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家博物館集體曬寶,川博制鹽畫像磚将亮相故宮《國家寶藏》文物特展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東漢時期的四川人如何制鹽?現藏于四川博物院的東漢制鹽畫像磚描繪了一幅生動的制鹽場景。如今,這個曾經登陸央視《國家寶藏》的文物,即将在故宮《國家寶藏》文物特展上與觀衆見面。

30家博物館集體曬寶,川博制鹽畫像磚将亮相故宮《國家寶藏》文物特展

川博館藏的東漢制鹽畫像磚

兩個多月前,《國家寶藏·展演季》因展而來,開啟了一場才華與創意齊飛、傳統與現代共舞的國寶創演之旅。所有創演作品均已進入故宮文華殿展廳,它們即将和衆多文物一起,呈現多元次元的創新特展。

2021年12月25日(本周六)19:00,《國家寶藏·展演季》将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藝頻道迎來收官。來自全國30家參展博物館的館長們将齊聚一堂,将為大家揭開《國家寶藏》文物特展的面紗。同時,他們還将帶來從當地重要考古遺址中采集到的“厚土立方”,現場齊心共建“何以中國”裝置作品,以此啟動特展。

這些文物亮相特展

100年來,幾代考古人筚路藍縷、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展現了中華文明起源、發展脈絡、燦爛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已經熱播了三季的《國家寶藏》,用節目讓國寶活起來,引領大家探尋“何以中國”的時代答案。這場彙聚三季節目的文物特展,将以“何以中國”為主題,盛邀廣大觀衆共賞百年考古的心血結晶。

30家博物館集體曬寶,川博制鹽畫像磚将亮相故宮《國家寶藏》文物特展

在這場“三季磨一劍”的文物盛宴上,到底會有哪些國寶和大家見面?本次特展又将以怎樣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進行呈現?

據悉,本次特展将中華文明比作水,向觀衆展現多元一體、連綿不絕、相容并蓄的浩蕩氣象,展覽的單元也依水而定:第一單元為“源”,駐足凝望文明起源之時的點點星芒;第二單元為“流”,展現曆史上民族與民族之間、本土與外部之間、人類與天地自然之間的交流與融合;第三單元為“彙”,嘗試回答先民們生發的思想、錘煉的技藝、彙聚的典籍如何讓我們凝聚成一個整體,以及中國又為世界的發展貢獻了什麼。

各大博物館攜珍貴館藏而來,琳琅國寶包羅萬象,盡顯中華文明的光華璀璨。除了四川博物院的東漢制鹽畫像磚之外,還有皿方罍、杜虎符、雲夢睡虎地秦簡、玉琮、商鞅方升、何尊、長信宮燈、顔氏家廟碑、《鹿王本生圖》(複制品)、金瓯永固杯、商周十供等三季節目以來的高人氣文物,七璜組玉佩、鄂君啟金節、唐波斯孔雀藍釉陶瓶、唐僧取經圖枕等首次登上《國家寶藏》的珍貴寶藏。

文物非遺碰出火花

作為《國家寶藏》文物特展的配套衍生節目,《國家寶藏·展演季》是一次中華傳統文化的巡禮,也是一次面向文藝高峰的攀登。九期以來,所有國寶創演者盡一己所能,開時代之生面;借現代技術,展祖先之才情,為全國觀衆帶來别開生面的知識分享和文藝作品。

《國家寶藏·展演季》在遍邀廣大文藝工作者和愛好者創演“文藝展品”的同時,還派出了另外一支小分隊奔赴各地,重走《國家寶藏》三季以來的博物館,協助館長們為特展制作不一樣的國寶身份證。

30家博物館集體曬寶,川博制鹽畫像磚将亮相故宮《國家寶藏》文物特展

何謂“不一樣的國寶身份證”?寶藏聯絡員們将在舞台上逐一展示:尼格買提将帶來形似故宮宮貓甪端的玩偶;餅叔的山西面塑,惟妙惟肖還原了侯馬金代董氏墓戲俑的模樣;維妮娜呈上的佛山獅頭,是從金漆木雕大神龛中獲得的靈感,并融合了嶺南地區的舞獅文化;苗霖攜手河南一位年近八旬的手工藝人結合婦好鸮尊,做了一件河南豫劇的盔頭;海陽的寶證月琴對應的是國寶四牛鎏金騎士銅貯貝器 ,參與制作的還有雲南當地的樂隊以及彜族寨子裡的傳統藝人;張蕾帶來鴿哨作為寶證,因為從這枚小小的鴿哨中,她看到了非遺傳承人張寶桐老師的極緻與執着。

這些寶證,是文物與各地非遺元素、民俗特色碰撞的産物。《國家寶藏·展演季》特别打造國寶身份證,再一次用全新的表達形式激活了文物的生命力和想象力,也代表了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緻敬之情與傳承之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