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邊塞“防秋燒荒”制度入手,來看明代對蒙古的季節性攻防

01

中國古代一直存在這兩種文明、兩種社會的沖突,一個是北方的遊牧文明,另一個就是中原的農耕文明,這兩者在中國大地上世代沖突、交流、融合,逐漸的發展形成了今天的中華民族,而貫穿中華民族曆史的一條線就是古代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戰與和。

從上古三代時期,就逐漸産生夷夏之分,到秦漢時期基本形成了以長城為界限來劃分這兩個文明,魏晉時期中土内耗,蠻夷崛起,衣冠南渡,使得各民族在沖突之中逐漸融合。

此後突厥與隋唐,遼金與兩宋,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上演着南北對抗,到了元朝時期,所謂的北虜終于第一次統一中國,直至被明朝趕回北方的大漠,雙方又繼續上演着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間的對抗法則,在這個對抗過程中,明朝就産生了一種新的制度——“防秋”。

從邊塞“防秋燒荒”制度入手,來看明代對蒙古的季節性攻防

02

什麼是“防秋”呢?防秋是一種根據季節變化來調整自己的國防戰略的制度,遊牧民族的生活特别突出的一點就是根據季節的變化而行動,遊牧民在春季的時候因為冬季過後的草場林地還沒有完全複蘇,牲畜缺少食物,牧民生活就會比較困難。

夏季水草豐美,草場茂盛,牧民的生活就比較清閑,到了秋季,為了給牲畜養膘以及儲備過冬的草料,牧民們會頻繁的移動,冬季為了減少牲畜能量消耗就基本不怎麼移動了。雖然具體情況根據每個曆史時期的不同有所差異,但大緻的規律是這樣的。

03

從上述遊牧民族的活動規律我們可以看出,牧民們為了在冬季到來之前給牲畜養膘并且儲備草料會頻繁的移動,但是草地資源隻有那麼多,人人都要搶草料,肯定是不夠的,為此遊牧民族在秋季就會大肆南下,掠奪資源。

同時因為經過一個草場豐盛的夏季的畜牧,一年的遊牧工作基本完成,正好是遊牧民族人壯馬肥,體力充足,士氣旺盛的時候,他們不用顧慮生産,直接驅使着馬匹遠征千裡,南下劫掠。當然了,這是基于生存基礎之上而發起的劫掠。

遊牧民族除了因為這一目的劫掠以外,還有一種戰略性的劫掠,戰略性劫掠的目的則是為了削弱南方中原王朝的國家實力,以求取更大的利益。針對于北方遊牧民族這種季節性的劫掠活動,南方的中原王朝也針對性的在秋季進行國防戰略調整,這一過程就被稱之為“防秋”。

04

防秋這一詞語最早出現在唐朝時期,按照胡三省注的《資治通鑒》的記載:秋高馬肥之際,吐蕃會趁機入寇,唐朝政府會從關東調兵到京城長安以西進行防禦,謂之防秋。另據《新唐書》記載,每次抽調的防秋兵有三萬人,并且都是從河北魏博、成德等戰力強悍的軍鎮征調而來,可見對于防秋的重視。吐蕃在秋季發動進攻,除了秋高馬肥,唐朝秋收在即掠奪資源的目的以外,也是為了和唐朝争奪隴西的土地,将國土面積擴大的同時威脅唐朝京城長安,而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唐朝才全力推行防秋制度。

那麼明朝的防秋和唐朝又有哪些不同呢?

明朝人很早就對于北方遊牧民族季節性南下有着清楚的認識,早在洪武年間太祖皇帝朱元璋就對邊将們說過,春季之時胡人馬瘦弓弱,你們可以解甲休息,到了秋季秋高馬肥,你們就要提高警惕,随時觀察蒙古人的異動。

從邊塞“防秋燒荒”制度入手,來看明代對蒙古的季節性攻防

05

明代人更是将一年劃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胡人疲弱中國較強的時期,這就是春季;另一個就是胡人偏強而中國較弱的時期,這就是秋季。

哪怕不是戰争,和蒙古互市,明朝也會考慮季節因素的影響,比如隆慶和議以後,明朝和俺答達成了互市協定,将每年的互市定于春末夏初之時,這個時間段正好是蒙古馬匹瘦弱,戰力不足的時候,哪怕是想趁互市期間深入内地侵略也十分難以實作。

