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埔軍校裡的精英,紅軍裡的神秘将領,直到2005年事迹才被人發現

培養革命幹部的黃埔軍校

在整個抗日戰争中,黃埔軍校培養出了大批的愛國将領。雖然不能說黃埔出去的都是精英,但是大多數精英都出自黃埔,像是電視劇《亮劍》裡面李雲龍一樣野路子的畢竟是少數的。

黃埔軍校裡的精英,紅軍裡的神秘将領,直到2005年事迹才被人發現

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最初是孫中山先生借鑒蘇聯模式創辦的中國第一所軍事指揮學校,它的宗旨是"聯俄、聯共、扶助農工",這一理念使得最初時吸收了很多的中共人士前來學習軍事理論和專業知識,在這裡誕生了很多建國初期赫赫有名的大将:葉劍英、陳毅、聶榮臻、徐向前等。

在蔣介石成為校長之後,違背了建校的理念,開始大開殺戒。于是在兩軍抗争過程中,由黃埔軍校培養的人才,發揮了巨大作用。

事實上,不僅是國内人民向往成為黃埔軍校的一員,在當時飽受日本欺壓的南韓也有人十分向往。原名金洪詞的張世傑,就是南韓漢城人,之後成為了紅十四路軍的一員。

外國将領張世傑

說起張世傑,第一印象應該都是南宋時期的愛國将領。雖然同名同姓,但是這位張世傑,作為抗戰時期的英雄,卻是地道地道的外國人。

張世傑從小生活在南韓漢城,因為不滿于日本侵略者的暴虐行徑,想要找到一條拯救祖國的道路。當時的黃埔軍校第三、四期已經開始招收南韓學生,張世傑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就前來中國廣州求學,和他一起的還有24名同伴,他們在校期間大多數都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在他們畢業之後,張世傑被配置設定到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中服役,由于北伐的失敗,張世傑不幸被俘。他被救出後參與了南昌起義,這場起義失敗後,又參加了葉團長組織的廣州起義。至此,張世傑開始在革命前沿奮鬥。

黃埔軍校裡的精英,紅軍裡的神秘将領,直到2005年事迹才被人發現

紅十四軍

張世傑先後在江蘇和上海等地從事地下工作。在1930年,紅十四軍的軍長何坤犧牲,張世傑由于有着豐富的經驗,被派去上司工作。最終,張世傑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時,壯烈犧牲。

抗戰時的無名英雄

張世傑短暫的一生中,奉獻了自己生命給了至高無上的事業。但是,戰争時期的傷亡是慘重的,由于當時通信的不發達,在和張世傑共過事的紅六團和獨立四師的同僚大多死了,也就是張世傑這位英雄消逝在曆史長河中。

黃埔軍校裡的精英,紅軍裡的神秘将領,直到2005年事迹才被人發現

第四野戰軍中的北韓軍隊

像張世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在遠征軍中,在海外戰争中,那些是我們的同胞埋骨他鄉,而張世傑也是為了革命理想,魂歸異鄉。在名氣上,張世傑遠不如他的同鄉金武亭和金勳出名,直到2005年,他的事迹才被人們所發現。

張世傑作為一名南韓人,他在中國的抗戰事迹,也感動着他的家鄉人民,這無疑是兩國友好交流的橋梁。

結語

在抗戰中,有很多像張世傑一樣的無名英雄,正是有了他們的存在,我們才有了現在的安定的生活。永遠的緻敬那些為了革命事業犧牲的英雄們!

參考文獻

《不朽的腳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