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一個享譽中外的民國才女,一個讓徐志摩不惜和懷孕妻子離婚,讓金嶽霖終生不娶,讓梁思成傾盡一生聽她答案的魅力女人,一個出生名門,早年經曆繁華被衆人稱羨,中年一貧如洗,疾病纏身卻執意留在祖國的自由靈魂……身上有着太多的光環與标簽,也有着令人羨慕的人生經曆。
可就這樣一個在世人眼中如此優秀又活得順遂的人,在談起母親時卻說過,是她把我趕入了人間地獄,不得不讓人驚訝又好奇,在一個有着傾城之色的才女眼中,母親竟是如人間地獄般的存在,但即使這樣,她依然把母親留在身邊盡心照顧,盡好做女兒的本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原來林徽因也有着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辛酸。她的童年是在父母失和的環境裡度過的。

她的母親何雪媛,一個典型的傳統婦女,讀書不多,文化不高,詩書女紅一樣不會,嫁人的使命就是為了生兒子,那時候的包辦婚姻讓她嫁給了林長民。哪知人算不如天算,何雪媛确也生過一男兩女,但卻隻有林徽因活了下來。
沒有子嗣,自然無法讨婆婆歡心,面對接受過新式教育的丈夫林長民,她也無法說出讓丈夫驚喜的言論。缺乏共同語言和情感交流,讓林長民沒有任何負擔地娶了第三任妻子程桂林并生了兒子,何雪媛隻能帶着林徽因被攆到後院住小房子。
母親的郁郁寡歡,哭訴抱怨,是林徽因的童年不可磨滅的記憶。孩子去找父親總會被母親批評數落。母親的舊式思想和落後形象,均發自内心,卻無意識地給林徽因這個追求先進的女子帶來無形的壓迫和影響,成為她一生的陰霾。
1925年,父親林長民死于戰亂後,林徽因不僅要照顧母親,還要承擔起整個家庭的重擔。當年程桂林的兒子林恒投考清華時,寄住在姐姐林徽因家就引得母親非常不滿。林徽因真誠大方,對弟弟照顧有加。
但何雪媛思想落後狹隘,無法看淡在林家所受痛苦的種種過往,隻覺程桂林處處順遂,更加覺得現在際遇更是不公平,時常和林恒争吵,林徽因飽受其害。家中争吵不斷,林徽因倍感壓力,才覺那是人間地獄。
可盡管如此,林徽因仍沒辦法罔顧孝道,遠離母親,而是盡心盡力,一心一意地留在母親身邊照顧她。
母親對孩子的影響遠比世人想象的還要重要,就連這樣一位名滿中外、滿腹才情,家世出衆、外表令人驚羨的才女,也飽受過母親地獄般的對待。其實每代人之間都有無法跨越的鴻溝,在子女覺得溝通無能精疲力盡之時,父母可能也會為自己的無知自責,但互相陪伴或許是對這一世養育之情最好的答案,林徽因做到了。
參考文獻:
《林徽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