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了解更多

“新亭對泣”表示痛心國難而無可奈何的心情。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歎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
1
新亭對泣
西晉末年,中原地區戰亂頻發。晉王朝支撐不住了,不得不放棄半壁河山,南渡長江,遷都到建康(南京),靠偏居一隅來苟延殘喘,史稱東晉。晉室南渡以後,随來的一些官員和士人懷舊之情日益加重。他們每逢晴朗之日,便相約來到郊外長江邊的新亭,坐在芳草地上飲酒寄懷。
一日,正在飲宴中,周顗(yǐ)借着酒勁,遙望長江對岸,不勝悲傷地感歎說:“風景未改,而山河卻變了!”周顗的一句話,正勾起了在座各位官吏的思鄉之情。于是,遙望失土,然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想到不知何日才能光複舊地,都不禁傷痛得流下淚來。隻有丞相王導沒有流淚。看着哀傷不已的同僚,王導怒容滿面,厲聲喝道:“我們應當全力扶佐王室,收複失地,何必像楚囚一樣相對而泣!”
後來,“新亭對泣”這一典故,用來表現河山淪落之痛,或形容隻知悲歎而不知振作的迂腐無能之态。
初寒病中有感
宋 陸遊
楚水楓林霜露新,白頭一叟正吟呻。
牛衣未起王章疾,馬磨何傷許靖貧。
治道本來存簡冊,神州誰與靜煙塵?
新亭對泣猶稀見,況覓夷吾一輩人!
過渑池書事
唐 吳融
渑池城郭半遺基,無限春愁挂落晖。
柳渡風輕花浪綠,麥田煙暖錦雞飛。
相如忠烈千秋斷,二主英雄一夢歸。
莫道新亭人對泣,異鄉殊代也沾衣。
END
大家還知道哪些陸遊的詩詞,
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
編輯:仝桐
排版: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