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國外旅遊,去到當地的唐人街品嘗中餐,就會發現最受外國人喜歡的中式菜肴,不是水煮魚,也不是辣椒炒肉,跟紅燒肉也沒有關系,而是宮保雞丁跟左宗棠雞這兩道菜。說起來,這兩道菜還跟晚清兩大名臣有所瓜葛,是不是沒有想到?

跟左宗棠雞隻是碰瓷了左宗棠的名字不一樣,宮保雞丁這道菜,還真是晚清名臣丁寶桢所創,“宮保”這兩字就是特指丁寶桢的太子太保頭銜。丁寶桢最開始是山東巡撫,山東那個地方,魯菜發源地啊。
丁寶桢表面上是個當官的,實際上卻有一顆想當廚子的心,他當時特别喜歡吃魯菜中的那道“醬爆雞丁”,不僅喜歡吃,還将其改良為辣炒。後來丁寶桢去到四川出任總督,再一次改良了這道醬爆雞丁,将雞丁、紅辣椒、花生米下鍋爆炒成為了如今的宮保雞丁。
不過這道宮保雞丁還跟另外一個人有間接關系,因為是他促成了丁寶桢能夠從山東巡撫升職為四川總督,這個人就是慈禧的心腹安德海,不過安德海可是用自己的生命成全了丁寶桢。說起最受慈禧寵愛的太監,估計大家都會想到李蓮英,但是在李蓮英之前,權利最大最受慈禧信賴的卻是太監總管安德海。
公元1869年,正值同治帝大婚前夕,安德海盡管再受寵,終歸才26歲,于是央求着慈禧借此機會,放自己出去玩。慈禧也是疼他,派他去江南置辦龍袍等婚慶之物,實際上就是讓他出去玩順便斂财。
由于清朝有規定,太監不得擅自出宮,是以安德海的出宮事宜并沒有正規手續。不過按照安德海跟慈禧的想法,也沒哪個不長眼的會因為這去危難安德海,但偏偏還真出了這麼個人,那就是丁寶桢。
當時丁寶桢已經在山東巡撫的位置上坐了十來年,一直以正直清廉著名,這樣一位清流名臣怎麼可能看得順眼安德海?丁寶桢直接以安德海出宮采買沒有傳旨,無關人等不得擅動龍袍,太監出宮竟還敢公然帶着女眷等數條罪名,将安德海斬首示衆了。
有人會問,那當時一手遮天的慈禧太後怎麼就沒追究丁寶桢的罪名,還讓他升職當了四川總督?慈禧當然想追究丁寶桢,但是她不能。安德海所作所為條條都是觸犯了清朝律法,慈禧如果是以治罪丁寶桢,不是等于昭告天下說自己公私不分嗎?
而且此時的确是安德海做得太過,連一向跟丁寶桢不對付的李鴻章都在此事後跟自己的幕僚說:“稚璜(丁寶桢的字)成名矣!”曾國藩此時已患眼疾,但他卻說自己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眼前一亮”,還稱贊丁寶桢乃“豪傑之士”。帝師翁同龢(he,二聲)更不用說了,直接連連呼道:“快哉!快哉!”
慈禧為了證明自己,不僅不能追究丁寶桢,還得不情不願的給他升個官,估計真是氣死了吧。後來丁寶桢一直在四川出任總督,直到1886年去世,一生清廉,死後被追谥“文誠”,加封太子太保,這就是開頭那道宮保雞丁的菜名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