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慕容複的先祖殺害了冉闵,想盡辦法收買民心,20年後就被滅國

五胡亂華時期,各個胡族建立的政權,在中國北方此起彼伏。羯人後趙政權的暴君石虎死後十年,鮮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政權,擊敗冉魏,斬殺冉闵,奪取了河北地區。

前燕皇帝慕容儁,下令發掘石虎墳墓,發現是座空墳,又天價懸賞石虎屍身。在一個漢人女子李菟的指引下,發掘出石虎“僵而不腐”的僵屍。

慕容儁一邊親手鞭撻石虎屍身,一邊曆數石虎種種殘暴虐民的罪狀,并痛罵「死胡,何敢怖生天子!」,狠狠出了氣之後,又下令将石虎殘缺不全的屍身,投入邺城旁邊的漳水之中。

前燕烈祖景昭帝:慕容儁

慕容複的先祖殺害了冉闵,想盡辦法收買民心,20年後就被滅國

慕容儁和石虎同樣為胡人君主,他之是以将石虎掘墓鞭屍,一方面當然是因為慕容氏在遼東時,和羯趙政權敵對數十年,彼此攻戰,仇怨甚深,正好發洩其父、其祖因羯趙阻隔,有生之年不得入主中原的舊恨,

另一方面是因為慕容氏是此時漢化程度最深的鮮卑部族,自以為禮儀衣冠類同華夏,然而卻因為背叛此前稱藩數十年的東晉王朝,自立為帝,而且還被階下囚冉闵當面痛斥:「

天下大亂,爾曹夷狄,人面獸心,尚欲篡逆

」,是以更急需收攬漢人民心了。

冉魏皇帝:冉闵

慕容複的先祖殺害了冉闵,想盡辦法收買民心,20年後就被滅國

打一個死老虎,能令剛剛歸入燕國治下的廣大漢人百姓拍手稱快,何樂而不為?

然而,時間又過了幾十年,目前秦丞相王猛率領大軍攻滅前燕後,他卻将那個告知石虎屍體下落的漢人女子李菟處死,更将石虎的僵屍重新打撈,并予禮葬。

王猛本是北方漢人不世出的英傑人物,為何在對待胡人暴君上卻如此“倒行逆施”,反不如一個胡族帝王?——這正是王猛所處的政治立場,遠遠壓倒了其個人民族感情。

前秦尚書令:王猛

慕容複的先祖殺害了冉闵,想盡辦法收買民心,20年後就被滅國

【儁夢趙王虎齧其臂,乃發虎墓,求屍不獲,購以百金;邺女子李菟知而告之,得屍于東明觀下,僵而不腐。儁蹋而罵之曰:“死胡,何敢怖生天子!”數其殘暴之罪而鞭之,投于漳水,屍倚橋柱不流。及秦滅燕,王猛為之誅李菟,收而葬之。】——《資治通鑒·卷一百》

華夏民族建立了周秦漢魏曆代王朝,開創諸子百家偉大文明,此前兩千年來都淩駕于四方夷狄之上,一直居于東亞大陸食物鍊最頂端。

是以雖然五胡亂華時期,漢人一朝失勢,為諸胡之臣虜,然而那些胡族君主,不論是劉聰、石勒、石虎,還是慕容儁、苻堅、拓跋珪,對這樣一個曆史悠久、人口衆多、英傑輩出的主體民族,依然有着根深蒂固的畏懼和自卑。

數千年來,作為主體民族的絕大多數漢人,總是習慣于以己度人,總不憚以最善心去揣度其他胡族,在自己建立的華夏王朝,群眾政策總是何等寬容豁達和自信,殊不知其實最在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而恰恰便是那些最敏感于族群之别的胡人。

如羯人後趙政權從立國起的既定方針,正是以“同是戎狄”為旗号,聯合收納其他胡族,來一同壓制廣大漢人,并得到了相當大的認同。石虎曾對段氏鮮卑的段文鴦言道「大兄與我俱是戎狄,久望共同。天不違願,今日相見,何故複戰?」,便道出了他的心聲。