明代的防秋時間亦是根據秋季的季節時間來進行調防的,一般來說基本上都是七月到九月或者六月到九月,除了薊鎮和昌平鎮比較特殊,每年有兩次調防,春季三個月,秋季四個月,這兩個鎮守備京城,地位比較重要,不容有失,是以春秋兩防也是可以了解的。

06

明朝防秋的記載以嘉靖時期為界,前後差别非常之大,嘉靖以前防秋活動經常在史書記載中出現,但自隆慶和議,俺答封貢以後,防秋史料銳減,這是什麼原因呢?

嘉靖時期及以前,明朝和蒙古各部的關系相對來說比較緊張,蒙古人在小王子的帶領下不斷入侵,明朝也不時搜套主動出擊,雙方的外交關系極其惡劣,自俺答封貢以後,蒙古各部在俺答限制之下入侵變少,大規模的入侵戰亂逐漸消失,雙方進入了一個和平發展的時間段。

隆慶六年,甯夏巡撫張蕙主動上疏,今年北虜議和沒有進犯,防秋的可以裁減大部分了,如此可以節約很多錢糧。當時的内閣大臣高珙在收到奏疏之後便迫不及待的要求把盈餘下來的錢糧“另項收貯”,可見每年例行的防秋給明朝帶來了多麼大的财政壓力。

明朝每個皇帝時期的防秋力度各有不同,其中以嘉靖時期防秋最為盛行,這也和明朝中後期以來愈加惡劣的邊防形勢密不可分。

從邊塞“防秋燒荒”制度入手,來看明代對蒙古的季節性攻防

07

為何嘉靖時期防秋獨大呢?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蒙古大汗——達延汗,自他稱汗統一蒙古各部以來,統治蒙古長達五十餘年,使得蒙古内部穩定,發展壯大。達延汗的統一不像瓦剌的也先那樣是一個松散的政治同盟,而是實實在在一體的蒙古,自達延汗以後,蒙古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成為了十分強大的力量,而明朝對蒙古以來長期建立起的優勢也不複存在。

那麼明朝除了調集重兵加強防禦以外,又通過哪些措施來進行防秋呢?明朝最為重要的防秋措施有兩項:一個是擺邊,一個是燒荒。

擺邊自不必多說,内涵就是通過調兵到邊疆防守謂之擺邊,擺邊是一種分兵散守的方式,這項制度起源于嘉靖,目的在于各處分兵散守又各處加強,和以前的集中兵力“并守”有所不同;燒荒相比擺邊的曆史就悠久的多了,自先秦時期開始中原王朝就通過燒荒來防禦北虜。

08

但是從明朝開始燒荒成為了每年必行的例行制度,所謂“漢家禦虜無奇策,歲歲燒荒出塞北”指的就是明朝的燒荒政策。

燒荒指的是守邊将士出塞縱火焚燒枯草的行為,這種行為就會導緻蒙古人南下的時候越靠近内地越缺乏草料補給,對于後勤是一種負擔,不利于南下入侵,有點類似于“堅壁清野”,都是通過斷絕地方在周圍的補給達成防禦的目的。

明代的防秋自洪武以來到嘉靖時期,制度愈加完善,這也說明了北疆邊患的愈發嚴重,明朝雖未亡于蒙古,然而實際上财政上卻在不斷被北方防禦壓榨,每年為九邊以及防秋投入的大量錢糧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從邊塞“防秋燒荒”制度入手,來看明代對蒙古的季節性攻防

09

防秋實際上是針對遊牧民族被動防禦,其對北虜作用有限,然而卻不得不一直推行這樣的被動防守制度,因為自秦漢以來上千年時間,對于侵略性極強的遊牧民族,中原王朝都缺乏有效的限制手段,隻能不斷的被動防禦,憑借長城作為守備,或是出塞征讨,或是憑城而守,始終是沒有一個根本的解決辦法。明朝亦是在九邊耗盡财政,末期再也無法填滿軍費這個無底洞,最終成為了曆史長河中的一個特殊的記憶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