并兼任西路軍政治委員,徐向前任西路軍軍事政治委員會副主席兼西路軍總指揮。盡管西線路有2萬多人,但其裝備落後,沒有任何物資來源,盡管它在渡河後殲滅了六千多名敵人,取得了出色的成果,但我軍的損失卻不小。在古浪血戰之後,全軍縮減到一萬五千人,在高台之戰後,整個紅五軍幾乎全軍覆沒,西路軍損失慘重。在接下來幾個月的撤退行動中裡,西路軍剩餘的人員傷亡慘重。最終,隻有幾百人抵達新疆,另外四千人傳回了延安。其餘的人要麼是犧牲要麼就是流亡到西北各地。

他曾是紅四方面軍的政委,建國後卻未被封将,晚年結局令人惋惜

由于途中胃病犯了,陳昌浩與徐向前分開了,此後,陳昌浩人生的軌迹與自己的老搭檔徐向前迥然相異,這恐怕是兩人分手時所無法料到的。來到武漢的第二天,他就來到革命老區湖北英山縣,打算在這兒重舉義旗,建立一支抗日武裝。但當地的反動武裝非常嚣張,陳昌浩感到自己的願望難以實作。此時的陳昌浩思念親人的心情更加強烈,于是給他在漢陽老家的親友寫了一封信,約他們見面。在漢口,與闊别10年的老母和妻兒見過面後,陳昌浩了卻了一樁心事,然後趕赴陝北,當他到達延安時,已經是1937年8月了。作為西路軍的主要上司人,他必須全權負責大小事務,此後一直呆在陝北公立學校任教。 1938年4月,他胃潰瘍複發,向上級提出申請後,他飛往莫斯科接受治療。從此,開始了他長達10多年漂泊異國的生涯。

手術後,他一直住在共産國際療養院,與他一起來莫斯科的長子陳祖澤在共産國際兒童之家接受教育。一年多以後,他的第二個兒子陳祖濤也來到蘇聯,和哥哥一起上學。

他曾是紅四方面軍的政委,建國後卻未被封将,晚年結局令人惋惜

1941年,戰争破壞了他們蘇聯的舒适生活,他首先被運送到後方,然後一年多後被帶到莫斯科,擔任蘇聯人民外交委員會的翻譯。最後,它被調到蘇聯外國文學和民族文化出版社。從1946年起,陳昌浩開始負責新版《俄華詞典》的編譯工作。經過五年的努力,《俄華詞典》于1951年編編譯完成。幾個月後,他的回國請求在中國獲得準許。

1952年,他帶着他的蘇聯妻子和兒子一起回了祖國。離開祖國十幾年的他再次回來卻已經物是人非了,他的戰友和下屬都已經變成戰功赫赫的開國功臣。但是他在蘇聯呆了十多年,卻沒有為抗日和祖國解放事業做出任何貢獻。

他曾是紅四方面軍的政委,建國後卻未被封将,晚年結局令人惋惜

不久後,他等到了任命,擔任馬克思列甯主義學院的副教育長,随後被調任中阿英編譯局副局長,從他多年在蘇聯的經驗來看,這項工作可以說是·非常适合他的。

後來,由于中蘇關系惡化,他與蘇聯妻子分手并最終分居。親戚朋友看着他一個人生活也并不容易,他們就給他介紹了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工作的孟力。孟力也是一位老革命了,她的丈夫幾年前去世,她的兩個女兒還小,他非常喜歡這兩個小女孩。經過一年多的相處,孟力終于決定嫁給他。 1965年7月,40歲的孟力和59歲的陳昌浩正式結婚。

然而他們的幸福生活剛剛開始,便步入一個特殊的年代,他也經曆了磨難,承受不了痛苦的他在1967年7月30日晚上吞下了安眠藥,與世長辭,他當時61歲。 1980年8月20日,即他去世13年後,組織上為他舉行了追悼會。紀念儀式由徐帥主持,有500多人參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