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在東北繳獲多少武器?日軍最大軍火庫一個團3天3夜才運完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抗日戰争勝利後,八路軍和國軍都很重視東三省。因為東三省有當時中國最完善的鐵路系統,并且煤炭、礦産和糧食等資源十分豐富,中國當時最完善的工業都在東三省,特别是軍工業,哪一方先得到了東三省,那就意味着在接下來的戰争中占據優勢。

當時,國軍的主力都在大西南,而八路軍、新四軍的主力分布在華北、華東和山東,和東北隻有一步之遙,是以是最早進入東北的軍隊。重慶談判的時候,上級下令分布在華北、華東和山東的八路軍、新四軍,派出精銳部隊進入東三省,用最短的時間控制東三省的交通樞紐和重要城市。
第一個進入東北的是冀熱遼第十六軍分區八路軍曾克林部,在蘇軍的幫助下,曾克林部清除了山海關抵死不降的鬼子,随後向沈陽等重要城市進發。沈陽的兵工廠,還有沈陽,撫順,遼陽,本溪等地的多座軍火庫,軍需倉庫,蘇軍都交給了曾克林部,蘇軍将關東軍最大的蘇家屯軍火庫也交給了八路軍,曾克林手下的一個團,用了3天3夜才拉完了所有軍火,得到了156門炮、1000多挺重機槍、10萬支步槍,還有大量的軍事物資,曾克林部的武器多了,還給了關内的八路軍。剛進東三省時,曾克林部才有幾千人,才過了2個月就壯大到20000人。
八路軍周保中部,是從蘇聯傳回的東北抗日聯軍,從日軍手中接管了一座長春的軍火庫,在蘇軍同意後周保中部運走了5門山炮、20門迫擊炮、500多個擲彈筒、還有800多挺重機槍、2000多挺輕機槍,步槍也多達5萬多支,子彈更是多達1200多萬枚。在蘇軍的同意下,駐守錦州的八路軍周家美部,卸下了錦州日僞軍的武裝,也得到了步槍13200支,子彈2000多萬枚,同時還有690多挺機槍、80門炮,100多箱炮彈。
蘇軍從東北撤走前,八路軍、新四軍進入東北的部隊并沒有多少,然而日軍的武器實在是太多,是以隻好暫時把所有武器都儲存,或是南下運到關内,給晉察冀、華東地區的八路軍。盡管日軍的武器裝備比不上國軍的美式裝備,但是在最困難的解放時期,它們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