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曾是红四方面军的政委,建国后却未被封将,晚年结局令人惋惜

生活在当今时代,我们有一个美丽和繁荣的生活环境,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今天的祖国能有如此的繁荣和强大,就是因为有无数的英雄前辈在战场上浴血奋战。 在几十年的战争生活中,一次又一次地击败敌人,这才终于建立了我们的新中国。 没有他们过去的奉献和牺牲,我们现在将无法享受如此安静祥和的生活。

但是,对于战争年代的前辈们来说,每场战斗都可能成为他们人生中的转折点。 就像曾经是红方面军总政委的的陈昌浩一样,他在红军时期声名远扬,但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就没有了关于他的消息,新中国成立后,他只是做了副局长,而导致他人生转折的主要因素就是领西路军的失败。

他曾是红四方面军的政委,建国后却未被封将,晚年结局令人惋惜

陈昌浩,出生于武汉市汉阳县,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193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共青团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中共鄂豫皖分局军委副主席、红四方面军政治委员、中央马列学院副教育长、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等职。

1936年10月,红军的三支主要力量在甘肃会宁会师胜利,标志着长征一万里的胜利,虽然表面上是非常辉煌的,但背后还隐藏了很多问题尚待解决。最初的陕甘宁地区人口稀少,土地贫瘠,总人口只有40万。而到达陕北的红二、四方面军却有将近5万人。凭借陕甘宁的生产能力,很难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供应,后勤压力巨大。

他曾是红四方面军的政委,建国后却未被封将,晚年结局令人惋惜

为了红军接下来的生存和发展,中央军事委员会最终决定放弃夺取宁夏的原计划,河西部队组成西路军。目的是双重的:首先跨过黄河以西,占领宁夏,在河西建立据点,并从西部进入新疆以建立与苏联的通讯渠道并获得苏联的物资援助。中央还就此致电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征询意见。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召开会议,一致决定西进,并电告中央。随后,中央电复西路军:同意西进,并说新疆接济正在准备中。就这样,西路军走上了一条坎坷路。11月11日,中央来电询问西路军是否有把握单独西进接近新疆取得接济,有意让西路军东返。11月12日,西路军领导回复“我们可以完成任务”。

当时新组建的西路军共有21800人,陈昌浩任西路军军事政治委员会主席并兼任西路军政治委员,徐向前任西路军军事政治委员会副主席兼西路军总指挥。尽管西线路有2万多人,但其装备落后,没有任何物资来源,尽管它在渡河后歼灭了六千多名敌人,取得了出色的成果,但我军的损失却不小。在古浪血战之后,全军缩减到一万五千人,在高台之战后,整个红五军几乎全军覆没,西路军损失惨重。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撤退行动中里,西路军剩余的人员伤亡惨重。最终,只有几百人抵达新疆,另外四千人返回了延安。其余的人要么是牺牲要么就是流亡到西北各地。

他曾是红四方面军的政委,建国后却未被封将,晚年结局令人惋惜

由于途中胃病犯了,陈昌浩与徐向前分开了,此后,陈昌浩人生的轨迹与自己的老搭档徐向前迥然相异,这恐怕是两人分手时所无法料到的。来到武汉的第二天,他就来到革命老区湖北英山县,打算在这儿重举义旗,建立一支抗日武装。但当地的反动武装非常嚣张,陈昌浩感到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此时的陈昌浩思念亲人的心情更加强烈,于是给他在汉阳老家的亲友写了一封信,约他们见面。在汉口,与阔别10年的老母和妻儿见过面后,陈昌浩了却了一桩心事,然后赶赴陕北,当他到达延安时,已经是1937年8月了。作为西路军的主要领导人,他必须全权负责大小事务,此后一直呆在陕北公立学校任教。 1938年4月,他胃溃疡复发,向上级提出申请后,他飞往莫斯科接受治疗。从此,开始了他长达10多年漂泊异国的生涯。

手术后,他一直住在共产国际疗养院,与他一起来莫斯科的长子陈祖泽在共产国际儿童之家接受教育。一年多以后,他的第二个儿子陈祖涛也来到苏联,和哥哥一起上学。

他曾是红四方面军的政委,建国后却未被封将,晚年结局令人惋惜

1941年,战争破坏了他们苏联的舒适生活,他首先被运送到后方,然后一年多后被带到莫斯科,担任苏联人民外交委员会的翻译。最后,它被调到苏联外国文学和民族文化出版社。从1946年起,陈昌浩开始负责新版《俄华词典》的编译工作。经过五年的努力,《俄华词典》于1951年编编译完成。几个月后,他的回国请求在中国获得批准。

1952年,他带着他的苏联妻子和儿子一起回了祖国。离开祖国十几年的他再次回来却已经物是人非了,他的战友和下属都已经变成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但是他在苏联呆了十多年,却没有为抗日和祖国解放事业做出任何贡献。

他曾是红四方面军的政委,建国后却未被封将,晚年结局令人惋惜

不久后,他等到了任命,担任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的副教育长,随后被调任中阿英编译局副局长,从他多年在苏联的经验来看,这项工作可以说是·非常适合他的。

后来,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他与苏联妻子分手并最终分居。亲戚朋友看着他一个人生活也并不容易,他们就给他介绍了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工作的孟力。孟力也是一位老革命了,她的丈夫几年前去世,她的两个女儿还小,他非常喜欢这两个小女孩。经过一年多的相处,孟力终于决定嫁给他。 1965年7月,40岁的孟力和59岁的陈昌浩正式结婚。

然而他们的幸福生活刚刚开始,便步入一个特殊的年代,他也经历了磨难,承受不了痛苦的他在1967年7月30日晚上吞下了安眠药,与世长辞,他当时61岁。 1980年8月20日,即他去世13年后,组织上为他举行了追悼会。纪念仪式由徐帅主持,有500多人参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