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個字!三國的曹操除了唯才是舉,原來還有這個成功秘訣

三國時期的曹操,絕對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世人給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大多數都是從曹操的用人、智慧、謀略、文學、性格等方面去解讀曹操,今天我們試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曹操,看看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宋代史學家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裡總結曹操能夠“芟刈群雄,幾平海内”,其中“雅性節儉,不好華麗”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什麼這麼說呢?

2個字!三國的曹操除了唯才是舉,原來還有這個成功秘訣

《軍師聯盟》曹操劇照

節儉,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古代,不管是明君賢臣,還是普通的黎明百姓,都懂得“節用強國興家,儉省修德養福”的道理。

在魏晉的時期,雖然有人認為“自魏氏以來,迄于太康之際,公卿世族豪侈相高”,都是追求奢侈的物質享受。但正是在曹操的倡導下,大多數官吏都能夠“布衣疏食”,進而改變了東漢以來奢靡豪華的風氣,形成了簡樸節約的社會風尚,出現了建安、黃初年間的“節儉之世”。

2個字!三國的曹操除了唯才是舉,原來還有這個成功秘訣

曹操倡導節儉,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曹操本人的節儉生活,衣着用度嚴于律己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曹操:

雅性節儉,不好華麗。

曹操在告誡吏民以及家人的《内誡令》中也有記載自己的節儉生活:

孤不好鮮飾嚴具,所用雜新皮韋笥,以黃韋緣中。遇亂事無韋笥,乃更作方竹嚴具,以皂韋衣之,粗皮作裡,此孤之平常所用也。

大意就是說:我不喜歡用裝飾漂亮的箱子,用的都是摻雜新皮制作的皮箱。遇到亂世沒有皮箱,就用竹子做成箱子,外面用絲帛罩着,裡面就用粗布縫着,這就是我平常所用的生活用品。

吾衣皆十歲也,歲歲解浣補納之耳。

意思也是說:我的衣服棉被都使用了10年,年年都把它拆洗縫補一下就行了。

由此可見,曹操的服飾是非常儉樸的,就好像我們在以前困難時期的生活: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2個字!三國的曹操除了唯才是舉,原來還有這個成功秘訣

孤有逆氣病,常儲水卧頭。以銅器盛,臭惡。前以銀作小方器,人不解,謂孤喜銀物,今以木作。

大家都知道曹操有頭痛症,需要用涼水浸頭以緩解疼痛。開始的時候曹操是用銅盤來盛水的,但是放久了就有銅臭氣。于是改用銀制的小方器盛水,結果有人認為曹操喜歡銀器,後來被曹操知道了,就改用木盆盛水了。

從這段描述不難看出,曹操在帶頭儉樸這個問題上是如何處處小心,不落人口實有作秀之嫌。

二、曹操要求後宮節儉樸素

曹操規定:

後宮衣不錦繡,侍禦履不二采,帷帳屏風,壞則補納,茵蓐取溫,無有緣飾。

2個字!三國的曹操除了唯才是舉,原來還有這個成功秘訣

《軍師聯盟》卞後劇照

曹操還頒布可能是我國曆史上獨一無二的服飾規定:

吏民多制文繡之服,履絲不得過绛紫金黃絲織履。

不允許後宮嫔妃穿錦繡漂亮衣服;不允許身邊的侍女穿有兩種顔色以上的華麗鞋子;不允許官吏穿用朱紅、紫、金黃幾種顔色的絲鞋。

用今天的眼光看,這種規定似乎有些偏執苛刻,但是卻表明了曹操崇尚節儉的決心和态度。正因為如此,為曹魏政權開辟了“衣不錦繡”的社會風氣。

三、曹操嚴格限制家人,禁止家人熏香

在東漢時期,“熏香”和“以香藏衣著身”是上流社會的一種生活時尚,文人士大夫競相标榜。曹操的謀士荀彧當時是尚書令,特别喜歡熏香,還被人稱為“熏香令”或稱“令君香”。

2個字!三國的曹操除了唯才是舉,原來還有這個成功秘訣

結果,曹操認為這種熏香是一種奢侈的行為,有違節儉之道,故加以禁止。後來更直接在《内誡令》中規定:把香放在衣内或帶在身上也不準許。

其以香藏衣,著身亦不得

曹操嚴格按規定辦事,不論是誰,隻要犯了“衣不錦繡”的禁令就嚴懲不貸。後來,曹植的妻子穿了錦繡華麗的衣服去銅雀台,結果被曹操看見了,曹操大怒,不因她是自己的兒媳婦就饒恕,直接下令她回家賜死,可見曹操倡導節儉之決心。

