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家将、嶽家軍,但你知道折家将、種家軍嗎?

衆所周知,趙匡胤以武聞名,作為武将的他,利用自己的鐵券、刀槍為自己打下了一片江山。趙匡胤因為自己是武将出身,深知武裝權利對一個國家來說,如果不管理好很容易成為别人犯上作亂颠覆江山的利器,同時,他吸取了過往朝代藩鎮作亂的曆史經驗教訓,使得其對于武人勢力進行極力的打壓。這是在宋朝,武将地位一直低于文人的主要原因。

宋朝的武将更是少有人走向政治力量的巅峰,雖然,打壓武将對于政治局勢的穩定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卻也給宋朝的軍事勢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使得宋朝自建立以來,都沒有能夠擺脫周邊外族的侵擾,最終,被外敵蒙古軍所滅。不過,自古亂世出英雄,雖然大宋的軍事力量相對薄弱,但是,由于長期與外敵抗衡戰事不斷,也在實踐中造就了不少名将。

楊家将、嶽家軍,但你知道折家将、種家軍嗎?

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演義小說《楊家将》、《嶽飛傳》等文學和藝術作品,讓楊、嶽兩家可以說是美名遠揚,耳熟能詳,婦孺皆知。使得這兩家兵馬,更成為了宋朝名将的代表,一提到宋朝的武将,大家就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這兩家軍馬。但實際上,宋朝時期真正的将門世家,其實,并不是楊、嶽兩家,而是折家和種家。

雖然,現在的折家将和種家将默默無聞,但是,在宋朝的時候他們卻是名滿天下的兩支軍隊。

根據相關的史料記載,折家将八代從軍,是一支延續了兩百年的精銳部隊,曆史非常悠久,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将門世家;而種家軍則是五代從軍,為宋朝立下赫赫戰功,為抗擊外敵做出了突出貢獻。北宋統治的168年間,種家軍更是英雄輩出:種世衡、種诂、種谔、種診、種誼、種樸、種師道、種師中皆為将才。種家子弟五代從軍,數十人戰死沙場。

楊家将、嶽家軍,但你知道折家将、種家軍嗎?

折家将:五代時期的折從阮是折家将的創始人,他原是鮮卑族的後裔。折家發起自山西大同,是當地的大族人家,以習武文明。折從阮從後晉、後漢、後周以來,一直将府州作為本部,主要鎮守西北邊陲,在與契丹的戰争中,屢戰屢勝,名聲大噪。在周世宗時期,折從阮和兒子折德扆分任節度使,各自駐守邊陲要地,上陣父子兵,一度成為了佳話。

第二代折家軍的代表人物是折德扆、折德願兩兄弟。作為長子的折德扆,自幼随父參軍,骁勇善戰,英勇非凡。在北宋初年,兄弟二人一起鎮守府州,抵禦契丹,多次獲得戰功,大破契丹陣營。折德扆年輕時,就但任節度使,鎮守一方。傳說,折育有一女,後來,嫁給了楊業,這個人便是後來人們都非常熟悉的折(佘)太君。

第三代折家軍,最為著名的是折德扆之子折禦勳、折禦卿兄弟。其父死後,折禦勳、折禦卿子承父業,分領團練使和節度使之職,兄弟二人統領部衆屢立戰功。折禦卿在淳化五年的時候,擔任了拜永安軍節度使,打敗契丹,斬首了五千多人。不久之後,折禦卿身患重病,遭到契丹韓德胃的報複,率大軍來襲,而折禦卿則抱病迎戰。

楊家将、嶽家軍,但你知道折家将、種家軍嗎?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當時折禦卿的母親,寫信召其不要應戰,但是,折禦卿卻以自己一直蒙受國恩,忠孝難兩全,誓死也要為國抗敵,戰鬥到底。第二日,折禦卿就戰死沙場,義膽忠肝,叫人心生佩服。

第四代折家将,是折氏惟信、惟昌、惟忠三兄弟,根據史料記載,折氏三兄弟,骁勇善戰、忠肝義膽、義勇雙全、騎射精湛,兄弟三人屢立奇功。三個兄弟都是為國盡忠,死而後已的。第五代折家軍主要将領是折繼世、折繼祖、折繼闵等,他們都是抗擊西夏進攻的名将。

第六代最為知名的将士是折克行,也是抵禦西夏軍隊的名将。第七代折家軍中,折可存曾經參與過鎮壓方臘和宋江起義;折可适則勇猛無比,曾打破羌夏聯軍十餘萬人,締造了北宋西北邊境為數不多的大勝之戰。第八代折家将中,折彥質、折彥野、折彥文等都是當時的名将。

楊家将、嶽家軍,但你知道折家将、種家軍嗎?

種家将:種家将最初誕生于洛陽地區,是北宋中後期成長起來的,抗擊西夏、金人入侵的名将世家。種家将五代忠貞,曆代忠烈,被人們尊稱為“山西名将”。第一代種家軍興起自種世衡。種世衡足智多謀,屢立奇功,多次大破西夏軍隊的侵擾。種世衡有八個兒子,各個都是精通兵法,善于騎射,骁勇善戰的名士,多次在抗擊外敵的戰鬥中榮立戰功。

鐵馬金戈、碧血黃沙,楊家将、種家軍……時光倒流千年,北宋王朝戰事連連,西北煙塵裡,塞上馬嘶中,15萬種家軍正與敵人交戰。第三代種家将為抗擊金人入侵,先後多人為國捐軀。第四代種家将,雖然,有個别人還是從武之人,但是,成就與先人相比就遜色了很多,逐漸地,種家将也就被埋沒了。

楊家将、嶽家軍,但你知道折家将、種家軍嗎?

後來,随着靖康之變,宋朝整體南遷,折家和種家也相繼離開了曾經鎮守的西北地區。在戰火消散的和平時期,人們的記憶很容易被眼前的平淡生活所沖刷,曾經的戰功都随着時間的流逝被人們淡忘,最終走向消亡。而曾經征戰沙場,号令千軍的折家軍和種家軍,也慢慢的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像兩家這樣的骁勇将士,之後,也再沒有出現過。

在兩宋時期,戰事較多,社會動蕩,像折家将和種家軍這樣父子,兄弟一起出征的将門世家也為數不少,除了折、種兩家以外,還有山西姚家,四代忠烈;楊家将三代骁勇,英勇殺敵;南宋時期的嶽家和韓家兩門将士,但是,由于奸佞之臣的猜忌迫害,僅僅延續了兩代就消亡了。

參考資料:

【《宋史》、《鹹陽武功有支“種家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