後趙太祖武皇帝:石虎

慕容複的先祖殺害了冉闵,想盡辦法收買民心,20年後就被滅國

石虎攻伐遼西後,便将當地的段氏鮮卑二萬戶遷移到中原地區,選才任官,這和當年他随石勒攻略中原時,對漢人無差别殺戮的行事作風大不相同。

巴氐人建立的成漢政權,和石虎締結盟約,夾攻東晉,後嗣分别建立了前秦政權的氐人酋長

蒲洪

,建立後秦政權的羌人酋長

姚弋仲

,也都是羯趙政權的堅定擁護者。

是以,對這些胡族酋長的進言,在不違逆自己大政的前提下,石虎也頗能聽從,和他對漢人官員的殘暴态度,可說大相徑庭。——後趙政權的本質,便是一個由羯人、匈奴人、氐人、羌人、部分鮮卑人所組成的五胡聯合,共同壓制和奴役漢人的政權。

【段遼單馬竄險,遣子乞特真送表及名馬,季龍納之。乃遷其戶二萬餘于雍、司、兖、豫四州之地,諸有才行者皆擢叙之。】

【(姚弋仲)性清儉鲠直,不修威儀,屢獻谠言,無所回避,季龍甚重之。朝之大議,靡不參決,公卿亦憚而推下之。】

【季龍呼曰:“大兄與我俱是戎狄,久望共同。天不違願,今日相見,何故複戰?請釋杖。”文鴦罵曰:“汝為寇虐,久應合死,吾兄不用吾計,故令汝得至此,吾甯死,不為汝擒。”】——《晉書·段匹磾傳》

慕容氏鮮卑建立的前燕卻不同,他們經過在遼東時,慕容廆、慕容皝兩代君主的數十年時間經營,一直大量任用漢官,招攬漢民,漢化程度已經極深;立國也并沒有與之前的羯趙、之後的北魏那樣,擡高本族為所謂“國族”,對漢人去做嚴格隔離與歧視對待。

是以,自稱為黃帝之子昌意後裔,自以為已經和漢人一般無二的慕容儁,才會毫不避諱地怒罵石虎是“死胡”,而在此前的羯趙政權,漢人連言談中提及“胡”字都是殺頭大罪。

慕容儁死後,他的弟弟,主持燕國國政的攝政親王慕容恪,更是飽讀經史典籍,沉溺于漢文化中,嚴格以漢人士大夫的行為準則要求自己,所謂「每所言及,辄經綸世務」「罷朝歸第,則盡心色養,手不釋卷。」

前燕太宰,太原王:慕容恪

慕容複的先祖殺害了冉闵,想盡辦法收買民心,20年後就被滅國

然而,燕國這樣的漢化慕容氏皇族為主、漢人官員為輔,排斥貶抑其他胡族的立國方針,在南方尚有華夏正統東晉王朝存在的情況下,收效并不明顯。慕容恪廢除苛政,勤政愛民,其個人雖深得燕國群眾愛戴,但他去世後短短兩年,漢人百姓還是迅速抛棄了昏君庸臣當道的前燕政權。

此時,距離冉闵被殺,也隻過去了短短20年!(350年~370年)

王猛進入燕都邺城後,一邊祭掃慕容恪陵墓,歎服其為“古之遺愛”,比之春秋鄭國名相子産,一邊則收斂石虎屍骸并禮葬之,更斬殺指認石虎屍體的民女,确實展現了他高超的政治手腕,表明前秦政權承認此前後趙和前燕政權的合法性,不以僭僞政權視之,并要繼承他們以胡族去競逐天下,混一六合的未竟之願,也可算是某種程度的:

擱置前事,繼往開來

而氐人苻堅為君主的前秦政權,既有王猛這樣的漢人寒士為執政,鄧羌這樣的漢人豪強為大将,同時匈奴、鮮卑、羌族各部酋長也紛紛得到重用。漢化極深的慕容鮮卑族人,更被分置各地,委以實任,和漢人官員一起推進這個帝國的漢化程序。

甚至可以說,前秦民族政策和立國方針可以說是博采了後趙、前燕之長,而規避其短,是以方能在短短時間迅速強大,建立起一個十分天下有其七的龐大帝國。

慕容複的先祖殺害了冉闵,想盡辦法收買民心,20年後就被滅國

然而,前秦終究是同樣建立于“小族淩大國”之上,根基極不牢固,最後亦因王猛這個優秀政治家的英年早逝,而在淝水之戰後,土崩瓦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