植妻衣繡,太祖登台見之,以違制令,還家賜死。

在曹操節儉的言傳身教之下,其家人都能夠以節儉自律:其中

兒子曹植:

性簡易,不治威儀,輿馬服飾,不尚華麗

兒子曹袞:

尚約儉,教敕妃妾紡績織絍,習為家人之事

夫人卞後:

後性約儉,不尚華麗,無文繡珠玉,器皆黑漆。

做為皇後的卞氏,她在後宮具有榜樣的示範作用,是以魏後宮形成節儉的風氣和卞後有密切的相關。

2個字!三國的曹操除了唯才是舉,原來還有這個成功秘訣

《軍師聯盟》曹丕和卞後劇照

四、曹操提倡婚喪節儉簡辦

婚喪乃是人生之大事,受儒家倫理學的影響。東漢以來,大家都習慣大肆操辦婚喪,既耗費人力,又浪費社會财富。為此,曹操以身作則,率先簡辦,提倡婚喪節儉,打破陳規陋習。

太祖愍嫁娶之奢僭,公女适人,皆以皂帳,從婢不過十人。

曹操把嫁娶的奢靡無度和超越禮制視為必須改革的社會問題,他率先從自己做起,當他将女兒嫁給漢獻帝為妃子的時候,彩禮嫁妝十分簡樸,所用帷帳為黑色,随從婢女不過十人,在當時是非常少見的。

2個字!三國的曹操除了唯才是舉,原來還有這個成功秘訣

《軍師聯盟》曹操、曹丕、卞後劇照

在治喪方面,曹操還提倡薄葬,禁厚葬。

曹操認為世俗喪葬之禮“繁而無益”,是以他生前對後事做了具體的安排,預備了四季送終的衣服,分别放在4個箱子裡面,分别寫下春夏秋冬四個字以示差別,并且留下遺言:

有不諱,随時以斂。金珥珠玉銅鐵之物,一不得送。

曹操的行為為後代樹立了很好的典範,從公元220年~265年,曆時46年,經曆了五任皇帝,他們都遵從了曹操之遺風遺令,十分注重節儉。

不僅曹操的家人,曹氏家族其他成員也以節儉自律。作為皇親國戚奉行薄葬,這勢必為朝中大臣樹立了很好的節儉榜樣。

2個字!三國的曹操除了唯才是舉,原來還有這個成功秘訣

五、曹操考察官吏以儉為先

在古代實行科舉制度之前,對人才的選拔,大多數是通過征辟、舉薦等方式,主要是看”孝”、“廉”以及名望等等,這種舉薦的方式人為因素太多,容易讓世族大家壟斷了讀書和做官的權利,這是一個很大的隐患。曹操本身就是以“孝廉”為名譽被司馬防舉薦做官。

曹操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在《短歌行》中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典故,表達了求賢若渴的心情。是以,曹操實施了唯才是舉的幹部路線。

曹操選拔人才不僅唯才是舉,而且還将節儉作為整個統治集團的行為準則加以推廣,并将其與選舉制度結合在一起,以儉率人,把節儉作為選拔官吏的重要标準之一,并要求當時負責推薦官吏的毛玠、崔琰等人:

以忠幹事,其選用先尚儉。

就這樣,朝廷内外形成了一種以節儉樸素為尚的社會風氣。雖然有時候有人會追求形而上學,故意裝出一副窮酸相,但是也可以看出社會上節儉已蔚然成風。

2個字!三國的曹操除了唯才是舉,原來還有這個成功秘訣

一文君說:

曹操不僅自己節儉,還把節儉作為統治集團生活行為準則,使得曹魏時期的建安、黃初年間政治比較清明,其統治的北方社會比較安定,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使得魏國終于成為三國中實力最強的政權。

此外,言傳身教是最好的帶頭作用。

參考資料:

《三國志·何夔傳》

《三國志·武帝紀》

《三國志·崔琰傳》

《三國志·曹植傳》

《三國志·曹袞傳》

《三國志·武宣卞皇後傳》

安微亳縣《曹操集》

版權注明:本文系作者“蒼海一文”原創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聲明: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